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曉騰:目前繪畫最大的困境,是人對自身的態度,對理解人性的好奇心在下降

馬曉騰:目前繪畫最大的困境,是人對自身的態度,對理解人性的好奇心在下降

馬曉騰認為:目前繪畫最大的困境,並不是其他媒體的發達,而是人對自身的態度,對理解人性的好奇心在下降。他說:「真正在繪畫上有價值的工作還遠遠不夠,繪畫的可能性並沒有被充分的探索,我們個體的生命意識還沒有充分打開。」

馬 曉 騰

油畫家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碩士生導師、第二工作室主任

1967年9月生於北京,原籍天津市

1987年9月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

1993年9月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二工作室

游泳池 By the Swimming Pool

205×60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0

馬曉騰:創作首先是對自己的紀念

我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建立了自我獨立的思維能力與藝術表達之間的關係,它是極其緩慢的進化一樣的過程。這期間遇到很多次把問題簡化的可能,比如進入一種畫風的營造。我這樣做過,後來撤退了。我慢慢以為藝術是從生命里自己長出來的,或者說是在世經驗的投影,是未被命名的行為。

我從曾經的表現性畫風回到現實性的語言,就是要表達更多的東西,必須回到簡單、樸素的方式上來。

繪畫是觀看留下的水漬,我把目光投向殘留的觀看的記憶,來探討個人如何對視覺變遷進行理解。

凝視老照片是從井口向下看;是朝水中扔石頭,達不到位置。

一個畫者就是一個觀看者。但並不是所有畫家都是觀看家,因為畫出觀看需要複雜的視覺邏輯與耐心。所謂視覺邏輯就是你把觀眾放在哪?比如電影院的屏幕為什麼是橫長的方型?買電影票時為什麼要選座位?都是為了觀看,甚至是為了忘掉觀看,而進入「電影」。從這個角度上講,觀看屬於繪畫。

我畫里的故事感是對人類內心爭吵的錄音重放,這是借用日常生活經驗里難以確定他人行為動機的通感來說話。我在創作過程中反覆揣度人物心理關係的同時,其實重又捲入了對世態生活邏輯的再記憶與再審視。

建立景觀的心理場,使繪畫產生抗拒被理解的力量。

沃爾特?本雅明發現,城市居民的眼睛負擔著戒備的沉重功能。戒備什麼呢?戒備與他人的目光相遇——人群的負擔。我偏愛描繪目光的相遇,一種溫度感,人從類的狀態回歸本能的瞬時感。

這些畫幾乎沒有畫稿,有一些簡略的草圖。我無法事先預見感覺中的形象在畫布上確定的位置,但是畫對了我會知道。這種試探式的開局令人興奮。

畫出最「佳」定格。

一個不確定的形象打斷了連貫性,或者意味不夠準確,勉強進展,會是另一個東西。畫布前面,兩塊顏色的關係放置的好,會提示未被喚醒的感覺性聯想,甚至是社會性記憶,會覺得整個畫面有了新的性質。

人的表情不需要解釋。用手、用臉、嘴唇、肩膀,當然了——眼睛,可以表達準確、繁複的意味。

連續的有效的細節信息可以使繪畫具有攀升之感。

在山東青州博物館看到陳列的一批新近出土的香山漢墓陶俑。我一下子從這些俑人黑白分明的眼神里,感到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就如此理解自己。這些俑人的眼睛應照著他們的內心,向我投來緊怯的目光,讓我覺得它就是剛才門邊走過的男人。

經驗系統告訴我:把個人的中國體驗感在繪畫里恰當地表達出來,既不要誇張,也不要縮水。

畫面的背景都設定在北京:戲劇的景別。

人與景:歷史性的關係。

我幾乎沒有畫過嚴格意義上的私人空間,公共空間更有張力。空間感的表現對人產生擠壓感。人好象處在一個無可奈何的環境里,彼此之間是難以名狀的關係。想想今天的空氣,好象呼吸都是有害的。

創作首先是對自己的紀念。

馬曉騰

2014年4月16日

室內

39.8cm x80cm 布面丙烯 2014年

街 On the Street

210×46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7

坤寧宮 The Palace of Earthly Tranquility

205×300cm 布面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0-2012

紅蘋果 Red Apple

165×198cm 布面丙烯 2013

紡織姑娘 Weaving Girls

205x29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2

春和景明 A Scene of Spring

146cm x24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1

雀鷹 Sparrow Hawk

布面丙烯 120cm×300cm 2012

女性史

布面丙烯 180cm x 240cm 2014年

貌似末代皇帝的小子決心告白 Confession from a Last-Emperor-Like Man

80×18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0

四姑娘 The Four Sisters

205×29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3

你丫忒慢

布面丙烯 39.8cm x 99.7cm 2014年

綠鸚鵡

布面丙烯 50cm x 79.8cm 2014年

星期天下午

布面丙烯 210cm x 185cm 2011-2014年

雁棲湖

23×50cm 紙上丙烯 2012年

睡前服藥

146×114cm 布面丙烯 2013

揪辮子

紙上鉛筆、丙烯 23×50cm 2012年

對面 Opposite

80×10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3

在廣場上

木板油畫 36cm x 26.8cm 1995年

魚肉 Fish and Meat

56.5×62.5cm 布面油畫 1991

魯迅之死 The Death of Lu Xun

馬曉騰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320×185cm 1993

關於畫北京的畫兒

畫北京,對我來說是不自覺的也是自覺的。雖然生在北京,父母親並不是北京人。我從小在北京新街口外大街的最北端一一北太平庄長大,沒有在二環內也就是以前的北京舊城住過一天。13歲的時候因為教我習畫的老師家住南城的先農壇附近,我會經常坐公交車從北邊跑到南邊,這才對北京的地理有了一些了解。那時對衚衕生活充滿好奇,以為是"浪漫"的。我更熟悉的是機關大院里筒子樓單元房的生活,這是我早年生活記憶的舞台背景,也是我社會人生經驗的孵化器。

園明園之一

尺寸:26*19cm;年代:1984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上世紀90年代了,我張開大畫布從家裡、從工作室的窗戶向外畫,就畫的是居民樓、三環路,還是野地的大望京。這就是我眼中的北京。說不上念舊,如果不標示出來別人也看不出是北京,那是屬於我個人的生活記憶。20多年過去了,就是畫過的居民樓和沿路街景也變了模樣,樓體改了顏色,窗戶框子也變了格式。北京在發展,不變的是被描繪下來的圖畫,現在看會產生一種雜色的情緒。

園明園之二

尺寸:36.5*27cm,年代:1984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紙上的北京寫生是水粉畫,畫於1984、1985年前後。當時油畫畫的很少,因為工藝美術學校的老師要求我們畫水粉,他們以為畫油畫會弄沒了學習工藝美術的熱情。16、17歲的孩子使性子畫寫生,只因為喜歡。只要有時間,便把大大小小的硬紙片夾在畫夾里,坐車進城或出城去畫色彩寫生。怎樣取景是思揣過的,但畫的是北京還是哪?沒太在意。這回能以畫北京的理由參加展覽,把這些小畫片翻來揀去的重看,好像舊日時光重現眼前。

馬曉騰

2018年3月

園明園之三

尺寸:22*25cm,年代:1984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天壇

尺寸:17.9*15.6cm,年代:1984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衚衕小院

尺寸:30.8*20.4cm,年代:1984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十渡

尺寸:23.5*33.5cm,年代:1985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東郊民巷

尺寸:22*24.3cm,年代:1986年作。

材質:紙上水粉

有色家屬院

尺寸:116*81cm;年代:1993年作

材質:布面油畫

校尉衚衕

尺寸:92*72cm,年代:1995年作

材質:布面油畫

三環路邊的雙秀公園

尺寸:40*100cm,年代:1995年作

材質:布面油畫

故宮遠眺

尺寸:63*53cm,年代:1995年作

材質:布面油畫

從二廠畫室的窗口看望京

尺寸:114*146cm,年代:1996年作

材質:布面油畫

寫生啦精品圖書推薦

也可掃描上方二維碼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生啦 的精彩文章:

「那」美術團隊成員——賈方作品欣賞
關於圖形的處理——英國藝術家William Scott靜物作品

TAG:寫生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