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愛吃的火鍋丸子如何製作?商家竟設法隱藏製作方法,這裡邊有「貓膩」
最新
08-16
很多人非常喜愛火鍋,尤其是市場上也有賣的丸子,各式各樣的口味。魚丸、蝦丸、牛肉丸、香菇丸等等。這類食物,對於小朋友們來說,是很合他們胃口的。然而,市場上銷售的各類丸子,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都往裡面加入了澱粉和添加劑,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很多人在吃的過程中,都只是享受那個滋味,但你們對認真想過這些食物是怎麼製作的嗎?其實裡邊大有「貓膩」。每次跟媽媽去逛超市或者去菜市場買菜,有時候會偶然見到送貨的工人們把大批未解凍的雞腳雞翅肉丸等放入銷售的箱櫃里,你可以想像一下那種場景。而肉丸是怎麼製作的,是直接把未解凍的雞鴨皮直接倒入絞肉機,沒有任何人操作,直接就是一條流水線。吃著丸子的時候很香,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些全是脂肪動物脂。
而且現在有的是商家為了利益,製作很多提味用的香精出售,牛肉膏、海鮮膏等等,商家為了節約成本,只用少量的肉,又想有濃郁肉香,只要添加香精就可以實現。像正常的牛肉膏市場零售價貴的一般是三十幾塊一斤,而像這樣製作出來的味道就很濃郁,出廠價不到六塊一斤。還有在麻辣燙的店面也是銷售丸子比較多的。
為什麼說常吃這些肉丸會對身體不健康?因為比如說香菇丸子,它製作使用的香菇不是平常我們去買的挑的好的,大部分廠家用的是香菇梗,只有幾塊錢一斤,雜質比較多。火鍋丸子製作過程中必須加入一定量的使用添加劑,例如富麗磷,香精等等,一些雜牌子價格低的丸子含有大量的澱粉和香精還有色素、防腐劑、添加劑等。雖然製作出來的口感不錯,但我還是覺得少吃為好,能不吃就盡量不吃,市場上新鮮的家禽多得是,沒必要。


TAG:小朱美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