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情公寓:最愛的人遠在天邊,最爛的電影近在眼前

愛情公寓:最愛的人遠在天邊,最爛的電影近在眼前

最近豆瓣上發生了一件大事:《愛情公寓》大電影的評分正在向豆瓣最低分影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2.1分靠近,超過80%的人打了1星。

這次《愛情公寓》觸了眾怒。

它不僅讓觀眾見識到了繼動作、愛情、喜劇片後的一個新的影片品類:詐騙片,而且「中國電影報道」微博近日曝出,《愛情公寓》在部分影院出現了「偷票房」事件。

有些觀眾買的《一出好戲》電影票被替換成了《愛情公寓》。

可以說是吃相極為難看,《愛情公寓》也因此被全網抵制。

而十幾年前,同樣有一部被全網抵制的大爛片:《無極》,其受到的罵名和今天的《愛情公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今天我們再回頭來看《無極》,發現和《愛情公墓》比起來,當年說它是爛片竟有些有失公允。

罵爛片這事曾經真的有用

《無極》恨「錯」不逢時

盤點互聯網普及之後的現象級爛片,其開山鼻祖當屬2004年陳凱歌的《無極》。

一直很有精英主義自我表達慾望的陳導,講了一個在大部分觀眾看來晦澀難懂的故事。

其實自我表達不是壞事,但陳導錯就錯在選擇在《無極》這樣一部商業片中進行這樣的嘗試。

《無極》劇照

這個有著「我講我的故事,你們看不看懂是你們的問題」氣質的電影,頗引起了一眾網友的反感。

這時,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但日後在互聯網中註定要載入史冊的名字出現了:胡戈。

他將電影重新剪輯,創作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他拋卻了原作中有關「命運無常」的主題,惡搞地將一切悲劇的起源都解釋為 「一個饅頭」。

這部粗劣的粉絲自製視頻獲得的讚譽和點擊量甚至超越了原作。

這讓一直對自我才華頗為驕傲的陳凱歌勃然大怒,他大罵胡戈無恥,甚至要訴諸法律。

草根出身的胡戈認慫了。時隔不久,他面容憔悴地在媒體上公開道歉,隔空祈求陳凱歌:「我沒錢打官司,能不能不要起訴我。」

但陳凱歌沒有意識到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變化,沒有意識到那些原本只能乖乖在屏幕後沉默觀影的受眾開始在網路上發聲。

胡戈道歉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地觸犯了網民的眾怒,陳凱歌成為了眾矢之的。

這根本已經不能稱為罵戰,草根匯成的洪流直接將陳凱歌淹沒。

這場罵戰也反映出了當時網民的主流價值觀:藝術作品為觀眾服務,受眾有權力選擇和評價作品,而藝術創作者需要對此妥協。

這是一場反精英主義敘事的勝利,在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成為了一場傳奇。

而從那天起,很多人甚至開始樂觀地相信,這種輿論監督的倒逼機制可以促進電影的質量提升。

資本面前輿論之力時有窮盡

《滿城》儘是大爛片

但抱有這樣看法的影迷卻沒有高興多久。

時間轉眼來到了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撲面而來」。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說它是「撲面而來」是因為其運作模式更加偏向於今天商業片的邏輯,從製作到宣發都開始向電影工業而非藝術看齊。

而它也開啟了「人為製造熱點」的宣傳模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部片子和《無極》很像:都是一位獲獎無數的第五代導演的商業片試水,都是眾星雲集,也都被罵得體無完膚。

但不同的是,張藝謀用這部電影證明了商業邏輯可以和電影質量區別開來。

雖然被無數網友評價為爛片,但由於在開播前早已家喻戶曉,越是全網口誅筆伐,越是有好奇的觀眾想看看它 「到底是怎樣的爛法?」

於是這部「結尾大戰像全國大型廣播體操」的公認爛片狂攬3億票房,甚至催生出了一個專有名詞「爛片效應」。

而在這樣巨大的商業成功面前,一個邏輯也悄然改變:在資本的力量面前,受眾的輿論倒逼機制似乎也沒有那麼強大。

而2004年就開始的「國產電影保護月」政策,更是對這個邏輯進行了推波助瀾。

這個邏輯也催生了一大批「越罵越火」的影視劇作品,其中鼻祖,則是有著「愛抄公寓」之稱的《愛情公寓》。

2009年電視劇《愛情公寓》第一季開播就「謗滿天下,譽滿天下」。

「謗」來自其抄襲已經堪稱無恥至極,不止劇情,連分鏡都能和美劇分毫不差。

「譽」則因為它恰好順應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愛情公寓》的十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大步邁進的十年,城市居民在電視受眾中的比例逐年擴大。

因此它代表的「都市愛情輕喜劇」也自然有著龐大的市場,也因此擁有巨額的資本潛力。

它將目標受眾瞄準在城市化進程的主力軍——城市青年身上。

《愛情公寓》的宣傳語中曾經反覆出現過這樣一句話:「最好的朋友就在隔壁,最愛的人就在身邊」。

這切中了城市青年一個永恆的命題:孤獨。

《愛情公寓》這種如安慰劑一般的雞湯價值觀正好迎合併撫慰了這種社會趨勢。

於是綁上了「情懷」列車的「愛抄公寓」坐擁無數激進的粉絲,花式吊打那些少部分質疑其抄襲的美劇粉絲。

至此,藝術綁上資本,變作工業,變作生意,觀眾在電影面前的話語權逐漸土崩瓦解。

純潔心靈逐夢《愛情公墓》

巧克力味的屎和屎味的巧克力

這次《愛情公墓》的口碑撲街,之前質疑其抄襲的美劇粉絲可謂著實出了一口惡氣。

他們說:「你們在電影放映的兩個小時中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支持抄襲的報應。」

《愛情公墓》口碑一路雪崩,而之前以「戰鬥力」強勁而著稱的愛情公寓粉絲們也一反常態地幾乎沒有在網上辯護。

因為之前他們還可以用「它承載了我們的青春」來選擇性忽視其抄襲的鐵證。

而今天他們再出來洗地就會尷尬地面臨「自己的青春是挖墳」的窘境。

《愛情公寓》劇照

其實,如今回過頭來再看我們之前認為爛到登峰造極的「爛片」和《愛情公墓》比起來可謂小巫見大巫。

人們不由想到了豆瓣當之無愧的最低分:2.1分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這部「像一張張PPT」的爛作品就是能夠在院線上映,也能夠被推薦參加金雞百花獎。

這部號稱大投資大製作的北大博士畢志飛的「神作」也曾被電影座談會的一眾專家奉為精品。

無數網友質疑這樣一個拍攝水平連高中生都比不上的人是怎麼拿到的投資,是怎樣獲得從孫楠、黃渤到寧浩等人的鼎力推薦,又是怎麼從中國最高學府畢業?

可堅持自己作品堪稱「偉大」的畢志飛拒絕認錯,他做了和陳凱歌一樣的事情:把豆瓣告上了法庭。

這種自掘墳墓之舉令他處在了比陳凱歌當年更為尷尬的處境。

可當《愛情公墓》大電影上映之後,情形急轉直下。

無數網友忽然覺得自己之前對於《純潔心靈》的批判有些不太合適,因為這起碼是一部「堂堂正正的原創爛片」。

他們蜂擁到《純潔心靈》的豆瓣主頁給它刷五星好評,因為「看過《愛情公墓》之後」,他們覺得「怎麼會有片子比它低?」

這正是今天影視行業的詭譎現實:

一個爛片導演竟然僅僅因為原創就能瞬間洗白。

自古以來就擅長借古諷今的我們,開始習慣用懷念另一個爛片的方式來抵制一個更爛的電影。

寫在最後

拍過那部罵名滿天的《無極》之後,一直有些清高驕傲的陳凱歌開始轉變了風格。

他就像我們剛剛學會網上衝浪的父輩們,老老實實也有些笨拙地踏進這個於他而言全新的世界。

當年誤入互聯網漩渦中,他見識到了這場全民放大的世態炎涼。

他也從此開始學會把自己的表達融入故事中。

他在《搜索》中用一個無可挽回的悲劇故事表達了他對網路中人情冷暖的思考,不論是《趙氏孤兒》還是去年末的《妖貓傳》,陳凱歌都會沉下心來,靜靜地打磨一個故事。

《妖貓傳》劇照

而這樣的「老實人」在那些拍出《愛情公墓》的人看來是傻且頑固的,因為對於這樣一個著名導演而言,他完全可以用粉絲經濟中資本家們最擅長的流量玩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會講故事」並不代表這個當年不肯變通的老頭開始妥協。

拍《妖貓傳》的時候,為了重現那個盛唐氣象中的長安,他拒絕在橫店影視城拍攝,生生搭建了一個碧瓦青檐、雕樑畫棟的長安城。

王小波在《萬壽寺》中說:「一個人僅僅擁有此生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和王小波一樣,陳凱歌這個固執的老頭真正想要守護的,是心裡的那個代表理想與精神世界的長安城。

那個他心中的詩意長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領英 的精彩文章:

我們對美的態度,為什麼不如整容女洒脫?
中國古人如何應對職場「過勞」?

TAG:linkedin領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