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曼陀羅:神醫華佗的「麻沸散」全靠它

曼陀羅:神醫華佗的「麻沸散」全靠它

曼陀羅:神醫華佗的「麻沸散」全靠它

曼陀羅,曼陀,小夥伴們並不陌生。今年第一季度有部古裝劇,很火叫《獨孤天下》,句中的獨孤家三姊妹中的老二,名字就為曼陀,其實般若、曼陀、伽羅都來源於佛經。《阿育王經·七》曰:「曼陀羅,翻圓華。」曼陀羅為文青們所熟悉,恐怕還要歸功於那些傳得有幾分神秘恐怖氣息的花語,因為在西方的傳說中,曼陀羅花,象徵著魔鬼的來臨,和對逝去靈魂的祈禱。

影視劇中的獨孤曼陀,即李淵的母親

大傢伙雖然很熟悉曼陀羅這個詞,但是對於這個詞的源頭,曼陀羅這種植物就不那麼熟悉了。曼陀羅,正如某些花語中所說的,既是毒藥又是解藥。毒藥和解藥,鬼差神使地兼於一身,這卻是真真切切的,而非虛言。

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 L.,又叫曼荼羅、滿達、曼扎、曼達、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楓茄花、萬桃花、鬧羊花、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屬於茄科曼陀羅屬一種生植物。

原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的可能是從印度傳入,因為這個植物最早的名字出自於漢譯佛經中。經過長期的進化,現在多野生於國內大江南北的田間、溝旁、道邊、河岸、山坡等地方,成為一種分布廣泛的野草。

如果單單看曼陀羅的花和葉,誰都不會把它和有毒聯繫起來。它葉子寬卵形,邊緣有稀疏的鋸齒,花單朵生長在葉腋間和枝幹交叉處,整個花朵外形為漏斗形,筒部淡綠色,上部白色。整棵植株上半部分常常會有二叉狀分枝。果實為蒴果,常常直立,表面長滿硬刺,卵圓形。種子黑褐色。整棵植物最高可長到半人至一人高,莖直立常常比較粗壯,主莖常木質化。

不過當你親眼看到它的果實,你就會對他退避三舍。心裡潛意識地遠離這種植物,萌生這貨絕不好惹的想法。動物的潛意識基本都是祖先們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遺傳下來,還是相當準確的。

說真的,曼陀羅真有毒,還是全草有劇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的毒性最大,花、嫩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比鮮葉小。之所以有毒,是因為曼陀羅的果實和花葉中的主要成分為山莨菪鹼、阿托品及東莨菪鹼等。這些成分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阻斷M-膽鹼反應系統,對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誤食含有這些成分的植物,會出現口內、咽喉發乾,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脈搏加快、瞳孔散大、譫語幻覺、抽搐等,嚴重者進一步發生昏迷及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兒童服3—8顆種子後即可中毒。因為毒性強,一般在口服後30分鐘—2小時便會出現中毒癥狀。

雖然屬於大毒草,不過致人中毒的成分之一東莨菪鹼有可使動物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抑制的功能,所以古人將曼陀羅取名為「蒙汗藥」。既然可以做蒙汗藥,那用來做麻醉藥就順理成章了。曼陀羅入葯後又叫洋金花,唐代名醫孫思邈編纂的《華佗神方》記載,神醫華佗給他人開顱治病、刮骨療毒用的麻沸散主料之一就是洋金花。

首先來看看植物學裡正牌的曼陀羅——茄科曼陀羅屬(Datura),在我國大江南北都是很常見的植物,入葯叫做洋金花,有強烈的麻醉效果,還記得給關公刮骨療毒的華佗華大夫么,他給人動手術用的那種麻沸散,據現在常用來當成洋金花入葯的曼陀羅屬植物有四種:南洋金花(白花曼陀羅Datura metel L.)、北洋金花(毛曼陀羅Datura innoxia Mill.)、野洋金花(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 L.和紫花曼陀羅Datura tatula L.),藥效么……都差不多,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是其中的東莨菪鹼等成分。

曼陀羅作為治病的解藥,花能去風濕,止喘定痛,可治驚癇和寒哮,煎湯洗治諸風頑痹及寒濕腳氣。花瓣的鎮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經痛等。葉和籽可用於鎮咳鎮痛。

真是一種神奇的植物,相比東方將曼陀羅當做麻醉藥,在西方人的眼中,曼陀羅就是一種具有神秘氣息的美麗花朵。今天曼陀羅常常在歐洲的園林和普通家庭的後花園中出現。因為花朵美麗妖嬈,且曼陀羅和其同屬的幾個物種,顏色豐富,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園藝花卉。

參考資料:

中國植物志

維基百科

愛奇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著 的精彩文章:

一種會「咬人」的樹,卻為中國人服務了千年

TAG:愛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