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68街區到錦華里 錦華萬達到底「改變」了多少?城東「老牌」MALL成網紅打卡地 你值得一去!

從68街區到錦華里 錦華萬達到底「改變」了多少?城東「老牌」MALL成網紅打卡地 你值得一去!

有著十一年商業歷史文化沉澱的錦華萬達廣場,近年在調改後,迎來了全新的商業生機。老成都人眼中「老派」的MALL,文化和潮流在這裡交織。

成都人享受慢生活。平靜地坐看時光流逝,「慢慢」品味生活百味。這裡,再合適不過。

今年8月3日,錦華萬達第二個街區「錦華里」開街,在銀杏裝點的「幸福」大街上買買買,在竹節鳥籠里點一份小食、一杯咖啡,享受愜意的午後時光,再幸福不過了。

1. 鳥籠、銀杏、手工藝術牆… 城東又多了一處網紅打卡地

鳥籠、銀杏、扎染藝術牆…

這些新中式風格的文化產物,如今出現在了城東商業文化最久遠的一座購物中心主題街區里,這種文化的積澱,讓街區在美陳打造上,摒棄掉傳統購物中心時尚、玩味的手法,將新中式古樸的風格融入,與這座購物中心濃厚的歷史氛圍有效結合,這種構思想法,一定程度上,為成都商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展現出了別樣風貌。

這個街區就是在8月3日開街的錦華萬達「錦華里」,這也是近年來萬達商業調改的又一重要產物。

和去年一期「68街區」時尚、潮流、運動、親子體驗相比,這次錦華里在美陳上以新中式為主。將休閑、舒適、大自然等元素融入整個主題,為成都人打造一個休閑、舒適、夢幻的地標性網紅打卡地。

街區整體以「銀杏」作為主題,帶有通向「幸福大道」的美好寓意。主題牆面、走廊頂部、地面都相輔相成,完全能讓來此消費的客群充分感受到購物、休閑的幸福感。

街區內部還有以中式鳥籠為展示的街廊,在購物閑逛時,也能作為藝術展覽勝地留影打卡。

另外,手工扎染藝術牆上的一個個布景,都來源於丹寨萬達小鎮。這個小鎮也是在2016年2月萬達出資,並結合丹寨非遺文化和山水優勢打造的,近年來吸引了不少旅客觀光打卡。蠟染作為丹寨萬達小鎮的名片,被稱為「東方第一染」。街區走廊上的布景,也將吸附到到更多旅遊愛好者、扎染藝術文化者前來一睹其容顏。

除此之外,街區在美陳上打造還結合了竹子、綠植、仿古門等多種新中式風格進行碎片化的融合,在購物時能有一種沉浸感。

2. 品牌全客層覆蓋 內容具有補充性

8月3日,錦華萬達「錦華里」開業的當天,封面新聞實地感受了一番錦華萬達對於百貨的調改成果。除去美陳上的新穎,讓封面新聞感受到了錦華萬達近年來的轉變,在動線、空間、品牌引入上如今也有了全新的打造理念。

動線上,錦華里與購物中心、68街去自然銜接; 空間上,有明確的品牌業態分區;品牌上,全客層覆蓋,以年輕時尚為主,引入了時尚女裝、潮流數碼、美妝、輕餐飲等,包括一些「網紅」品牌,也在錦華里亮相。

原有的「國美」撤離後,新的錦華里與購物中心及68街區自然銜接。整個街區通過改變原有的動線,打破原有傳統的商業體,將「錦華里」更好融入整個錦華萬達,並且每個接壤口均設有明顯的LOGO和導視牌,為這個有著獨立案名的室內街區增添了不少「存在感」。

錦華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調改主要是在老成都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時尚、趣味感,我們期望給成都商業注入一些新鮮血液。除了在風格、陳列上有所變動,品牌業態上,我們也花了很多心思。」

錦華里除了在空間上更加開闊之外,內容上也有不少變化。並且在品牌上依託美陳裝飾,也做到了明確的業態分區。

根據主營業態,錦華共分為A/B/C三區。將黃金珠寶、時尚美妝、鞋包、生活業態、輕餐飲以美陳設計做到軟性分區。

A區以黃金珠寶、時尚美妝業態為主,在設計上配合根雕、金屬銀杏葉等反光啞光金屬材質打造出小資質感區域。

B區以少數服飾、鞋包業態為主,該區域著重體現形態設計感,以竹藝、綠植輔以成都傳統元素打造前衛風格區域。

C區以生活業態、輕餐飲為主。該區域花卉、木藝打造一個舒適自然的休閑體驗區域。

無需顯眼標識,消費者進入區域即可根據風格差異辨別出所在區域。

本次錦華里整體調改面積達9870㎡,更新品牌達三十餘家。包括謝瑞麟、LADY、TODAY、TUSCAN"S、Annastar到服飾業態d`zzit、pro.lind、MASFER.SU以及成都首家Tommyjeans。還有主力店超級物種、體驗業態FREEDOM PETS寵物體驗店。

還有雲米極米,小米,brokestone,品真閣,丸摩堂,覓沙拉等「網紅」品牌店。

錦華里不僅將更多年輕品牌和潮流業態引進成都錦華萬達廣場,同時也將時下流行的體驗式業態輕餐飲、數碼體驗店等引入場內,讓消費者能夠在此「玩」起來 。

3、百貨已成過去式 錦華萬達近年的「改變」

已經開業十一年的錦華萬達廣場一直在成都穩紮穩打,據公開報道顯示,錦華萬達廣場近三年業績分別為23.6億、24億和24.1億,雖增長不算明顯,但均保持在了20億之上,並且在成都的購物中心中一直名列前位。

近幾年,百貨行業「降溫」明顯,購物中心的「去百貨化」理論也早已不新鮮。只是,去百貨之後怎麼做,成了購物中心以此為契機進行調整、轉型的關鍵。

實際上,萬達百貨的閉店從2015年王健林提出「萬達第四次轉型」時期,就已經陸續開始。

去年9月68街區開街、今年8月錦華里開街,如今錦華萬達廣場出現了「一店兩街」的布局模式,也有了更多新的元素出現在錦華萬達廣場,讓這個人們印象中「老派」的百貨有了新的生機與氣息。

我們看到大力調改後的錦華萬達廣場,如今有了更為新鮮的文化點、品牌點讓購物者前來打卡消費,錦華里的調改也做到如今商業布局的差異化,這也將給區域及城市消費帶來提檔升級。

這個已經在成都走過十一年的「老牌」購物中心,沉浸文化、追趕潮流的速度快、眼界高,調整後勢必也將為錦華萬達廣場帶來更加的業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盧日尼基的噓聲世界盃第一場0:0,心照不宣的平局
西昌火把節鬥牛:小花牛負傷戰鬥 上演最「牛」逆風翻盤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