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急」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產業應加快發展

「應急」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產業應加快發展

摘要: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應急管理部。實屬順應時勢的應急之舉。據此,重視扶持並快建發展應急產業,正當其時。

文/特約評論員 商寅泉

應急,當下已成為一個高頻率出現的詞。颱風、洪水、航空、鐵路、山體崩塌、地震、火災、泥石流、瓦斯爆炸,等,無一不是在人們的意料之外發生,因此處處需要應急。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應急管理部。實屬順應時勢的應急之舉。據此,重視扶持並快建發展應急產業,正當其時。

隨著中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社會也在快速發展,社會生活的活躍度日益提高,人們交通出行的頻率快速提高。同時,由於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越來越大,人類也在同時受到傳統的自然災害和非傳統的人為事故的威脅,突發事件不斷增多,公共安全形勢日益複雜嚴峻。中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大,受到的自然的、人為的突發事故頻率更高,因此,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保護公眾生命和健康,以適應當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變得十分迫切,而為了更有效地應對災害,加快發展應急產業就被提到必須十分重視的高度。

應急產業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應急產業的基礎是包括各個門類產業的綜合體。從當今世界災害發生類型和中國災害發生類型比較突出的典型看,中國最需要的是增強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和發展綜合性的應急產業。而這兩方面比較,在我國,增強緊急醫學救援能力更為緊迫。這個認識,應該可以從2003年春季的「非典」爆發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突發災情得到印證。

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而我們的緊急救援事業和產業的發展起步又較晚。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如果有較為完善的緊急救援醫療體制和救援能力,不會使多達22萬人的生命喪失。到了2003的「非典」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的緊急醫學救援和綜合性的應急產業才開始起步。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工業意外傷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涉及到「應急」的事件此起彼伏。就在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夏天,每天從網路、電視、廣播、報紙以及各類媒體中傳播開來的事故,就已經可以用目不暇接來形容。僅以北京為例,近兩個月以來,山體崩塌、地鐵停運、道路積水、山區洪水困住村民等突發災害,就不絕於耳。這充分證明了,提高應急意識,做好應急準備,發展應急產業,真的是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發展緊急醫學救援事業,同時培育、扶持、發展與此相適應的應急產業,是一件利國利民、非常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這需要把各種力量有機組織起來,應對常態下和突發情況下各種危重情況的發生,以實現防災減災救災的目的,這是一個需要有統籌領導、謀劃、實施的重大舉措,需要發展與醫學救援相關的行業、產業、企業等一整套體系,統籌整合,科學發展。當前,有關醫學救援和應急產業發展的政策還存在系統性不夠、操作性不強、導向性不明確等突出問題。發展醫學救援和應急產業需要解決技術問題,更需要解決體制問題,首先要從當前矛盾比較突出的政策層面入手。

發展緊急醫學救援和應急產業,既是客觀的需要,也是現實的要求,它有利於儘快高效提升我國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也是推動和促進我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途徑,將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們期待,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等突發性災害更少一些,緊急醫學救援和應急產業發展更快一些,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更強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產經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公攤面積」的糊塗賬何時能算清?
對現有假期制度進行改革應該提到議事日程

TAG:中國產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