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癌症的去標籤化

癌症的去標籤化

很多時候,我會遇到很多人諮詢甲狀腺結節、肺結節等問題,他們擔心自己的身體會出現什麼問題,細心的解釋可以讓其釋然。然而,也有很多患者卻因為一些疾病的標籤而伴隨著更多的苦惱,甚至帶來傷害,我們是否考慮過去改變一些疾病的命名呢?

近期發表英國醫學雜誌的文章對此進行深入的討論,我對部分內容進行摘要總結,現分享給大家。

同樣的例子,針對局灶性前列腺癌,也出現了大量的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考慮其帶來的危害,積極觀察已經被學界認為是安全和令人滿意的選擇之一。

一、癌症的標籤會帶來什麼樣影響?

首先,對癌症篩查熱衷。美國的調查研究發現87%的成人認為常規癌症篩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74%的人其可以更早的發現癌症並且挽救生命。英國的調查同樣如此,90%的人篩查始終是一個很好的主意,49%的人認為即便癌症不可治癒,也應該接受檢查。更多的研究顯示,進行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的婦女不願意接受低強度的篩查,因為他們擔心篩查的間期延長,甚至認為政府作出這些改變是為了省錢。同樣,調查顯示將近90%的歐洲人過度估計(或不知道)進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篩查的對總體死亡率有多大好處。

其次,渴望被手術。對美國健康人群的調查顯示,即便治療方式有害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風險,仍然有65%的人選擇手術,而不是藥物治療。一項關於乳腺導管內原位癌的調查顯示,即便該癌症是非侵襲性的,仍然有47%的婦女傾向於手術,而採用藥物治療或積極觀察等非手術治療方式。當其被描述為「乳腺結節」時,34%的人選擇手術,而描述為「不正常的細胞」時,31%選擇手術。

第三,積極觀察存有不確定性。在一項長達5年的隊列研究中,那些可以積極觀察的低到中度的前列腺癌患者,23%的人選擇終止積極觀察。

第四,心理影響。調查發現,患者在被診斷為局灶性前列腺癌時,如果出現情感抑鬱,他們更容易選擇手術而不是積極觀察。相較於接受放療的患者,那些積極觀察或等待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更容易出現抑鬱與過度警覺。

二、一些疾病的去掉癌症標籤的列子:

1998年WHO將膀胱乳頭狀癌1級(Papillomaand grade 1carcinomaof the bladder)更改為膀胱低度惡性潛能尿路上皮乳頭狀瘤(Papillaryurothelialneoplasia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2001年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被更改為鱗狀上皮內病變(Squamousintraepithelial)。

2016年,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Non-invasive encapsulated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carcinoma)更名為以乳頭狀核為特點的非侵襲性濾泡型甲狀腺腫瘤(Non-invasivefollicular thyroid 2016neoplasm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

三、去掉癌症標籤仍需多方努力

首先,臨床實踐的挑戰。臨床醫生應該廣泛討論這些低風險疾病的自然進展,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的可能,以及是否可以減少有創性的診療,比如積極觀察。同時,醫生應該向這些低風險疾病的患者提供有關風險的比例數據,探討採用積極觀察和果斷治療的利弊。

其次,醫學教育。新的醫學教育課程應該幫助醫學生深刻認識過度診斷以及如何針對這些低風險的疾病進行溝通。同時,也需要針對公眾進行相應的教育。

第三,科學研究。需要準確的估計到底有多少人受到的命名的影響,同時進一步評估去掉標籤的可行性。

當然,去掉一些低風險疾病的癌症標籤仍然有很多爭議,也需要時間,如果能夠這一些過程有更多人參與,保證有足夠多的證據,那麼對現在及未來的病人都大有裨益。

小思考:名字可能會對人們認識事物產生第一印象。當被診斷為某種疾病時,很多人最一開始記住並認識的便是這個名字。很多醫學術語,讓人難以描述,但是很多患者卻對疾病的名字記憶深刻。這也能說明一個疾病的名字到底對他們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而這一影響,往往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影響他們的決策,而要做出更為理智的決策就又難上加難了。既然名字有問題,那能不能去調整我們以往對疾病的命名,轉變為一種更合理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這的確值得思考。醫學不應該只是技術,而應該像藝術那樣,一種疾病可能也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名字。

參考文獻:Nickel Brooke, Moynihan Ray, Barratt Alexandra, Brito JuanP, McCaffery Kirsten. Renaming low risk conditions labelled ascancer BMJ 2018; 362 :k3322

全科文獻傳遞

微信號:GP-PK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治療癌症新方式:餓死癌細胞,未來有望被用於臨床治療
這4種蔬菜,「癌細胞」最怕,多吃一點,預防癌症,身體更健康!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