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
關注機器人大會
本報訊(記者 雷嘉)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昨天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將舉辦論壇、機器人產品博覽會、機器人大賽、地面無人系統四大板塊活動,展示和交流北京乃至全世界機器人產業的最新成果。大會將持續到8月19日。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共創智慧新動能,共享開放新時代」,由北京市政府、工信部、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信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
為期三天的論壇今天開始,將圍繞國際合作與機遇、基礎技術與創新、前沿趨勢與探索、人工智慧與融合、新興應用與實踐、市場前景與投資六大階段進行主旨報告和高峰對話。機器人產品博覽會將持續大會全程5天,會場A館展出工業機器人和核心零部件,B館展出服務機器人和人工智慧,D館展出特種機器人,其中不乏首次亮相的尖端產品。觀眾最感興趣的機器人大賽昨天已開賽,包括BCI腦控類、共融機器人類、青少年機器人設計類、KOB全球機器人格鬥類等五大賽事。
市經信委副主任毛東軍表示,目前僅落戶亦庄的機器人企業就超過100家,本市將發揮科研、生態、政策三大優勢,努力成為機器人創新發展的領軍者。這一計劃將分兩個階段實現戰略目標:到2020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達到120億至150億元,培育形成10家行業領軍企業、10個研發創新總部,實施10個工業機器人重大應用項目;2025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達到600億元左右,形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體系,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基本建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
現場
仿生機器狐蝠現場振翅起飛「好大一個蝙蝠,這翅膀的動作也太逼真了吧!」前兩屆世界機器人大會的觀眾,都對漂浮的仿生水母、起飛的仿生蝴蝶印象深刻。作為一家以設計生產各種仿生動物機器人為絕活兒的德國企業,費斯托今年又帶來了新產品——仿生機器狐蝠。翅展寬度約2.8米的大「蝙蝠」在會館上空振翅翱翔,賺足了眼球。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有新產品當場表演的先例,費斯托的展台前早早就被觀眾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當巨大的仿生狐蝠展開半透明的膜狀翅膀,從人們頭頂飛過時,連翅膀尖端的細微動作都栩栩如生。一個小男孩有點兒被嚇到了,一個勁兒往他爸爸的背後躲,但又忍不住探出頭來看。
據了解,費斯託運用模仿飛行哺乳動物翅膀特性的膜製作了仿生狐蝠的翅膀,這種纖維材料具有彈性,不會折皺或撕裂,表面是蜂窩結構,有大約4.5萬個節點,因此無論有多大動作都不用擔心變形。狐蝠身上裝有運動追蹤裝置,通過畫面捕捉結合機載電子元件和複雜的行為模式來計算出最佳飛行路線,因此在飛行時能自行比較預期路線和實際路線,並通過機器學習不斷高效地調整路線。
機械臂泡咖啡 「豹小販」賣飲料
手機掃碼,就會有機械臂當場自動沖泡一杯限量版大師拿鐵咖啡;旁邊,自動販賣機「豹小販」正在人群中「尋找」潛在顧客兜售飲料。在獵戶星空人工智慧公司展區,多款機器人產品在各秀絕招。
「你看它還會拉花呢!」泡咖啡的機械臂對女觀眾有巨大吸引力,只見它在無人介入的情況下,研磨、沖泡、打奶沫乃至拉花,兩分多鐘就泡好了一杯拿鐵。但它還需要工作挺長時間,因為等待掃碼喝它泡的咖啡的觀眾已經排起長隊。「它的前段安裝有攝像頭,能『看懂』周圍的環境,所以抓取物品等動作的精度能達到99.7%。」它的研發人員介紹說。
有機器人會做飲料,還有機器人會賣飲料。「豹小販」是一台會行走的自動售賣機,它能通過生物識別,在大型商場、遊樂場等複雜環境中主動尋找目標顧客,投其所好地進行產品推銷。據工作人員介紹,此前30天的實測對比中,「豹小販」以3倍的銷售成績遠高於傳統自動售賣機。在展會現場,它平均每110秒就能賣出一瓶飲料。
京東配送機器人引觀眾發問
京東「機器人家族」今年再次組團亮相,展示了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智能物流領域的十多款最新產品,曾經在中關村街頭「驚鴻一瞥」的京東3.5代配送機器人也亮相會場。
「它會看紅綠燈嗎?怎麼核實收貨人的身份?路上被車撞了怎麼辦?」面對外表「呆萌」的配送機器人,觀眾有一大堆疑問。京東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款機器人目前主要應用於城市末端配送業務,從物流站點配送至寫字樓、居民區、辦公園區等,目前已經從封閉的園區配送逐步實現市區開放環境配送,並在北京、西安、雄安等地落地運用。「它從站點裝好貨之後,按照固定線路行駛,能自動躲避障礙,自動避讓紅綠燈。到達預定地點後,通過人臉識別、簡訊驗證碼等方式快捷取貨。」這位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未來配送機器人計劃在100所高校推廣,目前已經在北京海淀區部分道路配送,以後還會擴大範圍。
一起亮相的還有京東最新發布的應用於機器人和智能駕駛的高精度地圖產品——京東地圖以及京東地圖採集車,首次亮相的它們受到了行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機器人樂隊演奏《歌唱祖國》
昨天13時,「格力機器人樂隊」的又一場演奏開始了。一群黃色機器人組成的樂隊合奏了一曲《歌唱祖國》,引起全場熱烈掌聲。
吉他、貝斯、鍵盤、鼓……這支樂隊樂器齊全,而「樂手」就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據介紹,這支樂隊是由三種型號的工業機器人組成的——「玩音樂」當然不是這些機器人的「主業」,作為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它們主要用於工業生產中,可代替人工高效率地完成一些特殊崗位的工作,達到提質、降本、增效的目的。以擔任「鍵盤手」的GRS405-600型號工業機器人為例,它能完成一般裝配、擰螺絲、篩選、排列、包裝、物料裝卸等動作。在為工廠制定的自動組裝解決方案中,它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發射窗、液晶、導電膠條、按鍵、擋板、打螺絲和後蓋裝配等七大工序,並配合設備台站流水線結構設計,實現各組裝工序的自動裝配。
本組文/本報記者 雷嘉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除署名外)
(北京青年報 雷嘉)


※撞倒行人救助後又遺棄,應以何罪追責?
※痛!「混社會」染毒癮得艾滋 聽!吸毒者自我救贖的心路歷程
TAG:綜合快訊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