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水深浪靜,人貴聲低。

水深浪靜,人貴聲低。




說話的音量,


就像一桿標尺,


丈量出內在的修養。






劉墉說:在公共場所說話要小聲,才能夠顯示你的優雅。有人大嗓門,方圓三里抖三抖;有人則輕聲細語,如沐暖暖春風。說話的音量,就像一桿標尺,丈量出內在的修養。




















1



壓低聲音,貴人風範




宋慶齡15歲的時候,就進入美國的一所女子大學學習。一次上課,正在就歷史問題進行討論,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說:「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坐在前排的宋慶齡聽到後,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但仍耐心聽這位同學的發言。那位同學講完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她雖然有點激動,但仍用平緩柔和的語調,反駁了美國同學所說的話。















韓寒有句話說得好:說話聲音越小,氣場越大。華春瑩,被稱作是中國外交史上的最美髮言人之一。在面對外國記者尖酸犀利的發問時,仍以沉著冷靜的姿態,仍能語速平緩,底氣十足,霸氣的回復外國記者。語速平緩,卻無一人敢小瞧她鐵娘子一般的作風。正所謂:有理不在聲高。












張飛的聲音能嚇退兵馬,可他還是做了悶聲不響的劉備的小弟。 嗓門大不能說明你有理,搶著說更不能證明你強大,溫柔緩和的聲音一樣可以擲地有聲。真正的自信與富有,無需言語襯托,更無需張揚,它是深藏於血液,靜待花開。










2



小聲說話,放大格局



公交車上,有人開著外放聽音樂;餐館中,大聲划拳喝酒吆五喝六;電影院中,響亮的電話鈴聲突兀地響起...…某國際組織媒曾這樣形容中國遊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近年來邁出國門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一項「最不受歡迎遊客」的調查顯示,美國人是全球最差勁的旅客,緊追其後的是中國旅客。原因就是中國遊客帶來了更多的噪音。大聲講話,是人的本能;小聲說話,則是一種文明。看似放大了自己音量,實際上縮小了自己的格局。












3



輕聲細語,平安喜樂



家庭是讓人放鬆的地方,家人,是陪伴你最久的人,不要用大吼大叫來解決問題,沒人能從你的大嗓門中,感受到你的愛意。就像愛人之間的喃喃耳語,輕輕地聲音,卻能把愛意送進對方的心底。

輕聲細語不僅關乎為人的素養,更關乎身體健康。研究表明:「人們說話聲音每提高一次,一系列潛在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隨時可能發作,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








慢慢地我們發現,越是安靜的地方,往往越是高雅。外界的嘈雜讓內心也逐漸浮躁,落花流水,鳥鳴深澗再難聽到。心中安靜的人,待人說話也定是溫文爾雅,輕聲細語。

水深,波浪靜;人貴,聲音低。身處正式場合,聲音要洪亮;身處公共場合,聲音要輕柔。小聲說不是不說,洪亮的聲音也並非噪音。如何把握,全靠心中的尺度,全憑自身的修養。願你我都能:慢慢說話,輕聲細語,互相體貼,不急不惱,靜待花開。









最後,推薦您讀本書:


(本文來自:本上創意,部分圖片來自江門·雨林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書房養心
書房中的自由花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