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上最委屈的糧食作物,人們用了200年的時間,才洗刷它的「冤屈」

世上最委屈的糧食作物,人們用了200年的時間,才洗刷它的「冤屈」

馬鈴薯,又稱土豆,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15至80厘米。其因營養價值高、適應能力強、產量大的原因,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重要得糧食作物,僅此於小麥和玉米。而早在2015年,中國就已然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動將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麵條等又一主糧。

但在很久以前,歐洲人卻將這一糧食視為「毒藥」,根本不敢或不願意食用。那時的土豆與其它食物相比,其外形太過怪異,而這也導致他們對土豆有很大的戒心,再加上土豆的外表與麻風病人的手有些相像,所以當時的歐洲人認為吃土豆很可能會引起麻風病。隨著這一說法的流傳,也就幾乎沒人敢使用這一糧食作物。

但土豆因產量高的緣故,也還是有不少人將它作為動物的飼料,而社會上一些富有的貴族也將其作為一種新奇的園藝藝術;另一方面,歐洲窮人因貧窮的原因,不得不將它作為吃飽飯的糧食。慢慢地,一些地區的窮人在吃過土豆之後,並沒有出現流傳中的麻風病現象,也就接受了土豆這一糧食,到了1600年後,英國皇家也肯定了土豆的價值。

但政府的肯定並不意味著就被民眾所接受,一些人還是會認為土豆會導致它們得麻風病,法國更是在1748年禁止農民禁止種植土豆這一農作物。而讓土豆扭轉局面的,是1756年開始的歐洲七年戰爭。戰爭中,法國、匈牙利以及奧地利等國士兵在普魯士見識到了土豆的重要性,因此,戰爭過後,他們極力推廣種植土豆。

在這之中,就有一個名為「帕門蒂爾」的法國士兵,當時的他是一名藥劑師,但不幸被普魯士的士兵所俘虜。在被關押的三年里,帕門蒂爾只能以土豆為食,而在吃了三年之後,他就成為了一名土豆推廣者。

他的做法雖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但因法國群眾這一想法已根深蒂固,因而帕門蒂爾還被當做「異端」。但他並沒有選擇放棄,還為此弄了一系列的「噱頭」,例如,他會在種植土豆的地方讓士兵看管,從而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還在國王的壽宴上向國王和皇后獻上一束土豆花等等的「小心機」。

之後,法國群眾也就逐漸放下心中的芥蒂,接受了土豆作為主糧,至此,土豆也開始成為歐洲人的主食之一。法國大革命後,帕門蒂爾還因此獲得拿破崙設立的榮譽軍團勳章。

筆者:三體—小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人 的精彩文章:

能裝下45億個太陽的恆星被發現,科學家研究發現,宇宙與大腦結構極似
距離地球131億光年的地外區域,富含大量氧氣,或有生命存在

TAG:科學宇宙探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