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波普藝術:15分鐘的永恆

波普藝術:15分鐘的永恆

GIF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做15分鐘的名人!」

半個世紀前,美國波普藝術之父安迪.沃霍爾(1928-1987)提出的「15分鐘成名論」,在今天自媒體時代看起來竟如此具有預見性。

今天是沃霍爾90歲誕辰,他身上那種兼具「吸血鬼」與「灰姑娘」的人格特質,非但沒有搞得他精神分裂,相反還讓他名列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林。畫家陳丹青說:沃霍爾以無辜的自私、病態的天真、備受困擾的好奇心,以及對任何外部信息與內心活動的天然的平等意識,向我們證明什麼才是自由和誠實。閱讀他的作品,我發現自己對消費時代種種人性的可能,對於時尚、購物、金錢、體性等等的感知,仍處於前消費時代。

1982年,安迪.沃霍爾在北京

安迪.沃霍爾90歲誕辰專題

波普藝術:十五分鐘的永恆

文 | 群學君綜合

圖 | 網路

01

1928年8月6日,美國匹茲堡,一對來自斯洛伐克的移民夫婦迎來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安迪·沃霍拉(Andrew Warhola)。他們絕對想不到,這個在大蕭條時期長大的孩子,竟會成為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

少年安迪的天分很快得以表現,在8歲那年,他因為神經系統疾病而輟學一年,幾乎整天待在家中,翻看母親茱莉亞給他的電影雜誌、漫畫等。在母親的鼓勵下他開始試著畫畫,並喜歡上電影及電影明星們。作為工人的父親看到他身上的藝術天分,開始為他存下大學學費,而安迪最終能夠進入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並獲得海報設計的藝術碩士學位,與父母的支持實在密不可分。

在大學畢業之後,安迪離開匹茲堡來到紐約,他想要成為一名傑出的商業插畫家,《Glamour》雜誌率先採用了他的插圖,但這並未讓他一舉成名,反而因為一次廣告的誤印,他開始將錯就錯叫自己安迪·沃霍爾(Andrew Warhol)。

這個時候他依然在不斷尋找機會得到麥迪遜大道上廣告商的青睞,他喜歡待在附近的咖啡館Serendipity 3里,這是一個好萊塢明星經常會出沒的去處,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甚至在這裡有自己的專屬桌子。而安迪不僅可以坐在其中靜靜觀察大明星的一舉一動,還可以用畫作來換取冰淇林和甜點,這裡的老闆也是最早賞識安迪畫作的人,他幫助安迪在咖啡館舉辦自己的展覽。

很快,安迪的藝術天賦與獨有的風格開始為商業社會所認同,廣告商們喜歡他充滿幻想的構思、細膩的畫作、帶著墨漬的線條、可愛而古怪的手寫字體,他開始頻頻獲獎,包括在1954年獲得的美國平面設計學會接觸成績獎,1956年和1957年連續獲得藝術指導人俱樂部獨特成就獎和最高成就獎。

這時候,安迪的年收入已逾10萬美金,在當時已相當不菲,但他卻希望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他不喜歡那個年代的抽象派畫風,於是在自己熱愛的商業範疇找到了一種絕佳的表現方式,將物質時代的商品變成可以於畫廊展出的藝術,用以反應消費革命時期的50年代,像是可口可樂,罐頭湯等。

1962年,沃霍爾以32幅《Campbell"s Soup Cans》(金寶罐頭湯)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這組作品將金寶濃湯罐頭形象進行絲網印刷,正可以看做當時經濟迅猛發展的美國經濟的隱喻。至今這32罐罐頭仍在世界現當代美術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也正是在那一年,瑪麗蓮·夢露去世,安迪用絲網印刷術創作了一系列的夢露頭像,變幻的色彩,就這麼簡單粗暴地重複生產,浮誇又新奇,讓這位性感女神的臉部流露出不同的情緒解讀。儘管藝評人大衛.鮑登(David E Bowden)曾以「浮誇、尖利、近於粗俗」來形容的這部作品,它卻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就像安迪其他用絲網印刷製造的圖像那樣。

從此,安迪.沃霍爾開始成為美國波普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02

所謂波普藝術(Pop Art),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它試圖推翻抽象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

1956年,英國藝術評論家勞倫斯·艾偉(Laurence Alloway)最早提出「波普」的概念。翌年,「波普藝術之父」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為它下了定義:流行的,轉瞬即逝的,可隨意消耗的,廉價的,批量生產的,年輕人的,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業。波普藝術家的作品多以各種大眾消費品為內容進行創作。

在波普的世界裡,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

作為波普藝術在美國的代表,安迪並不注重藝術的原創性,他用絲網印刷來處理自己的作品,讓藝術生產量化,並因為重複呈現出讓人震驚的表現。明亮的色彩,乾淨的線條,重複表現類似的圖案,大眾觸手可及的商品,成為了安迪鮮明的風格。

他也開始注重對自己的包裝,包括因眼鏡敏感而永遠掛在臉上的墨鏡,標誌性的假髮。在60年代後期,安迪提出了著名的15分鐘成名論,每個人都能成為15分鐘的明星,在微博、視頻網站等個人媒體大張旗鼓的今日,這一理論顯得如此具有預言性。

1963年,安迪買了自己的第一台手提攝影機,從此電影也成為其創作的一部分。他的影片鮮有劇本,只是真實記錄人生的某一片段,例如睡覺中的男人,攝影機對著他拍了八個小時,便是一部作品。這些實驗性的舉動,可以說為後來的真人秀節目奠定了基礎。

1964年,安迪拍攝了一部無聲電影——《帝國大廈》。全片485分鐘,卻只有一個鏡頭,從始至終都是帝國大廈,沒有一句台詞。幾乎沒有人能理解這部枯燥乏味到極點的電影,安迪卻說,他想讓人們看到時間流動樣子,人們會對電影感到厭倦,真正的生活也是這樣。

1965年,安迪宣布放棄繪畫,電影和音樂成為這一時期的重點,他為地下絲絨樂隊創作的唱片封面,白色背景下的黃色香蕉,更成為安迪的標誌之一。

1968年6月,安迪在自己的工作室「工廠」遭到槍擊,他差點為此喪命。從此以後,他對待生活和藝術的態度開始改變,更加註重商業價值。在70年代,他頻繁與名人社交,對象包括肯尼迪總套和杜魯門·卡波特,並大量為明星繪製肖像,以此為自己的主要收入來源。他把自己身邊的書信、照片、衣服等放入紙盒,作為自己的時光膠囊,至今每個膠囊都可以成為一個小型個展。到了80年代,他拿回畫筆,放棄了絲網印刷,為邁克爾·傑克遜創作的肖像幫助其專輯《戰慄》大賣,他還開辦了兩檔電視節目,直到1987年2月因心臟病發去世,

安迪·沃霍爾對現代藝術的開拓性可謂貫穿一生。而現代藝術也因為這個名字,有了最多的可能性,無論是表達的對象,還是呈現的方式。

03

很多人試圖通過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來了解他的內心,卻依舊雲山霧罩,對此,他只用簡單一句話回應:「如果你想要知道安迪.沃霍爾的一切,那麼只看表面就好了:我的畫和電影還有我,那就是我了。沒有什麼在表面的後面。

有人形容安迪如勤奮溫馴的灰姑娘,受到神仙教母的眷顧飛上枝頭當鳳凰,年紀輕輕三十齣頭便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藝術界成了名,成為眾人艷羨的注目焦點;不喜歡他的人,則批評他對身邊的人是「suck them dry, then spit them out」(吸干血後吐掉渣兒),批評他對於名利的病態迷戀。就連他一手挖掘捧紅的VU,也在短暫的蜜月期後,與安迪由知音成了怨偶繼而分道揚鑲,主唱盧.里德(Lewis Allan Reed)甚至直到安迪死前都未曾與他和解。

但無論愛或怨,甚至對於安迪.沃霍爾漠然置之的人,都無法忽視安迪其人其藝的影響。安迪的波普藝術與他的一干同黨自底層社會(low life)躥起,他們絲毫不把性、藥物、扮裝、變性、同性戀當作禁忌,攪亂原本以精英藝術(high art)獨大的文化界,一路搗進矯情偽善的上流社(high society);然而他們又在裡面大搞反諷,太過積極進取地自我出賣(sell out),以至主流都無法正經八百地將他們收編。

安迪.沃霍爾將濃湯罐頭與可樂瓶變成藝術,他宣稱人人都可以是超級巨星。無論世人同意與否,他所投下的震撼彈在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引爆,炸得傳統美學與價值滿頭包,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便作出藝術在波普藝術之後已經「消失」的論斷。而這股大爆炸的威力在安迪.沃霍爾過世近二十年後,依然在各地餘波盪漾,持續發酵。

資料來源


《安迪·沃霍爾:他就是一個時代》,中國藝術現場(搜狐號),2018年01月16日

盧慈穎:《明日狂歡派對》,《安迪.沃霍爾的哲學》譯者前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特此鳴謝

點擊即可購買

安迪?沃霍爾年表

1928

8月6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本名「安德魯?沃霍拉」(Andrew Warhola),父母皆為捷克移民,父親為礦工和建築工人。

1936—1937

罹患神經性疾病舞蹈症,不時受病痛之苦,多數時間待在床上修養,看漫畫書、電影雜誌及著色畫畫。

1942

十二歲時,父親因結核病過世。

受惠於卡內基工學院的一項贊助計劃,開始第一次的藝術學習課程。

1945

十七歲高中畢業後,入卡內基理工學院,主修繪圖設計。

1947

為市區的百貨公司設計櫥窗擺設。

1949

大學畢業後,赴紐約發展。

努力成為廣告設計師,第一份工作為《魅力》(Glamour)雜誌的一篇文章畫插圖,之後陸續為《紐約客》(New Yorker)、《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時尚》(Vogue)等雜誌畫插畫,並未多家公司做櫥窗設計。

因為一次誤印,從此將錯糾錯,將姓氏改為沃霍爾(Warhol)。

1952

嶄露頭角,贏得多項廣告設計獎,如「藝術總監俱樂部」(Art Directors Club)報紙廣告的金牌獎。

在紐約舉辦首次個展,展出根據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文字所繪的十五張插畫。

1955—1956

首度參加聯展,以鞋子插畫參加紐約當代藝術館的「美國近期繪畫展」。展覽後,表達願將畫作捐給當代藝術館收藏,遭到婉拒,因為館內只有「極為有限的展覽與存儲空間」。

1957

多年來對自己的鼻子感到不滿(太紅、太大),決定整形。

1959—1960

認識大名比利(Billy Name),開始創作油畫,仍繼續商業插圖工作。

商業設計事業為他帶來可觀的收入,買下第一處房地產,這裡距離舉世聞名的大都會美術館只隔數條街。

1961—1962

受到畫廊矚目,被引介給藝評家、藝術史學家、收藏家認識。

開始創作絲網版畫。基於對名人的迷戀,60年代起開始以瑪麗蓮?夢露、貓王、伊麗莎白?泰勒等人的照片,以絲網印刷手法作肖像。各界名人趨之若騖,紛紛要求訂製,每年接受五十到一百個人像畫的預約,持續到1974年。

首度以波普藝術家的身份於洛杉磯舉辦畫展,創作了一系列以八十二張美鈔、三十二罐坎貝爾濃湯罐頭、二百一十罐可口可樂瓶為主題的版畫,賣了六張作品。

11月首度在紐約舉辦個人的波普藝術展。

1963

購買十六毫米攝影機,以反敘事的極簡主義手法,拍攝電影《睡》(Sleep)、《吻》(Kiss,1963—1964)。

成立工作室,取名「工廠」(Factory),請大名比利將內部以銀色系裝潢。這個時期的工廠被稱為「銀色工廠」(The Silver Factory),是最為人熟知的工廠面貌。

認識布里姬?伯林(Brigid Berlin)、寶貝簡(「Baby」 Jane)等日後因工廠而出名的「超級巨星」。

1964

持續拍攝實驗電影。拍攝電影《帝國》(Empire)。購買錄音機,隨身攜帶以便採訪錄音。

1965

為了電影放棄繪畫。認識導演保羅?莫里賽(Paul Morrissey),兩人合作拍攝出更多不同題材的電影。

認識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超級巨星英格麗(Ingrid Superstar)等日後因工廠而走紅的頂尖人物。

在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館首次聽到地下絲絨樂隊(Velvet Underground)的演唱。

1966

認識來自德國的模特兒妮可(Nico,本名為Christa Paffgen),居中引介與地下絲絨樂隊認識。

開始做樂隊的經紀人,安排全國巡迴的演唱會。

1967

為地下絲絨和妮可的首張專輯設計香蕉圖案的唱片封面。

1968

出版《A:一部小說》(A:A Novel)。

遭曾經合作過的一個女演員瓦萊麗?索拉納斯(Valerie Solanas)槍擊,險些送命。這個事件導致工廠放棄門戶開放政策,甚至在門口裝上了防彈門板。嚴重受傷後,休息三個月。加拿大女導演瑪麗?哈倫(Mary harron)於1996年將這次槍擊事件搬上銀幕,拍下電影《我槍擊了安迪?沃霍爾》(I Shot Andy Warhol)。

1969

創辦報道電影和社會為主的雜誌《內幕》(INTER-View)。

1970

回顧展在芝加哥、巴黎、倫敦、紐約舉行。

1971

為滾石樂隊的Sticky Fingers專輯設計唱片封面。

1972

母親過世。

1973

過度偏好甜食,導致膽囊病發作。

1974

自1950年開始搜集不同種類的主題和代表物,分裝在不同的紙箱內,名為「時空膠囊」(Time Capsules)計劃,在他去世前,已裝有六百箱。工作室搬遷,「工廠」改名為「安迪?沃霍爾企業」。

1975

出版《安迪?沃霍爾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1979

惠特尼美術館舉行「安迪?沃霍爾:70年代肖像展」。

1980

出版《波普主義:沃霍爾的60年代》(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1982

開播個人電視脫口秀,名為「安迪?沃霍爾的電視」(Andy Warhol"s TV)。

1985

參與電視劇《愛之船》第二百集的演出。於MTV開播「安迪?沃霍爾的十五分鐘」(Andy Warhol"s Fifteen Minutes)。

1987

膽囊手術後,因藥物過敏於2月22日病逝紐約。安葬於匹茲堡。

「安迪?沃霍爾藝術基金會」成立。

特別鳴謝

江蘇省慈善總會鄭鋼基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從此空院無光影,至今石基有公名
沒時間看風景偏又熱愛生活的人,都在埋頭看……

TAG:群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