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莫用分別心看待修行!

莫用分別心看待修行!

01

有些道友認為只有皈依正一天師派或全真龍門派才是道家正統,而視其他門派皆為旁門左道,甚至一些宮觀的道士也這麼認為。事實上不然,道家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道教未形成之時就已經存在很久了。無論是上古時期,還是先秦時期,東漢時期,三國時期等等,幾乎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道家都湧現出許許多多高明的修真之士,開創出不同的道家修真派別。

某些修真門派和當時的統治階層結合後,建立了宗教教團,走上了宗教發展的路線。如東漢時期張陵所創的正一派,是五斗米道的延衍,其子孫世襲「天師」之位,歷代朝廷都要封贈。還有宋末元初時期,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所創的龍門派,為成吉思汗所青睞,並封為國教,千年來一直享受香火。即使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道教也依然是以這兩派為尊崇,在道協中共同管理道教事務。但更多的道家門派只有師承關係,沒有形成教團組織關係,也沒有公開弘法,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在民間繼續默默的修行著。

我一直認為道教和道家這兩個概念,既有聯繫,也還是有所區別的,而且區別很大。決不可混為一談。從歷史形成的時期來說,道家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創立了,甚至也許更早。而道教則形成於東漢未年。所以單純的只尊道教,卻對歷史更久遠的道家視而不見,這是不應該的。

歷史上記載,黃帝當年和蚩尤打仗時,求助於九天玄女,玄女乃西崑崙王母的徒弟,後來又求道於廣成子,廣成子乃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弟子。元始天尊乃道家三清尊神之一。後面又有尹喜、亢桑子等人求道於老子李耳,淳于叔通求道於同郡的魏伯陽。這些都是道家出類拔萃的的高明人物,當然,除了他們,還有比如赤松子、彭祖、容成公、魏夫人、葛玄、陶弘景、左慈等等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道家仙真。

02

這些仙人的師承來歷大多不詳。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萬古丹經之王的魏伯陽,他的師父究竟是誰?他是不是超級天才兒童,自己悟成了大道,歷史上好像沒有交代很清楚。只是在古書上有記載,說他「游於長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鉛汞之理龍虎之機焉,遂著書十有八章,言大道也」。這段話語焉不詳,就說他在遊山玩水的時候,遇到有真人教他丹法,這位真人具體是誰?師承何門?達到了什麼樣的果位,有什麼樣的神通,我們一無所知。只知道這位真人驚鴻一現,隨意就點化出了魏伯陽這樣一位大丹道家出來了。元代著名內丹家,也是全真嫡傳的陳致虛在《仙傳》中有認為這位真人就是陰長生。

又比如漢初的張良在橋上遇到黃石公傳道於他。黃石公究竟是何來歷,歷史上也沒有詳細記載,只知道是一位神秘的道家高士。既不是全真,也不是正一。張良雖然從他那裡得傳大道兵書,但人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扔給他的,而是不嫌麻煩的考驗了他三次,認為合格後,方傳他道書的。否則,這些隱姓埋名的奇人異士的絕學,怎能那麼容易得到?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遇到一個異人,就可以傳你丹書大道的。你自己得是那塊料才行,或者根器不凡,或者天資聰穎,或者像張良這樣,懂得尊敬老人,對黃石公故作無禮的行徑不但不生氣,反而還恭恭敬敬彎腰把老人的鞋子拾起來。並不因為對方只是個普通老者就心存鄙視。

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入道之前先注重德行修養的重要性。因為這些真師都是因你的德行感召而來,不然你就是貴為天子,擁有四海,也入不了他們的法眼。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有緣嘛。縱然你再如何權勢滔天,但如果德行不夠,也不會無端的得到人家的青睞。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平時在生活中不注重德行的點滴培養,而只是一味的天天在家裡燒香磕頭念經祈求上天派一位明師下來,心不可謂不誠也,但真師來了又如何?

生活當中區區的一點點考驗你能通過嗎?你有人家張良這樣的德行嗎?就是因為德行不夠,心裡虛假,自慢的東西很多,求道沒有誠心,信根不深,所以很多人輕易放過了眼前的真人。過去的人求道,那都是用跪的,而且一跪就是幾天幾夜,看看現在的人有這樣的誠心嗎?只恨不得在家誦誦經,上天就派一位真人下來指點他。

03

道家講究修行成仙,道家的高人都喜歡隱遁。元代林下洞陽真人劉道明曾經說:「夫養生之人,多隱其名字,藏其時日,恨山不深,林不密,唯恐閑名落人耳中。是山證道升真者,何可勝計,去古頗遠,劫火屢更,多失其名。」這段話說得非常明白,山裡這種隱修而證道升仙之人很多,他們默默隱居山林密處修行,一不留姓名於世,二不留著作。歷史上找不到他們的名字,任何典籍中都找不到他們的傳承門派和所修的法門。

如果要站在宗教的立場,手裡捧著一本《道藏》,要把這些無名無姓的山野修仙之人譏諷奚落一番,是很容易的。他們也不會計較,頂多淡然一笑。百年以後,大家各憑修為來說話。何必在此處饒費口舌呢?穿著道袍的道士不一定就代表道,穿著僧服的和尚也不一定就代表佛。你背的典籍多,會講經說法也不代表你得道了。道不輕言,以默而修,以隱而為。又何必在乎、執著於這些名相上的東西呢?

大家看「仙」字怎麼寫的:人依著山,為之仙也。天天在山裡,砍柴、擔水、採藥、下棋、看書、品茗、吐納、鍊氣,和道友談玄論道,這種日子多麼清凈愜意無為啊!道家很少講普度眾生,更看重的是機緣,隨緣點化。不遇有緣不開口。一旦點化了某人,此人下山後就牛逼哄哄了,或者入世輔佐帝王,安邦定國,建立不世功勛,成就一番偉業,然後飄然而去。或者出世開宗立派,授徒講道,門下弟子或入朝為官,或修行羽化成仙。可即使如此,他還未必知道自己師父的本領究竟如何,甚至不一定知道自己師父的名字,更不用說師承來歷等等。

就好像孫悟空一樣,本領通天,可以大鬧天宮了,但他的師父菩提祖師還是依然默默無聞的修鍊著。孫悟空直到成佛,也一直不知道菩提祖師的來歷。即使是如來佛,玉帝,老君,也絲毫不提他的師承,可見菩提祖師是如何的深不可測了。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案例。比如和呂洞賓亦師亦友的華山陳摶老祖,當年在四處尋師訪道時,遇到孫君仿、獐皮居士這兩位異人,對他有一番指點,並要他去武當山九室岩隱居,歷史上沒有這兩位異人的來歷,想必也是隱修的高人。甚至如果真要認真追溯源頭,那麼即使龍門派丘處機真人的祖師王玄甫的師承來歷也是個謎。

04

龍門派的祖師丘處機乃王重陽的弟子,而王重陽乃是得自於鍾呂二仙的傳授。再往上追溯,鍾離權乃是東漢時期之人,他和王玄甫學過長生真訣、金丹火侯及青龍劍法,王玄甫乃是漢代東海人。那麼再往上追溯,王玄甫的師承又來自於哪裡呢?據《金蓮正宗記》載,王玄甫於「白雲上真處」受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這個「白雲上真處」到底是什麼地方,他究竟是如何得了傳承,是不是法本傳承,這已經無法考究,也許是上古的某一位真人所傳。

而呂祖乃是鍾離權的徒弟,據道書記載,鍾離權以黃梁夢點化呂洞賓,並以十試來考察呂洞賓向道之心是否堅固,十試過後,盡授內丹妙訣。還有記載呂祖於廬山遇火龍真人傳天遁劍法,後又遇苦竹真人傳授日月交並之法。關於火龍真人和苦竹真人的來歷,師承法脈,無論是史書還是道經都沒有明確記載,估計也是不肯現世的神秘隱修者。

也許因為這兩位異人曾經指點過呂祖,所以暫時無人敢懷疑這兩位的師承如何。隱修的修真高手太多,如我們剛剛說的元代內丹家陳致虛,雖然是全真嫡傳,但他所修的內丹和全真其他前輩有很大差異,普遍認為他所得丹訣多來自於他一次無意中遇到的一個「青城老人」,傳以「先天一氣坎月離日金丹之旨」。

這位「青城老人」,也無名無姓,師承何門派也是個謎,和火龍,苦竹兩位真人一樣,都屬於山裡的異人。他們雖然不肯出山,但他們教的一兩個弟子卻可以成為開宗立派的宗師。雖然鍾呂二仙沒有開創門派,但他們的弟子王重陽卻收了一個丘處機,開創了龍門派,聞名天下,以至於後人大多隻認龍門派為正宗,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他們的祖師前輩對於山中隱修的異人恭恭敬敬,這才得了人家的一點點傳授,得以開宗立派。而他們的後輩弟子,不肖徒孫卻一個個妄自尊大,自以為道教正統,反倒瞧不起這些在山裡民間默默隱修的流派,甚至還反過來罵他們文化層次低,沒有起碼的宗教信仰,不懂宗教知識等等。

這豈不是忘本嗎?宗教還未形成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修行了。嚴格的說,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後來的宗教。宗教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晚輩而已。(我補充兩句:如果單純的從宗教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修行方式,是非常可笑的。因為宗教的種種修行方式,甚至都是從他們那裡衍生出來的。

可以說,他們才是真正的源頭。但很可惜,現在宗教裡面能保持完善的修仙法門的已經不多了,大多數已經缺失,現在很少有道士懂得煉丹、符咒、踏罡、降魔等等了,多數道觀裡面唯一的功課就是誦經,還有吹拉彈唱。有的道觀可能還保留道家武術、內功的傳承,但大多數道士如今也不懂道家的功夫了。)

05

現在道教全真,無不以鍾呂二仙為祖師。可是,鍾呂二仙的祖師又在哪裡呢?這已經是無法追溯考證了。因為歷史太久遠了。就好像每個人的家譜上,有記載的也就那麼幾代,父親、祖父、曾祖父……,再往上追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可你不能說,你只知道父親和祖父,你就只認他們,再往上的祖宗你就不認了吧?

現在世面所流行的內丹術,大多數是鍾呂二仙所傳,在道教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修鍊方法。宋元以來的道教諸派,無一不以內丹修鍊為旨歸。因此,鍾呂傳道在道教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是,難道在鍾呂二仙之前,就沒有丹道了嗎?不但有,而且還有很多。如文始派、三豐派、先天派、伍柳派等等。

以前我曾聽家師言,歷史上,各門派道法傳承不一樣,其修鍊的丹法走的路線不一樣。就單說「元神」這個概念,都不是很統一的。只不過現代基本上已經規定了鍾呂派的定義為標準了。其實,各門各派修的元神都不一樣的。有的門派的元神是以這種方法凝聚的,有的是以那種方法,都不一樣。

有的元神乃三魂七魄凝聚而成,這一派的理論是練精不練魂,神仙做不成。有的元神是要結合本派道法和內修,祖師加持才能凝聚而成,總之,不像現代人在練氣功時在肚子裡面搗鼓出一團氣,氣化成元嬰,就以為自己練出了元神。這種「氣嬰」對於真正的修元神之道是沒多少用的。

一旦人死了,這團氣也化為虛無,去不了道山,不能幫人證道。有的門派傳承下來的丹法出元神很麻煩,必須要打坐入靜半晌方可出神。有的則可以一個念頭,元神就出去了,無需打坐入靜。有的門派的元神,出去後還可以分化好幾個,幾十個不等,分化後的元神還可以在外收徒,或者在某地為一方土地神。

有的門派的元神只能從某個特定的穴竅出去,比如泥丸宮,回來的時候也是如此,有的元神出去的時候動靜很大,但回來的時候卻又悄無聲息,出有入無。有的元神一跳出去,就完全到了另外一方世界,看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猶如霧裡看花。而有的元神出來,還可以在我們這個世界遊走,甚至可以做功,功夫高了甚至可以移山倒海。

06

如果真正有機會深入民間了解各路隱修的異人,可能真會發現中華大地依然有許多門派的古老丹法傳承並沒有斷絕,依然隱在民間,在默默的傳承著,只是不為人所知。

另外,隱傳的法脈,他們所傳的丹法就知者稀少,他們的丹法和現在世面流行的丹法肯定大不一樣,也許有不少是上古丹法。事實上,很多上古的法脈一直在民間隱秘的傳承,而且傳人稀少,有的是法本傳承,有的是隔代傳承,有的隱修門派是一兩百年才開一次山門,下山收徒。這些隱秘的法脈由於種種原因,沒有併入宗教,法脈的傳承者也常年隱姓埋名,不為人所知。有興趣的道友,可查一查道藏,也可以查到一些門派的創立時間和背景等等。其實,還有很多隱秘傳承的門派,即使是在道藏中也無法查到。

這裡只是舉個例子而已,並非針對任何門派,相反,任何修鍊的道家正派,只要是導人向善,而且以練氣為本,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只是吾輩修道之人,應該眼界開闊,心胸寬廣,不要認為納入了現行宗教體系的就是正道正統,沒有納入宗教體系的隱修法脈就是旁門左道。否則,萬一鍾離權的師父王玄甫還有其他道法支脈的傳人在民間修行,哪天他也想出山弘揚他的道法,但人家不是龍門派,也沒歸屬於其他宗教,在道協沒有備案,還沒有來得及披上這身宗教外衣,你也把他當成邪教邪法不成?

我衷心的希望,凡是真正有志於修行的同道們,要擦亮自己的雙眼,端正好自己的心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修行呢?是宗教式的修行生活呢?還是真正的實修實證呢?在宗教史上可能無名無分的教門,卻是真正的實修門派中的一朵奇葩。也許皈依了某個宗教團體,成為某某派多少代的傳人,在別人面前,你為這個身份很自豪,穿著這身道袍或僧衣,多少有些自得。

但多少年過去後,也許你發現自己依然如故,雖然著書無數,也會講經,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但你心裡明白,經文是經文,你還是你。雖然每天也打坐,但心裡清楚自己每天打坐從來就無法入靜。雖然每天也做早晚課,但你明白那就和讀書那會做自習沒啥區別。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天天磕頭,念經,敲木魚,撥念珠,可習氣、煩惱絲毫未除,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自己心裡也清楚,這不是真正的修行。這只是另外一種生活罷了。

07

也許你默認了這種生活,反正每天活在光環當中,誰知道你有沒有真正的修為呢?也許你不甘這種生活,希望去尋找一個真正的明師。這個明師在哪裡呢?也許他就像慧能大師,一字不識。也許他就像《天龍八部》裡面的掃地僧,默默無名,也許他就像濟公和尚一樣,瘋瘋癲癲,大吃狗肉。

也許他就像《畫皮》當中那個百般羞辱秀才妻子的邋遢瘋子,也許他就像《綠野仙蹤》裡面那位不近人情,當街命令冷於冰吞下那個腐爛發臭癩蛤蟆的乞丐。這種人,或許沒有文化,或許沒有地位,沒有身份,但他們卻是真正的修道之人。你肯不計名份的,無怨無悔的跟他們走嗎?你不怕人家說他們是騙子嗎?你不怕從此失去其他信眾對你的敬仰嗎?

所以說,修行,真不是一般人所能為之事。這輩子能走對路的人太少了。尤其是還有不少已經走錯了路而不自知的人,也許有的人幾十年後又幡然悔悟,但更多的人就這樣一直執迷不悟的走到生命的盡頭,何其悲哀。

修行,就是修行而已,不要搞那麼複雜。再說簡單點,任何修行落到最後,就是兩字「修心」。任何方式,任何法門,打坐,誦經,持咒,畫符,踏斗等等,都只是在輔助自己修心而已。廣成子、赤松子、老子、彭祖、容成公等人那會沒有道教,他們也就是以道門的方式在修行而已。在宗教沒有產生之前,修行早就已經開始了,那個時期的修行,很多法門都非常真實,而且直指大道本源。

不像現代人所修的功法,加入了太多的宗教元素和一些封建迷信的內容,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了。而現代人偏偏還執迷不悟,卻以為要修行,必須要皈依入宗教,披上宗教外衣。並且固執的認為,凡是入了宗教體系的,有宗教信仰的才算是修行。這是對修行最大的誤解。

08

事實上,真正的修行和宗教無關。否則地獄門前就不會僧道多了。如果你想真正修行,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尋找一位真正懂修行之人。這個人也許在混宗教,也許是混社會。也許是個和尚,也可能是個農民,甚至可能是個乞丐。

所以希望凡是來真心求道的人,眼光不要那麼膚淺,心胸也要寬廣一些。尤其是對民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修行人以及他們所修持的法門,不要動不動就以宗教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因為那很可能讓你錯過一個真正的高人和高明的法門。就好像福布斯榜上有名的富豪雖然很多,但基本上明眼人心裡都有數,真正的大富豪,卻是那些榜上無名的隱形富豪。如果你硬要拿著福布斯的排行去衡量人家,肯定是要錯過許多真正的頂級富豪。

修行界也依然是如此,真正隱得深的人,很可能才是真正的修行高人。所以啊,現代有些人,自詡為修行人,卻不積口德,動輒就喜歡去評論人家的修行門派,那除了顯示出自己的膚淺和無知,也很可能在為自己種下禍根。這一點對修行之人來說,尤為重要。不要隨意輕慢質疑別人,不可輕易看低身邊每一個修行之人。修行有成之人並非個個都是端坐廟堂,寶相莊嚴的高道大德,販夫走卒之間也有修成大道的。以世俗的眼光或宗教的有色眼鏡去看修行之人,往往你會因為這種分別心而錯過真正的高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活到八百歲「彭祖」是怎麼修鍊的!
有修為的人,往往是安靜的經典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