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七夕詩詞,連李清照、蘇軾、白居易等人都難掩風華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七夕詩詞,連李清照、蘇軾、白居易等人都難掩風華

牛郎織女的傳說,穿針乞巧的風俗,給詩人、詞者,創造無數吟詠七夕的機會,像李清照、蘇軾、白居易、李賀、范成大,這些著名的詩詞大家都曾寫過關於七夕的詩詞,但是風頭都未能蓋過秦觀的這首《鵲橋仙》: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的這首《鵲橋仙》幾乎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可以算冠絕唐宋的一首七夕詞了。

這首詞跟大多的七夕詞一樣以牛郎織女的故事為背景,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做多說,我們了解下七夕的一個風俗「乞巧」。七夕乞巧最早起源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宋以前少女們多是以捕捉的小型蜘蛛織網疏密來判定巧拙,到了宋元時期,則以水中針影細長或者是散亂判定巧拙,《延禧攻略》七夕乞巧便是用的這種方法。

」纖雲弄巧「中的既是寫纖薄的雲彩變化多姿,也是暗含了七夕乞巧這一風俗。」飛星傳恨「天上的星星傳遞的是牛郎織女遠隔銀河、不能相守的別恨,也是人間無數個分別之人的相思之苦。

接下來詞人的筆鋒一轉,帶有感情色彩的議論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闊別已久能在這金秋白露的七夕之夜,於銀河相會,便已經比人間無數對同床異夢的夫妻好太多了。這句詞既表達了相逢的喜悅,又以冰清玉潔的「金風玉露」襯託了愛情的高尚純潔。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相思的話語綿綿似水,教人難捨;相會的時間太過短暫,如夢一般。明明不忍離去,卻又不肯直言,只說不忍心看「鵲橋歸路」,不盡的惜別之意滾滾而來。

寫到此處,詞人的筆鋒又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摯的愛情、深刻的愛戀,是時間也無法消減分毫的,何必計較朝朝暮暮的相守呢。

在眾多的七夕詩詞中多是感嘆難守的苦恨、相遇的短暫,唯有秦觀別開生面,反映了一種新的愛戀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一上聯:鵲橋傾訴相思意;請各位詩友賜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對聯 的精彩文章:

張祜最凄美的一首宮詞: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TAG:詩詞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