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的這首詞,幾乎人人都會背,但你真的讀懂了嗎?

蘇軾的這首詞,幾乎人人都會背,但你真的讀懂了嗎?

蘇軾,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蘇軾的詩詞,題材涉獵廣泛,內容豐富,且多蘊含理趣,現存詩詞作品3900餘首。讀蘇軾的詩詞,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他寬廣的胸懷和豁達的人生態度。今天小編便向大家介紹一首蘇軾的經典詞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於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所作,根據蘇軾這首詞的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可知這首詩是蘇軾在中秋月圓之夜,寫給胞弟蘇轍的。作為中秋寫月的詞作,蘇軾的這首詞可以說是其中典範之作,幾乎人人都會背,更是900多年來從未被超越。那麼,蘇軾的這首詞,你真的讀懂了嗎?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的上片主要通過蘇軾望月這一舉動,進而逸興壯思。起始便是一個豪放的問句:明月幾時有?而把酒問青天,則凸顯了蘇軾非凡的氣魄。這兩句在詞的氣勢上,和屈原的《天問》以及李白的《把酒問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接下來,「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蘇軾對於明月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往前推進了一步。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幾句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把自己想像成月中人,想要在這個月圓之夜,回到那裡去。但又怕那裡太高,太冷。再結合上片最後兩句,可以知道蘇軾這裡是把自己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暗指蘇軾對現實人間的不滿。

下片則主要抒發蘇軾對蘇轍的情感,從中秋的月圓想到人間的離別,想到人生中的離合無常。下片起始三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生動形象地將自己不能和親人在中秋團圓的憂傷寫了出來,可見蘇軾對弟弟蘇轍的深情。接下來兩句詞,蘇軾饒有趣味的對著明月說:「你怕不是和我們有什麼仇什麼怨吧?為什麼總是在我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

看似無理的語氣,實際上是為了襯托出自己對弟弟的手足深情,同時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接著,蘇軾卻又為月亮開脫了起來:「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這世上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讀起來,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對人事的豁達樂觀,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因為人總有相聚的時候,具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提出了一個天下所有人的美好願望,它不僅僅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弟弟蘇轍的懷念之情,表現了蘇軾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看似是在寫中秋月色,實際上是蘇軾化解內心矛盾的過程。從蘇軾因政治上遭遇挫折和現實中的煩惱,有著逃離現實的想法,但又擔心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去處。最後蘇軾通過和大自然的一個比較,月亮尚且不能永遠圓滿,超脫了自己,可見蘇軾處理內心矛盾的情商之高。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詩歌 的精彩文章:

蘇軾的這首詞太美,每一句都讓人心動不已!
李白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最後兩句至今無人能及!

TAG:今日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