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唯一被八路軍俘虜的日本將軍,戰後成為中日友誼橋樑
文/王國棟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當中,中國軍隊經過浴血奮戰,擊斃了數十位日軍高級將領。但俘虜的日軍將領,卻只有一位。他就是被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秦基偉下轄的敵工幹事趙亨德生擒的日軍陸軍少將,裕仁天皇的親外甥鈴木川三郎(又名赫本)。
1944年底,時任偽山西省首席顧問兼學務專員鈴木川三郎少將,攜妻子和五個兒女及其他敵偽文武高級官員計劃逃往北平(今北京)。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下轄敵工幹事趙亨德根據太原地下黨組織和同蒲、正太敵工站的這一重要情報,向軍分區首長彙報後,親自製定了「伏兵芹泉至壽陽段,奇襲敵人軍用特許列車」的作戰計劃。太行二分區司令員秦基偉和地委城工部長杜潤生研究後,命令平西縣政府、陽泉城工部協助趙亨德完成這一特殊任務。
1945年1月17日,趙亨德率領的武工隊,冒著茫茫大雪,頂著刺骨的寒風,晝夜兼程行走200餘里後到達壽陽縣境的目的地。大約在夜裡12點鐘,開往北平的軍用直達專列,載著日本天皇的外甥鈴木川三郎少將即將駛進陽泉車站,就在這時,只聽「轟」的一聲巨響,列車被迫卧在地上不動了。武工隊員迅速向列車上的日軍發起進攻,經過激烈的戰鬥,擊斃敵官兵及偽高級官員60餘人,繳獲重要機密文件、軍用物資、軍需品100餘馱。最重要的是生擒了鈴木川三郎少將及其家人。鈴木川三郎也成為中日戰爭中唯一被中國軍隊俘虜的日軍將領。為此,太行軍區給戰鬥指揮員趙亨德同志記大功一次。
得知鈴木川三郎被八路軍俘虜的消息,日軍連忙調兵遣將來搶奪,但太行軍區早有準備,將鈴木川三郎安全的轉移到了延安。
鈴木川三郎在延安度過了一生當中最難忘的時光,經過「教育轉化」,最終成為了一名反戰人士。他在1982年撰文追述這一段歷史時,曾這樣寫道:「當時,他們的工作非常出色,我認為這是因為:一方面是他們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另一方面是那些年輕的工作人員為了實現他們建設新中國的共同理想,不追求名譽地位和家庭幸福,埋頭於自己所擔負的政治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八路軍將鈴木川三郎及其家屬釋放回日本。鈴木川三郎一直沒有忘記中國人民對他的恩德,多次在日本報紙上撰文稱讚新中國,並充當了中日兩國友誼的橋樑。
1998年,日本著名的反戰人士鈴木川三郎去世。這個曾經的侵華日軍將領告誡自己的子女,必須保持和中國人民的長久友誼。


※抗日戰爭中東北抗聯到底有多厲害?看看被擊斃的對手就知道
※溫柔賢淑的李令月為什麼會變成荒淫無度的太平公主?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