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樂學習,何罪之有?

快樂學習,何罪之有?

現在網上動不動有人高喊「快樂學習誤人」之類的口號——他們犯了一個最簡單的邏輯錯誤——把「快樂學習」和「不用功」等同起來。

事實是,天下沒有一位教育學者說過學習不需要用功。教育學所提倡的「快樂學習」是相對於「痛苦學習」而言的,不是某些人理解的看電視、打遊戲、踢足球、唱歌、睡覺等等這些「快樂」。當我們探討快樂學習這個話題時,至少要知道「快樂學習」指的是什麼,而不是自己先胡亂定義,樹個假想敵,然後批判自己定義的那些東西,打擊自己的假想敵。

學習能力是要從兒童時期培養的核心競爭力,「用功」和「主動思考」是核心中的核心,「快樂學習」要創造的正是這兩樣。發現知識的魅力,發掘對學科的興趣,呵護上進心,激活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自覺自愿為學習而用功——這就是「快樂學習」的基本含義。教育學中的快樂學習理論是在這個框架中展開的。

當然,現代學校中的「學習」本身確實談不上多麼快樂,尤其在現在的考試製度下,兒童很難發展他對學科濃厚的興趣。不討厭學習,願意主動用功,這已經很不容易,這就是快樂教育的目的。事實也是最好的證明,問遍所有學業有成、陽光上進的孩子,是嚴格成全了他,還是愛與尊重成全了他。是外部的壓力成全了他,還是內在的上進心成全了他。

有人說「快樂學習」是心理學誤導人,說這話的人不知道,心理學上有一條重要的原理:面對簡單任務,需要較高的激奮水平;而面對一項艱難的任務,激奮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適得其反。簡言之:學習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不是一兩次簡單的考試,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用功」,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和低年級時表現得不錯,到了高年級就力不從心,而且會敗壞一生的學習能力。

命運即選擇。如果你打算為暫時的「成績」歡呼,想立竿影得到某此管理成果,沒問題,逼孩子學習,規定他必須做什麼就行。如果打算為孩子一生負責,讓他成為自己,而不是家長的提線木偶,那麼家長必須「把孩子當老師」,觀察兒童,了解兒童,順應其天性,讓孩子快樂。沒有快樂的童年,不會有成功的人生。「快樂學習」的核心就是不要殺雞取卵,而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

網路是江湖,各有地盤,誰都可以露兩手。一般人們不會跨界去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指指點點,尤其不會去專業邊界清晰的地方練攤。但兒童教育領域是個特殊的地方,因為它邊界太模糊了,所以誰都會來指點江山一番。不少來這裡發言的人,不是憑知識說話,更不是憑專業說話,只是憑自負說話。這種情況,挺考驗家長判斷力的。

生活即智慧,命運即選擇。

祝福每個孩子。

本文源自尹建莉新浪微博

尹建莉

青少年教育專家,教育學碩士

作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添加時請註明身份:中小學教師或高校教師

謝絕非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TAG:教育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