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外國女人為何要冒充康熙的女兒?原因很簡單,她想改變命運

這位外國女人為何要冒充康熙的女兒?原因很簡單,她想改變命運

公元1694年,也就是大清康熙三十三年的時候,法國首都巴黎發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事件,有人聲稱是大清國康熙皇帝的女兒,隨即受到上流貴族眾星捧月般的追捧。

此前一百年多年,《馬可·波羅遊記》一書在整個歐洲暢銷不衰,人們對書中「到處珠寶、黃金鋪地」,迷人的絲綢、雅緻的陶瓷等描述醉心不已,對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古國心馳神往。

康熙皇帝「女兒」的出現,令法國巴黎再度掀起的一股浪潮,「中國熱」陡然升溫。

據康熙皇帝「女兒」以蹩腳的法語自稱,她是清朝公主,父親康熙帝把她嫁給了日本王子,陪同她的嬤嬤在途中被荷蘭海盜殺死了,她就被海盜擄到了歐洲。

法國人扣留了荷蘭海盜的船隻、貨物和人,這位金枝玉葉因此來到了巴黎。

當時,法國正在和荷蘭交戰,人們相信了「公主」的話,貴婦們爭相充當保護中國公主的角色,送給她華麗的衣物,精美的食物。

湊巧的是,當時有一位在中國傳教的神父回國述職,他聽說這件事,充滿了好奇,托一位貴婦丈夫引薦,神父來到宮廷,拜訪了康熙皇帝的「女兒」。

神父看到「公主」,就上前用中文和她搭話,誰知,「公主」卻聽不懂神父的中文。

神父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對自己的中文水平很自信,可是眼前的情景,卻令他非常尷尬。

「公主」嗚哩哇啦說起來她自己堅稱是中文的語言,而神父卻聽得一頭霧水,簡直是火星語,一句也沒聽懂。

「公主」告訴周圍的人們,神父說的根本不是中文,而自己所言,才是真宗的中文。

人們用怪異的眼光看著神父,神父欲哭無淚。

因為現場沒有第三個人,可以充任裁判,判定他們到底誰說的是中文,比竇娥還冤的神父只好悻悻離去。

氣急敗壞的神父找來一摞子中文圖書,再次到宮廷請中國「公主」讀,「公主」張口就來,自顧自說著令眾人迷糊,令神父更迷糊的中文。

神父徹底崩潰了,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公雞中的戰鬥機,如今自己是黃泥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他委屈、憤懣,甚至有掐死中國公主的衝動。

時間不長,事情有了轉機,隨著回法懂中文的人和真正中國人的到來,「公主」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了。

法國作家勒孔德敘述這件奇聞的時候稱:那個女人仍然固執地自稱是中國公主,可是人們已經不再相信她的鬼話了。

後來,當那個假冒公主的女人不得不接受被揭穿的事實之後,有人問她為何要冒充中國公主,這個可憐又可恨的女人說,她是一個貧困潦倒的法國女人,只是想讓更多的人關心自己,過上上流社會的富貴日子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永泰縣誌中最長壽老人 生於唐朝歿在元朝
史上唯一光著腳丫登基的皇帝 看看他的悲慘遭遇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