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我想給它10分
你印象中的文物紀錄片是怎樣的?
嚴肅認真?
晦澀難懂?
但如果你看過這部高分紀錄片的話,我相信一定會刷新你曾經對它們的認識。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已經完結了,介紹了戰國到秦漢時期的25件國寶,以「超級連接,超越想像」為主題,向觀眾打開一扇了解中華文化的窗戶。
文化底蘊是它嚴格遵守的核心,精簡幹練是它的風格,幽默內涵更是它的特色。
第一季播出後,立即受到無數觀眾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
豆瓣上近八千網友打出了9.5分的高分。
時隔半年推出的第二季,豆瓣評分比第一季還高,目前9.6分,一星、二星更是罕見的0%。
每集開場的都有一句旁白「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滿屏的響應彈幕「已查收」,可見觀眾有多喜歡這部紀錄片。
國寶,以千姿百態的方式承載了深厚的歷史印記與多樣文化。但它們很多都默默陳列在各大博物館裡,少人問津。
對於文物的態度不僅反應我們對於美的嚮往,更象徵著我們對於傳承文明的認知。
攝製組為了向大眾普及國寶文化,用妙趣橫生的形式讓文物們親自「開口」說話。
第二季的海報延續了第一季的「反差萌」風格。
長信宮燈的「照著你」
跪射俑的「放低自己」
曾侯乙編鐘的「Duang」
四神紋玉雕鋪首的「確認過眼神」
各種日常用語和網路熱詞,配合著文物一同出現在海報上,簡直是萌死人不償命。
想給這文案拚命加雞腿!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文物選取範圍更為廣泛,文物類型更加豐富,不僅僅以陶器、玉器、青銅器、石刻等文物展現漢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更新增了漆器、石刻、簡牘、織錦等文物類型,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生產力的發展變化。
同時也將視角對準了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百姓的生活,如一升量天下的商鞅方升,古代身份證里耶秦簡,讓我們更加了解古代人的生活。
節目組與文博單位的合作也更加緊密,第二季全片共有來自全國的50多家博物館參與支持拍攝。
而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採集、表面微痕提取技術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更體現製作團隊的良苦用心。
每集5分鐘,共25集的精簡方式讓人看完意猶未盡。
第一集介紹的鷹頂金冠飾就讓人忍不住一口氣看完一整季。
「鷹頂金冠飾」是戰國時期北方草原民族的貴金屬工藝品,代表草原的無上榮光!
在講述草原牧民狂野奔放的性格時,BGM竟然選擇了《動物世界》,可以說很有新意了。
再之後,到了草原之王的視角看世界,突然畫風突變,可愛呆萌的風格猝不及防。
「秦漢統一,農耕民族才得以舉國之力,抵禦北國進犯,而且他們還有一套終極防守大法。」
這時,只聽背景音樂中突然傳來一句:「你過來啊!」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沈騰的聲音。
彈幕紛紛表示要笑死了。
沈騰的梗被玩進文物紀錄片中,可見「央視爸爸」有多皮。
第三集曾侯乙編鐘-中國之聲,令我們真正感受到古代樂器的震撼。
這集片子首次採用了1986年湖北省博物館、中國唱片總公司聯合採錄的「曾侯乙編鐘原聲」 。
音域橫跨五個八度,令人驚嘆。
曾侯乙編鐘的聲音不僅是古代音樂文化的體現和發掘,更是代表著華夏民族的文明之聲、民族之魂。
一段來自中國唱片總公司於1986年3月29日凌晨兩點開始錄製的音頻充滿了本集,當戰國時期的宮徽羽商角在耳畔響起,只有盡情陶醉其中,久久回味。
在曾侯乙編鐘發掘40周年的2018年,我們與古人隔空應和。
不藉助華麗的特效、煽情的文案,僅一曲《茉莉花》就深深打動我們內心。
請放大音量,盡情感受音樂的魅力。
第九集的里耶秦簡,用三萬七千四百餘片秦簡20多萬字極大地改變和充實人們原有的知識認知結構。
主要內容是秦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包括祠先農簡、地名里程簡、戶籍簡等。
可以說是最早的居民身份證了。
我們可以通過秦簡閱讀,想像秦時平民與小吏的生存時光。
復活了三萬七千多個從前,這如同復活了秦朝的一個細胞,繼而復活了一個時代的生命氣息。
對於里耶秦代簡牘發現的意義,學界認為它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其研究成果將大大填補史料的缺失。
它從根本上改變秦史研究的面貌。
還有三片最早的九九乘法口訣表。
第二十二集長毋相忘銘合符銀帶鉤,更是讓我吃到了千年仍未過期的狗糧。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漢樂府》
這件文物出土自大雲山漢墓,是江都王劉非送給自己的嬪妃淳于嬰兒的定情信物。
帶鉤,就是古人所系腰帶的掛鉤,兼具實用和裝飾價值。對男性來說有點像皮帶扣,女性則是用來給衣服上的帶子打個結,是必不可少的貼身之物。
「長毋相忘銘合符銀帶鉤」鉤體為龍首形,鉤身錯金,圖案為流暢的圓渦形雲氣紋。它像兵符一樣,自中間一分為二。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刻有「長毋相忘」四字。
畫面上文物和「長勿相忘」四個字相得益彰。彷彿在訴說無盡相思,傾訴藏在銀帶鉤里的千年情話。
「淳于嬰兒」將藏著動人情話的銀帶鉤帶入墳墓,足以看出她對這件愛情信物的珍視,「長毋相忘」的誓言也成為一段隱秘而深情的愛情佳話。
《如果國寶會說話》拍攝組前後歷時兩年,所選文物跨越上千年,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宋元明清。
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
在此,必須向幕後團隊深深致敬,感謝他們用這種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我們去了解華夏文明。
他們沒有渲染獵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而是用詼諧幽默卻又能充分展現文物內涵以及歷史背景的方式帶動傳統與年輕的交流溝通。
繁多的文物不僅是君王的用器,更多時候,文物蘊含著各個歷史時期百姓的生活與當時的審美與文化。
滿覆斑駁的印記卻蘊含華夏文明的傳承以及時代消亡後的餘溫。
了解它們,愛護它們,聽它們傾訴故事,便也是了解我們自己。
國寶留言持續更新,請注意查收。
END
本文系【電影幕後故事】獨家約稿
作者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
▼


※流量和影帝擺在一起,卻都沒了吸引力
※這部超級大爛片《猛蟲過江》已經提前預定了今年的年度最爛電影
TAG:電影幕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