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都導致那些史書被焚毀呢?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都導致那些史書被焚毀呢?

原標題:歷史上秦始皇焚書,都導致那些史書被焚毀呢?


秦始皇焚書和項羽焚書加起來,基本可以確定把某一種書毀掉了:六國史書。


秦始皇焚書,下令民間不得私藏書籍,但秦朝又設立了博士,專門職掌經典,也就是說,燒毀的諸子百家書籍在秦朝官方那裡,是有備份的。但項羽入關一把大火,又把這個備份燒毀了。

所以漢朝建立後,重新搜集六經,只能通過還活著的學者口述,把它們整理成文本。比方說《尚書》,就是朝廷派晁錯去向伏生學習,然後寫成書本的。


諸子百家的學說,因為有人學習,通過口口相傳,還能保存下來。而六國史書在民間沒有傳承,燒了之後,就是真沒了。


(不過也有可能秦始皇在當初焚書的時候,對於六國史書就直接全燒了沒留副本。)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看《史記》的戰國部分。戰國比春秋時代更近,但記載卻比春秋粗疏得多,有許多空白缺漏的地方。就是因為史料不足。我經常想吐槽,司馬遷甚至都去抄《戰國策》這種策士之書了……

有人(好像是章太炎?)提出個觀點,說司馬遷寫戰國事,但凡和秦國有關的,就相對詳細,反之就比較簡略。這是因為秦國的史書保留了下來,司馬遷有據可依。而其他六國並沒有。


《史記·始皇本紀》三十五年記載李斯云:「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為了鉗制思想,維護政權的穩定性,秦始皇決定採納李斯的建議,進行了被後世所詬病的「焚書坑儒「,其實這是不同意識形態領域對不同政見人士的殘酷鎮壓。


其實從文化發展上來說,「(秦)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所以,開始的時候,秦文化接受西戎侵浸較多,與代表中原地區先進文化的周文化相比落後很多,直到西周犬戎入侵,秦襄公保護了周平王才被納入到周文化圈範疇,但是秦仍被很多人以「夷狄」視之。後至戰國秦孝公用商鞅變法,秦國形成了一種與周公、孔子為代表的周文化不同的法家文化體系。秦始皇統一六國,六國之士入秦,此時周文化與秦文化必定會碰撞、對抗甚至想殺。比如原齊人淳于越主張恢復周的封建制,「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認為周青臣建議設立「郡縣制」是一種媚主行為。所以思想意識形態的統一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他將六國「私學」其實就是舊時周人對「六經」的闡述看作非法,屬於焚毀之列,特別是《詩》、《尚書》受到的衝擊最大。各國史書除去《秦記》以為皆焚毀。但是醫藥、占卜、種植等書籍卻得到了保存;而世人學習法學之書得到大力提倡,能夠直接聘任為官吏。


但是對《書》的傷害是最大的,甚至分化為《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之別!

但是「六經」並沒有完全消滅,而是以不同的形態保存了下來,一是當時博士官掌管的官學《詩》《書》不在焚毀之列,禁的是私學;二是《詩》《書》的周代解釋雖然丟失,但是原文卻不屬於焚毀之列;三是很多書通過各種形式保存了下來,如《漢書·藝文志》記載:「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在孔子舊宅之中就找到了古文(篆文)版本的六經。


?

漢代儒學復興,演習六經士人倍增,《詩》《書》之學復盛,卻是秦始皇萬萬沒有想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秦趙兩國關係發展脈絡透視:從秦趙同源走向全面對抗
一個秦國美女的出現,讓楚國開始滑向深淵,大風暴正在來臨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