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社會緣何廣泛盛讚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國際社會緣何廣泛盛讚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2016年8月28日,載有41組有「中國製造」和「中歐班列」統一標識貨櫃的集裝箱國際貨運班列,緩緩駛出廣州大朗貨站。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8月6日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促進世界穩定的倡議,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將不同的國家、文化和人民連接在一起。「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和平,同時以促進和平為內容。」不惟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對「一帶一路」評價極高,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也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面向未來的美好願景,對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連通內陸和沿海國家、加快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8月6日新華網)

其實,國際社會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大加稱道,已經算不上什麼新聞,甚至可以用交口稱譽、廣受讚揚加以狀摹。只要看一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一帶一路」倡議,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已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建設給沿線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成就喜人、口碑載道,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就能夠得到印證。

中國關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聲音、智慧和方案,為什麼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收穫那麼多叫好的聲音,得到那麼多積極的回應,引來那麼多熱情的參與,創造那麼多驚艷的成就,其中緣由,至少有三——

其一,「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詩經·大雅·民勞》中的這句話,不光表達了中國老百姓渴望過上小康繼而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是世界各國人民,不管種族不同、膚色有別,嚮往美好生活也是共同的訴求。一部人類歷史,不啻就是不斷追求安定和諧、幸福生活的歷史,這是人類文明史的嘹亮旋律和永恆主題。「一帶一路」以及衍生的遍布全球各大洲的「藍色經濟通道」「冰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一條條共築夢想的紐帶多元聯動,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闢出更加光明的前景,為世界各國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它沒有絲毫不受歡迎的理由。

其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是絲路精神的核心;「共商、共享、共建」,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是參與國的共同願景。而且「一帶一路」建設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五項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和諧包容,堅持市場運作,堅持互利共贏;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積極推動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負探尋經濟增長之道、實現全球化再平衡、開創地區新型合作等「三大使命」,最終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這樣的「一帶一路」,自然會受到廣泛的歡迎。

其三,「一帶一路」提出以來,中國先後與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在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建境外經貿合作區82家,通過加強產能合作、共建合作園區,因地制宜,採取多種合作方式,積累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尚比亞的蒙內鐵路,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區,白俄羅斯的「巨石」工業園區,墨西哥華富山工業園區等。「中歐班列」從無到有,迄今已突破9000列,為沿線國家的經濟注入新的生機,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都為「一帶一路」廣受歡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今年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五年的實踐無可辯駁的證明,「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角戲」,而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礎上的雙邊或多邊的經濟合作;不是中國爭奪區域或全球範圍內地緣優勢的措施,而是開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合作倡議。「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世界經濟早日走出低增長格局提供了現實的方案,是中國彰顯大國責任的體現。打上命運共同體鮮明底色的「一帶一路」,必然會行穩致遠、砥礪前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南方網雷鍾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網評 的精彩文章:

個稅起征點上調邁出減負與公平一大步
不能任由「美人紫砂壺」式的互聯網營銷自彈自唱

TAG:南方網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