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文人樹製作,趙慶泉盆景大師作品精選

文人樹製作,趙慶泉盆景大師作品精選

景名:出塵

樹種:黑松

樹高:106公分

樹齡:25年

作者:趙慶泉

《出塵》的創作始自2004年初。素材為一株山採的黑松(圖1、2),動手前,先做了反覆的審視,最後選定了正背面(圖1、圖2)。選擇正背面的主要原則是:從正面看,主幹不前挺;露根及主枝向兩側伸展較長,向前後伸展較短;如果主幹有彎曲,則主枝要從弧彎的凸處伸出,而不可從弧彎內伸出。

圖1、選定的素材正面

圖2、選定的素材背面

動手時先剪掉一些可確定不要的枝條,如對生枝、重疊枝等忌枝以及過於密集的枝(圖3)。對於尚不能確定取捨的枝條可暫時保留,待日後再作定奪。

圖3、做初步修剪

為便於矯形,緊貼主幹襯以兩根粗金屬絲,然後用麻皮纏裹主幹,保護樹皮在矯形時不受傷害(圖4、圖5)。

圖4、用麻皮纏裹主幹,內襯粗金屬絲

圖5、完成纏裹麻皮

再用花籃螺栓和樹棍調矯主幹下部,使其達到微彎(圖6)。

圖6、用花籃螺栓和樹棍彎曲主幹下部

最後用金屬絲攀扎主幹上部,適度彎曲,並使側枝盡量從弧彎的凸處伸出(圖7)。

圖7、攀扎主幹上部

經過培育,2005年底枝幹初步定形,枝葉也開始豐滿(圖8)。

圖8、2005年底,枝幹初步定形

翌年剪去主幹中部的兩根大枝,再次用金屬絲攀扎,初步現出文人樹形態(圖9)。

圖9、再次攀扎,初現文人樹形態

因感覺作品的個性尚不鮮明,2011年又將頂部枝條剪去,使最大的垂枝的位置相對上移,樹木顯得更為孤高。主幹中下部僅保留了一根小枝,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圖10)。

圖10、剪去頂部枝條

2014年基本完成造型,換進不規則形陶盆(圖11、圖12)。

圖11、2014年6月拍攝圖12、作品背面

《出塵》的創作過程中,一邊通過培育手段使其更豐滿,一邊又在不斷地減少枝葉,直至不可再少。不僅主幹中下部極少出枝,即便是頂端,也盡量稀疏,最終將頂枝去除,以求「一塵不染」的味道。這種簡單至極的美學追求其實是和道家的「大道至簡」、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都是一致的。不完整的形式常常更能充分地表達內在的精神。「從容入世,清淡出塵」,內心自得安寧。

趙慶泉盆景大師文人樹精選

《凝望》(黑松,樹高105公分,樹齡約30年)

《獨秀》(五針松,樹高70公分,樹齡約35年)

《風骨》(真柏,樹高115公分,樹齡約30年)

《雅集》(真柏,樹高100公分,樹齡約35年)

《高風亮節》(刺柏,樹高115公分,樹齡約90年)

《奔月》(真柏,樹高85公分,樹齡約30年)

《入雲》(真柏,樹高132公分,樹齡30年)

《清影》(黑松,樹高84公分,樹齡約25年)

《守望》(五針松,樹高85公分,樹齡約25年)

《古風》(黃山松,樹高85公分,樹齡約80年)

《清秋》(老鴉柿,樹高85公分,樹齡約10年)

《相依》(真柏,樹高110公分,樹齡約30年)

《高士圖》(五針松,樹高95公分,樹齡約30年)

《邀月》(真柏,樹高85公分,樹齡約30年)

《疏影》(梅花,樹高85公分,樹齡約15年)

《疏影》(梅花,樹高85公分,樹齡約15年) 雪景特寫

《天姿》(真柏,樹高65公分,樹齡約25年)

《臨虛》(真柏,樹高86公分,樹齡30年)

趙慶泉:對文人樹情有獨鍾,由來已久。起初是讀畫譜的時候,發現在中國古代的繪畫,尤其是文人畫中,樹木大多都是主幹瘦勁,枝葉疏朗,鮮有矮壯豐滿的樹形。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即繪畫不同於盆景,畫什麼樹形並不存在成本不同的問題,畫粗畫細都一樣,但為什麼畫家很少畫粗樹呢?最後終於明白,其實這完全是中國文人的審美取向所致,因為瘦中更見風骨,瘦中更見精神,瘦勁簡潔的樹形更能抒發作者的情懷。都說盆景要具有詩情畫意,要達到形神兼備,其實文人樹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匠園藝 的精彩文章:

如何設計羅漢松造型
真柏,扭曲之美

TAG:致匠園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