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題目,很難看出這是李白的送別詩,全文99字有的直接成了歌詞
李白是中國古典詩詞史上最偉大的詩人,這一點是能夠得到很多人認可的。他的詩歌創作,向來不循常理,情之所至,筆之所至,充滿自然和諧的氣息。與杜甫的苦心鑽研和賈島等人的推敲全然不同,李白的詩歌創作完全由心而發,「清水出芙蓉,全然去雕飾」,沒有多少雕琢的痕迹。
比如這首唐詩,除了題目,很難看出這是李白的送別詩,99字全文不少直接成了歌詞。且看: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是李白的一首送別詩,題目是《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但是如果不看題目,很難發現這是一首送別詩。因為整篇內容都在講述的是李白對於自己人生經歷的感嘆,對於之後人生的期待,極少寫到離別之語。
但是通讀這首古詩,我們發現其中有很多非常耳熟的音節,且多帶有音節性,因為,其中很多詞句都化為了經典歌詞。比如「今日之日多煩憂」,比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在今天的流行歌曲當中,這幾句直接得到直接引用,句式都沒變直接變為歌詞。
查閱歷史資料,這是一首送別詩。當時的李白已經被賜金放還,多次來到宣州謝朓樓。正在這個時候,他的一位故友李雲也經過這裡,且短暫停留後就要離開。李白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陪著對方登上這座高樓,賦詩一首表達送別之意。
但是縱覽全詩,很少能看到離別之語。而且無論是題目還是內容,均看不到李雲的影子。整首詩中表現最多的,還是李白一如既往的對自己人生的感慨,對人生不稱意的憤懣,對於未來的期待。
雖然經歷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今日之日多煩憂」,李白依然豪情壯志,「欲上青天覽明月」;雖然「舉杯銷愁愁更愁」,但是詩人想到更多的還是「明朝散發弄扁舟」。字裡行間當中的,是一個醉酒而可愛的詩人形象,這也是我們對李白最大的想像。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最不為人知的元曲卻寫出最深刻的人生哲理,開頭能看到蘇軾的影子
※劉禹錫這首唐詩幾乎就是抄的白居易的,但是卻被後世譽為「神品」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