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春明:不朽的雕刻刀

羅春明:不朽的雕刻刀

羅春明是誰?

從很多人知道江西南豐縣有一個做儺面的羅春明之後,這就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百度搜索「南豐羅春明」,搜索引擎能夠檢索出大大小小的新聞網站上關於他的一些報道;過去的幾年間,他接待過許多前來訪問調研的大學生和學者;不知從何時起,榮譽接踵而至,政府任命他做撫州市政協委員,給他評先進個人和勞模……

但對於羅春明來說,這些都是昨天了。他現在考慮最多的是自己這個省級傳承人怎麼把手藝傳下去。

一轉眼,羅春明也有五十一歲了。體型有些發福,皮膚黝黑,面目和善,身上暗色的舊襯衫被汗水和木屑染上了污漬。

年過半百的羅春明,在南豐縣有一間木製品工廠。九十年代建廠,廠子不大不小,安置在一片老民居中,廠子一樓是雕刻的工作間,形狀各異的木料堆滿了閑置的空間,幾個工人在裡面忙碌;二樓放置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完成的儺面具,羅春明也就住在上面,一張床,一個電視機,一張躺椅,一個老舊的落地電扇吱吱呀呀吹個不停。

雕儺面具是有一件情懷的事,一起一落間嗔怒或威嚴的神面就躍然刀鋒之下,但是羅春明說他本身並沒有什麼宗教信仰,如若說信奉什麼,可能就是這門手藝和這脈文化。其實說來,羅春明在這個行業里也算是行家,二樓那個不大的房間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獎狀和證書。在那個下午,伴著電扇的噪音,他回憶起自己當初學藝的道路。

他二樓那個

不大的房間里

了各式各樣的獎狀和證書。

「那個時候,師傅都嚴,嚴師出高徒……我以前是學美術的,小時候就喜歡這個,畫過素描也畫過國畫。以前練國畫都是傳統教學,把鐵放在筆桿上練基本功,一撇一捺畫圈圈……後來我就去搞木雕了。」羅春明說,「本來我是業餘雕一些面具,誰知道我雕的第一個開山面具居然得了獎,我就轉行去做儺面具了。」

一樓的工廠也算是羅春明的工作室。

裡面工作的人大多是他的徒弟。「徒弟差不多都跟了我有十幾二十年了。」羅春明嘴角帶笑,眼裡閃著自豪,「十幾個徒弟,來的時候都是初中畢了業就來,現在都是有孩子的人了。」

工作室里有些昏暗,雕刻的工人坐在木樁上,光著腳,腳下是鋪得厚厚的木屑,光線從窗戶透進來,漫射在空氣中漂浮的木屑上。雕面具辛苦,要一動不動在木頭前面坐半天,非得要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做這個。他說,以前做這個還不出名,都是自己帶親戚做,後來媒體報道,名氣大了,一些人慕名而來,想和自己學做儺面具。「堅持下來的人很少。」羅春明說這話的時候,有點無奈。

雕刻的工人坐在木樁上,光著腳,腳下是鋪得厚厚的木屑

2007年,江西電視台曾播放過一部有關江西文化的電視專題片,報道了羅春明和他手下的儺面雕刻技術。電視播出之後,萍鄉有一對父子曾經專門跑過來找到羅春明,想讓兒子認他做師傅,和他學手藝。但風塵僕僕從萍鄉趕來的父子倆並沒有在這裡停留太久,學了一下就回去了。羅春明說,學手藝收徒弟,還是要看資質。「孩子堅持不下來,做這個很苦的。」他這樣說,又擺了擺手,「那都好多年前的事了。」

羅春明的十來個徒弟里,面具做得好的不在少數。但是說到創新,羅春明提到了一個人……

鄧偉就在縣城的街心花園擺攤,擺攤十多年,和師傅羅春明學做面具也有近二十年了。1999年開始學儺面具雕刻時,鄧偉剛剛初中畢業,他白天在琴城鎮瑤浦村的師傅家學雕刻,晚上在縣城一所學校學素描。2002年,一次偶然的嘗試,他把師傅羅春明用了半輩子的雕刻技法用在了毫釐間,做起了微雕。鄧偉的微雕一下打開了不一樣的儺面具市場,他的攤位吸引了男女老少的圍觀,來來往往的遊客都喜歡帶一個小小的微雕儺面具回家,小巧、精緻、便攜、價格親民,讓儺面普及面變得更廣,也讓寄寓在儺面上的儺文化走得更遠。媒體來採訪鄧偉,叫他「微雕大師」「民間微雕藝人」,但這些沒有怎麼改變鄧偉的生活,他依然早上七點半出攤,十一點半收攤,在鬧市裡雕他的微雕。

鄧偉說:「過幾年,他還是打算像師傅羅春明一樣帶幾個徒弟,要把手藝傳下去。」

羅春明的兒子是個90後。

說起兒子,羅春明笑著擺了擺手:「現在的小孩子,基本功都沒有我們那以前紮實。但是你一個傳承人,自己的兒子都沒有學過這門手藝就很說不過去。」

羅春明的兒子是個大學生,從小在爸爸的那些「木頭堆」里長大,耳濡目染,學過些美術,對儺面具也算了解。 兒子當初畢了業,羅春明就勸說過兒子回家接手自己的老本行。「他是從小對這個感興趣,但是他現在長大了,作為一個接班人,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主人翁的視角看待這門手藝,而不是旁觀者。」羅春明說,「在實幹技術方面,他現在還要成長。他雖然有他的短板,但也有他的長處。」

當羅春明意識到網路時代已經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時候,兒子早已在網路上買過不知多少東西了。羅春明有時候會思考儺面具能不能在網上銷售的問題,但他無奈地笑說:「網上的東西我還是弄不好,我們還是傳統銷售途徑,別人給我們下訂單,我們就做。」

上過大學,讀過書,會用電腦,雖然實幹能力還不夠強大,但是在羅春明眼裡,新時代里成長起來的兒子是區別於自己這種單純的手藝人的。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兒子的幫助會給自己傳統的手藝注入一種新的力量。

現在,兒子的心中也有著化不開的「儺情結」,他有時候會幫著羅春明做一些關於儺面具銷售的工作,也在努力探索著傳統面具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途徑。

羅春明的手藝已經不僅僅為了混口飯吃了,他時常覺得自己肩上的單子很重,和榮譽一同授予他的還有責任。二十來歲的時候,他一門心思想把手裡的面具雕好,如今到了天命之年,他只想要世世輩輩都有人雕出好面具。

「傳承人就是要把手藝傳下去,這是責任。」羅春明這樣和他的兒子、徒弟說,和前來拜訪的媒體、學者說,也這樣和自己說。

采寫 | 朱麗瑋

攝影 | 林昕

(友成基金會儺文化小分隊供稿)

排版 | 塗宇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樟家園 的精彩文章:

宜時雅事畫中品

TAG:香樟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