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山河飄搖過,顧聆有餘聲——《文化苦旅》讀後感

山河飄搖過,顧聆有餘聲——《文化苦旅》讀後感

作者:李匯涓,筆名:烏丫,星座:水瓶。

文嶺塵沒史悲哀

化戚風雨入樓台

苦思於甜阡陌采

旅心剔骨種情懷

巧說:「天由心晴,天由心陰。」並不是唯心論者的粉飾論調。喟嘆盛唐,走過有嘆,輕聆晚清,回頭有憾。戚讀華夏,夢回是凄,長望神州,不住激昂。四土茫茫,蝸居一地,時流無盡,只赴一程。自咿呀學語的孩提時代,居十方人家,小小的身體,小小的腳丫,半里風景就是眼中天下。萬千歷史:知於書,學於書,見於圖,動於影,鋪陳於教科書上,悠遠而嚴肅,無關山水,別離風月,歷史已久遠,前程亦綿長。直到,余秋雨先生的到來,帶著他國土之上萬里行過的步伐,帶著他筆下被景嚼過的文字和被歲月釀過的情懷,一程羈旅,一程苦思,《文化苦旅》化山水為文,牽古迹而思。

「文化」之廈的建設,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多少王城的拔地而起,就有多少亡城的灰飛煙滅。文化若興,眾人捧之,官腐國衰,愚民遺之。啞觀蒼茫大漠中黃河文明的興衰:《道士塔》、《莫高窟》,黃沙拂面,風聲喑啞,但對莫高的「朝聖」卻始終絡繹不絕,莫高的文化,莫高的壯景,莫高的故事,莫高的凄鳴……先生將之環抱又撕裂,我跟隨著他走過王圓籙——那個易賣了敦煌文物的罪人的墳墓的碑文,聽見那個目光獃滯,畏縮無知的愚民的悲哀!我跟隨先生,猛地住布,又逼著自己,撕開步子,壓抑著心跳,「冷靜」地離開。敦煌,敦煌,雪嶺干雲漢,雲樓架碧空,重開千佛剎,旁出四天宮。敦煌,敦煌,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牛車在華夏的土地上深深地軋出道道傷口時,這個古老的民族在默默地流血……敦煌,國之幸,敦煌,國之哀。先生曾說:「這一路兜轉見聞,一下筆就彷彿歲月徒增。」我想,這必然的重,應是歷史的沉骨……

光影無盡,我們道長念短的一生都只能是流年裡的一節,過著自己的日子,聽著別人的故事,小時候夢想著改天換地,長大後卻只能顧著各自平安。居安是福,卻不免易於令人忘卻舊苦,我想,人生之智在於思考,人生之美在於偶然。我已道不明是怎樣的契機讓我與這本書邂逅,只知遇見即沉醉,於行句之間。我站在車水馬龍的街道、阡陌縱橫的田間,身邊有都市的燈紅酒綠,有田園的麥浪清風,眼界不見茫茫土地中的文景寶藏。所以當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撞入我的眼帘:其間的真誠與悲傷,讓我不知所措,也割捨不下。當年王朝更替,興亡不由布衣心,布衣卻因興亡苦,我想,定是有人能明人文創景的重要、經文彩塑的珍貴,但他們無力守護,也無力搶奪,只能長嘆一句「最是無用是書生!」

泱泱古國,九州大地,古迹攜文化款款而來,閱古思今:帶著滄桑,帶著故事。華夏總有懷舊的情結,細聞這些古物,也總會有多面的感觸:你看長城萬里,古有壓迫、專治、孟姜女:「枕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今是國之標誌,美名遠揚。古,治國者禦敵而為之,布衣為剝削而恨之。今,國人與之自豪,海外為之心往。不能道明好壞,但毫無疑問的是:當這些酸楚、血淚與輝煌交織在一起時,就是:我們的歷史,歷史的長城!正因為這片土地上古老文化的沉澱、歷史過往的醞釀,所以在當下的和平建設之中,我們更應具有保護意識與自強意識。這些來之不易的文化遺迹、歷史流光,需要我們去邂逅,去發掘。行動源於意識,我們眼界可能受城界所局,但細讀文字,之中自有乾坤,尋找意識之源,當我們捧起這本書時,自有答案。

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的咽喉之地,絲綢之路之南路必經的關隘,玉門關之南,有陽關。「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期遇:《陽關雪》。先生一路依雪孤尋夢裡陽關,置身於「白域」,自己被天地吞食,天地也被無盡地延伸,獨個兒行走,巨人也似,侏儒也似,思維被理清,也被放空。路經迎風鋪陳的墳墓:古戰場的悲泣,幻想中的驚駭,一座座凹凸中的英魂,不在史冊中留名,僅在這冰天雪地中靜默凝望著千百年來歲月劍穗的流光。陽關,其一路踏著詩的韻腳,歷史時過幾更,陽關雪有幾層。「陽關積霧萬里昏,劍閣連山千種色。」唐之風範,正如先生言道,那般的放達而豪邁,只是世事變化白衣蒼狗:戰爭的殤,宗法的重,藝術的輕……漸別陽關。

人們常讚揚的余秋雨:文人墨客,滿腹經綸。然而,我眼中的先生,卻更似一位嚮導。親愛的你,一定見過不少美景吧?我也是:嘆過山的巍峨,愛過海的廣闊……可是最終,這些景色在我眼裡也始終是景,一場旅行,我們勞累的是身體,先生觸動的是心靈。文學中的嚮導:《文化苦旅》,看見太多別人眼中一望足矣的風景,也掀翻太多的歷史封塵:沙原隱泉的老尼,孤守著平靜;柳侯祠的石碑,裸陳著滄肅;都江堰的石像,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太多太多,情借景語,多到彷彿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被鐫刻,每一捧水每一座山都被附著,多到被人見則見矣,無暇詳端。可幸有先生的文字,先生的情懷:以筆墨作文,卻實似文化悲喜的嚮導,時攬風塵亂今雨,一襲薄衫吹故蕭。山河飄搖過,顧聆有餘聲。

走一程,聽一程,著墨在紙上,引思在世間。遇之,幸之,讀之,明之,片刻之間,行至千里,此於心而已。

在戰馬鳴戟的千年後

我誕生在這裡

塵埃都落定

戰爭也歷遠

我聽見耳邊嗡鳴的聲音

讚頌著這片神州的不屈與偉業

我心潮澎湃,我也茫然不知

睜開雙眼

目不能及萬里

俯首傾耳

聞不能近半里

借花獻香,生趣於小小陋室

奈何四壁封光

四方盒子,記錄下風景奇畫

只是難體其意

我心往而徜徉

我彳亍亦彷徨

在文景沉澱的千年中

它相融在這裡

風暴已平息

書頁卻生響

我聽見頁頁文字的律動

傾訴著鴻篇歷史的酸楚與豪情

我不能親歷,但我悲喜與共

閉上雙眼

看見先生翻開萬里國土的過往

捂住雙耳

聽見書頁訴說古今文景的流情

大漠淘沙入筆

是莫高的眼淚,是壁畫的柔荑

沙源隱泉化文

是鳴沙山的智慧,是月牙泉的平靜

我臨文而顧景

我感懷亦常思

編輯:詩羊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每天這樣拉伸,越拉越舒服越拉越瘦
欲不可縱,知足常樂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