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生活就像掃地,你若急躁,便塵土飛揚;你若平心定氣,則萬事通透。



在人生旅途中,行走步調太快,匆忙趕路,雙腳觸及地面的力度就會減輕,如此生活就會有失踏實,進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質量。




放慢腳步,戒除急躁,品讀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方向。




你已小有成就,該學會珍惜




世界上的誘惑太多,我們在不斷追求著美好的事物的過程中,總是得到後又馬上被新鮮的事物吸引,如此往複。原本收穫的喜悅都沒有來得及享受,又踏上征程,累而不自知,於是心浮氣躁、汲汲營營地追求。




其實,讓自己的身心慢下來,細數自己的收穫,慢慢品味已有的生活,就會發現慢下來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生命的質量在於「減法」,減去過度的慾望,珍惜當下的收穫。






 01 


慢,才能保持生機




《道德經》中說,不知常,妄作凶。



人不能妄動妄作。世上許多人鑽營忙碌了一輩子,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到頭來自己都搞不清楚。




《道德經》又言:「孰能安以久動之而徐生?」




真正的動,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滿意義的「動之徐生」,心平氣和,生生不息,而是建立在心靜基礎上的外在運動。在靜到極點後,起動,動以後,則是生生不息,永遠長生。




「動之徐生」,如果當作我們做人做事的法則,就是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亂」不「濁」,章法有度,慢慢來。




然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看著身邊的親人朋友,天天分秒必爭,忙忙碌碌,事事窮緊張,不知是為了什麼,在拚命玩命。每每用心提點,卻遭嗤之以鼻,親情與友情,在氣急短促的情緒里,漸行漸遠。







 02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道德經》有雲:「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曼(慢)成」。




據說,曾國藩少年時乘夜讀書,恰有一小偷在樑上,想等著曾國藩睡了偷竊。想不到,一篇文章反反覆復的誦讀,曾國藩就是背不下來。最終,小偷一怒之下跳下房梁,將這篇文章給曾國藩背了一遍,並且揚言:你這腦子,就不要讀書了!



可見曾國藩資質平庸,但正因為他自知自己非聰明人,所以讀書做事不求捷徑,用最紮實的方法慢慢來!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




憑著這股學霸勁,曾國藩終於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往往不願意下苦工,做事總想找捷徑,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鬆鬆垮垮,結果平庸一生。




許多一路摸爬滾打中年有成的人說:




現在的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都想自己做老闆,沒有人靜下心來好好做事了;




都想靠資源靠人脈的助力成功,沒有人扎紮實實提升自己的能力了;




所有人都想一夜暴富,早就忘了「揠苗助長」的教訓!




三年樹一品,十年磨一劍。




年輕人如果學不會慢下來,就算看起來有成就,也不過像泡沫,風一吹就散了。







 03 


緩而圖之,則為大利




孔子講:「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說話做事,該慢下來的事情,就必須慢下來,扎紮實實地做好。




孔子一日曾與幾位侍坐的弟子閑談,讓他們談談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話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講了一大套。




可子路萬萬沒想到,他這一通情感流露,孔子卻反應冷淡。




孔子解釋道: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不是說你講得不好,而是你這沉不住氣的勁兒,太不像樣。




孔子一直強調「敏於行而慎於言」,遇事須機敏麻利,雷厲風行。




可講話最忌「搶」,一定要思慮清楚,等時機恰當,再慢條斯理地說出來。




唯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才是收穫大涵養,大格局的正途。








  • 《地藏經》隨喜助印,培福消業



  • 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 改變命運,一定是從你的心地開始



  • 不要壓抑,請允許自己有情緒



  • 莊子:人生態度不強加於人



  • 靜下來,慢慢變得從容




  • 一事精緻,足以動人



  • 佛法會摧毀你內心所有的偽善



點擊↓閱讀原文↓


在這裡許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小而美,少即是多
【08.06】每日一禪:喜樂

TAG:每日一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