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奇書《黃帝陰符經》,究竟告訴我們什麼?值得時時研讀!

千古奇書《黃帝陰符經》,究竟告訴我們什麼?值得時時研讀!

《陰符經》與老子《道德經》號稱道學雙璧。《陰符經》據傳在軒轅黃帝時期成書,後輾轉流傳於商周,流傳於姜太公,戰國流傳於鬼谷子,鬼谷子傳蘇秦、張良,縱橫開闔;《戰國策》記載有「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稍晚的范蠡、諸葛亮,得之而建功立業。

圖片來自網路

上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鍊,謂之聖人。

譯文:

觀自然法則,掌握並按自然法則行事,就到位了 。宇宙自然,蘊陰陽五行,懂得了五行相剋相生規律,則萬物昌盛。掌握了陰陽五行的變化法則,順天順勢而為,那麼宇宙自然的變化可以掌握在人的手裡,萬事萬物亦能按人的意願興衰榮枯。

天性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天機,天道確定了,人道也就確定了。

天發殺機,會導致星辰移位,黑白顛倒,地發殺機(自然災害),則山崩水泄,龍蛇不安其位。人類爆發了殺機,就會使天下情勢俱變,秩序大亂。宇宙自然和人同時爆發殺機,就會造成強弱易勢,尊卑易位,原有的秩序盡皆瓦解,於是聖人乘此機會而創立萬世基業。

人有聰敏,有遲鈍的,都應該做到因情勢而隱伏藏慝,使人難窺個中深淺。人的九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一口及兩陰)會招來邪惡是非,但關鍵在於人的耳目口,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

火生於木,木就會被火燒掉;國家出了奸詐之人,成氣候了,國家就必然滅亡。知道了這些道理並時時修鍊不懈的人,才能成為聖人。

圖片來自網路:陰符經書法

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譯文:

自然生滅,是萬事萬物本來的法則。

萬物生長,靠天地滋養,人類,靠萬物生長,人又反過來促使萬物長成。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形成之後,天地人三才就會相安無事,不發生禍亂。所以說:能夠恰當的飲食,渾身都舒暢。合理契機的行動,萬事都能安定。

眾人都能知曉自己的主觀意識,卻不知道除了主觀意識之外的自然規律。

天地日月的運行是恆定的,陰陽強弱變化也是有規律的,神聖功業由此而來,通神智慧由此產生。這種三才相盜的規律,不是普通人能夠知道的。正人君子獲得他,終生踐行,必有大成,姦邪小人得到他,以此投機取巧,不是一件好事。

圖片來自網路:黃帝像

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余,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奇期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於象矣。

譯文:

瞎子的聽覺特別靈敏,聾子的視覺特別明銳,斷絕一處,心無二用,反而能產生十倍於常人的效果。晝夜反覆,日日月月,長此以往的不斷積累修鍊,就會取得萬倍功用。

心因萬物而生,卻以逐萬物而喪,關鍵在於你的眼睛對動靜的把握。

宇宙自然表面上冷酷無情,卻恩澤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響雷和狂風,使萬事萬物莫不戰戰兢兢,畏懼異常。

在經常性的壓力面前,極端的安逸享樂會使性情變得過度侈靡,不能清醒地認識萬事萬物。心境達到清靜無為,才是最值得提倡的。

宇宙自然只關心自己的運營,看起來很自私,但他對萬物確是至公的。

以小擒大、克敵制勝的關鍵在於掌握天機。置之生地是滅亡的根源,置之死地是生存的原因。福中生禍,禍中有福。

愚笨的人以天地萬物的變化為治國理亂的關鍵,我認為掌握了時代環境事物變化的關鍵去治國理亂,就能夠成為賢能且有智慧的人。一般的人臆度聖人為愚笨之人,我認為聖人絕非愚笨者。人們盼望聖人獨特而與眾不同,而我認為聖人是不會讓你看出他的獨特性的。因為聖人行「無為」之為,非常人可見識的到的。

所以說沉入水中,跳進火里,固執己見,就是自取滅亡。宇宙自然的變化法則沉穩而有規律,萬事萬物才得以生存。其變化規律反覆無常,所以用陰陽五行推測其變化就顯得重要了。自然規律不可違犯,只表現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樂律和曆法不能完全說盡宇宙自然的變化法則,於是就有大智大勇之人出現,效法事物的各種變化,創造了八卦,以及代表周而復始的運動規律的甲子推演法,使宇宙自然神秘莫測的變化法則都可以測度預知了。有了陰陽五行相推相勝、相滅相生的推演方式,宇宙自然一切變化的道理必定會被完全揭示出來。

圖片來自網路:道德經

可以很明確的看出,《陰符經》與《道德經》對靜的把握上是一脈相承的,對法自然來講,靜就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回歸事物本質,用哲學話來解釋:靜,就是矛盾事物雙方的統一體。對個體來講,靜才能定,定才能慧,靜的狀態下才能有最清醒的智慧出來,才能最好的把握當下的時事與規律,做出最好的決定!

當然,千古奇書里用語隱晦,後人注釋萬人萬語,莫衷一是,其意不能一篇盡述,盼能拋磚引玉,眾誨之眾毀之皆可!您看呢?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想生活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小成憑智,大成須慧,看我跟老子、六祖的「智慧心機」!

TAG:范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