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給我們什麼啟示?

甲午戰爭給我們什麼啟示?

原標題:甲午戰爭給我們什麼啟示?


作者:張海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曾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會長。季我努學社演講嘉賓。


回顧120年前甲午戰爭的歷史,客觀地看待中國失敗的歷史教訓,我們的心情是並不輕鬆的。從這些歷史教訓中我們可以得出幾點認識。


清軍炮兵阻擊日軍第一,國貧民弱,經濟落後,難免受外人欺凌


近代欺凌過中國的歐美國家(包括後起的日本),都是正在上升中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都已經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工業化。中國當時只經歷了延遲的、遠不完全的早期現代化進程,根據學者研究,這個過程的力度還不如日本幕府末期的改革。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又停留在封建社會末期的的大國,落後就要挨打,是難以避免的。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復原畫


第二,國家要避免侵略,關鍵在於國家強大


國家強大的基本要素有三:經濟實力增長,外部勢力不敢小視;社會制度優先,外國不能輕視;人民奮發向上,外國不會恣意動武。通過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已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國家經濟總量(GDP)已經大大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協商議政的民主制度,正在獲得歐美一些有識之士的關注甚至認可。中國民氣的昂揚向上,同仇敵愾,是與120年前決然兩途的。我們可以說,2014年的馬年,不是1894年的馬年,這是為120年的全部歷史和現實證明了的。1894年的馬年是不可能複製的。



清代底層百姓生活

第三,外交交涉,國際上的折衝樽俎,一切都要以國家實力為基礎。


1890年代的中國正好缺乏這樣的基礎,卻要謀求以夷制夷,無異與虎謀皮,實際上被外國列強玩弄於股掌之中,根本起不到以夷制夷的作用。這樣的歷史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張海鵬史學文論精選集第二卷》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教授講史 的精彩文章:

戰與和:中日雙方高級官員對抗戰與侵華的爭鋒!
「二月蘭」與「紫金花」,山口辰太郎的反日侵華見證!

TAG:經教授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