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我無法教你什麼,只能幫助你探索你自己。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李小龍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電影《鐵拳》里的拳王有句經典台詞:

「希望你別介意,我只想和你打一場。」

「I hope you don『t mind,I just want with you to play a game.」

14歲的黃霑介意!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香港著名音樂人黃霑

此刻,他的頭正被喇沙書院的頂級「小阿飛」踩在腳下——碾!

他後來確信,

是因為自己太瘦,如果是張肥臉,那天就不至於被跑道上的粗砂礫磨得皮開肉綻了。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中);黃霑(右一)

可現在,他的餘光只能瞥見「小阿飛」的一半鞋底,只想搞明白自己是怎麼倒下的?

事情本應分兩步:

第一步,自己的弟弟被他揍了;

第二步,自己應該把他揍了;

但是,電光火石之間,自己卻躺在這,而且失憶了~~~媽的!

過了幾天,趁「小阿飛」在廁所撒尿,黃霑帶著狐朋狗友們一擁而上,將他摁倒在地,

七手八腳扒了他的褲子,.......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若干年後,記者採訪,李小龍對自己小時候的好勇鬥狠表示很懊悔,

用武力取勝並非真正的勝利!」他說,

同時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眼自己的褲子。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確切地講,李小龍並非生在香港的「土鱉」,而是來自美國的「海龜」。

儘管他只在舊金山的海灘上長到三個月大,

卻為他18歲後再次登陸美利堅埋下了伏筆。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嬰兒時期的李小龍和父親

總之,這一切緣起於父親李海泉帶著母親去美國的那次「走穴」。

走穴?沒錯!

李小龍的這位老爸是當年名揚廣東的「粵劇四大名丑」之一,

表演收放自如,唱腔雄渾質樸。

所以很有些人遺憾,覺得李小龍若不是英年早逝,想必也能領略他基因意義上的歌喉,

至少不會比成龍大哥的「戲嗓」差到哪兒去。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正在跳恰恰舞的李小龍

不過,李小龍已經十足給力了。

先不提他後來的「截拳道」,所謂「截擊拳頭之道」的長短,

他在那次與黃霑的「恩怨糾葛」後不久,獲得「全港恰恰舞比賽冠軍」的風光,

就足以佐證他遺傳了戲劇世家優良的身體協調性和節奏感了。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不僅如此,由於「世家」的熏陶,當然也有「近水樓台」的便利,

6歲的李小龍就開始「觸電」,

10歲,就在根據漫畫改編的粵劇電影《細路祥》中,出演了男一號,

「「細路」,廣東話中「小屁孩」的意思。」

將父母早亡、不甘貧窮而又俠骨柔腸的小匪徒「細路祥」演得活靈活現。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少年李小龍

原畫作者兼編劇袁步雲看了,頻頻點頭,

只是「李振藩」(李小龍原名)這個名字,著實令人過目就忘,有點美中不足。

一天,他路過九龍油麻地戲院,忽聞一販賣戲票的「黃牛」吆喝:

大龍生小龍,世上真難逢,看一看,瞧一瞧,大開你眼界,幸運一條龍......

腦殼一拍,袁步雲心說「對呀!」

振藩出生在龍年辰時,渾身上下又有一股「子龍」的英氣,

「李小龍出生於1940年(庚辰龍年)11月27日,早8~10點間(辰龍時)。」

「何不叫李小龍?!」

可他怎能想到,不久的將來,這條小龍真能「一飛衝天,震撼寰宇」呢?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既然是「龍」,就要有「龍」的霸道。

在學功夫之前,李小龍就經常把小朋友們打得哭爹喊娘。

有一天,父親正在訓斥他,他卻突然光著小腳跑出屋外。

「反了你了!」

父親拔腿就追,卻見他攙扶一位盲人過起馬路來。

「頑劣中藏著良善,孺子可教也!」

於是轉怒為喜,唱戲前做過鏢師的父親決定教他太極拳。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就這樣,「太極」幾年下來,李小龍覺得自己好厲害,就去找鄰居張卓慶比試,

結果,「叮咣~~哎呦!」被揍了。

才知自己敗在了詠春門徒的手下。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與師父,詠春拳宗師葉問

可李小龍第一次見葉問時,卻由熱望而輕佻:

身材精瘦、面容溫和、靜坐蒲團——這老頭分明是個文人,哪似武夫?

正想著,

只見老人起身出招,以空為敵,步伐矯健,出拳凌厲,好似千軍萬馬中與敵搏命。

李小龍再由失望而折服,從此苦練詠春。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女兒拳」有什麼好練的?

這是世人對詠春的誤會,

其實,詠春拳起勢兩手腕交叉就是假象,你一湊近,翻肘就打你,實是辛辣的「毒手」。

這自然是李小龍歡喜的,但練了一段,師父卻對他說:

「這周別練了,回家去,好好想想。」

原來,葉問雖視李小龍為「十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但也深為他的桀驁不馴憂慮。

因為拳法練到最後,反而應避免直接對抗,轉為因勢利導的控制。

可李小龍卻越練越剛猛,打成「少壯」拳,染上俗套,剩下「窮橫」。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我很生氣,用拳頭猛擊海水。

多年後,李小龍回憶往事,說他那段時間出海去了,

擊水的一瞬,頓悟到:

功夫之人應柔而不屈,剛而不硬,就像水一樣!

倏忽間,一隻海鷗掠過海面,他意識到:

比武時,我躁動的心緒,不正像海鷗在水上的倒影嗎?

靜心似水!就這四個字,武學造詣兩重天!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葉問不愧為一代宗師,不僅調適了天才的脾性,

還以宏曠的氣度鼓勵愛徒博採眾家之長。

於是,洪拳、蔡李佛拳、羅漢心意拳、螳螂拳......

日本的柔道、英國的拳擊、甚至法國的擊劍,......

像一顆顆子彈壓進了李小龍的彈夾。

後來他師從北派宗師邵漢生,練就一對「潭腿」,腿側兩束肌肉猶如「兩桿槍」,

多年後,「連環飛腿」威震美國長堤空手道大賽。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然而,寒來暑往,春去秋來,不知不覺中,李小龍已步入18歲。

現實的問題是,當時美國政府有規定,

即使你出生在美國,要想獲得那個國家的公民身份,必須在18歲後過去住一段。

好吧,對於America,

只會說「Hello」和「Fuck」的李小龍來了!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不知你有沒有感覺,凡是出現過兩次的事情,一定具有某種意義。

第二次登陸美國,先天就是近視眼的李小龍(約500度),卻獲得了一雙「慧眼」。

「慧眼」,讓人向外看,更幫人向里看。

它並非天賦,而是由於後天讀書與學習的累積。

這正是清代文學家袁枚所說的「雙目時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其實也可以把「古」改成「世」。」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的書房有2500冊書

通過三年以半工半讀方式惡補美國高中課程,

1961年,21歲的李小龍終於考入了華盛頓州立大學,

但你掰著腳趾頭也猜不到,他居然選擇了「哲學」專業。

李小龍這是怎麼了?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就像剛學會開車,腦海中總會湧現一個與前方汽車一較高下的念頭。

因為陡然被一種強大力量加持,人會癲狂。

但當這一切趨於平靜,某個瞬間,你會突然問自己:

「超越了又如何?」

勝利了又如何?」這也是當時李小龍問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人把勝利看得這麼重要?什麼樣的『戰勝』才是光榮的?......」

這些問題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所以要請教柏拉圖、休謨、笛卡爾、康德......,

更要從中國道家和禪宗思想中找答案。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哲學幫助李小龍跳出武技本身的窠臼,

進而以一種「上帝視角」冷靜而深刻地審視這門技藝。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曾說:

像其他任何藝術一樣,武術是人類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因為它本身是一種藝術,所以要求絕對的自由和徹底的解放。

不能被任何套路、形式所羈絆,更不能痴迷其中,變成一種病態。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在1973年的電影《龍爭虎鬥》中,他教導徒弟說:

就好像用手指指向月亮,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

這正是《楞嚴經》里所說的「彼人因指,當應看月」的道理。

手指只是幫你看到月亮的一個途徑和工具,別盯著手指,好嗎?

即使自己創立的截拳道,

「也不過是個術語,

是載人渡往彼岸的渡船,一旦抵達就應拋棄,而不應背負在肩。

李小龍不希望截拳道成為桎梏修習者的囚籠,儘管很多囚徒渾然不知,洋洋自得。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就像我們普通人,都曾年少輕狂,都曾夢想改變世界,

但究竟會發現,自己被世界改變了。

然後悵惘,然後鬱結,用一句「不忘初心」來祭奠逝去的自我,

接下來,往往眼前會出現兩條路,一條「繼續」,一條「回歸」,怎知還有第三條路呢?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最初也認為:

「習武的目的在於自我教化,是為了實現真實的自我。」

但他異於常人的特質在於,

隨後他既沒有乖乖躺下,繼續被世界蹂躪;

也沒有變成希臘神話中納喀索斯式的自戀狂,

而是更進一步,挺進到「自我認知後,再將其消弭」的地步。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1964年,「國際空手道錦標賽」在美國加州長堤舉行,李小龍作為嘉賓進行了表演。

大賽冠軍,美國空手道九段高手查克·羅力士看了,上台與他切磋。

結果被李小龍的「寸拳」和「連環飛腿」打得毫無招架之功。

而對於這場勝利,李小龍並不認為是自己武藝精湛的原因,他說:

忘記自我,本能的直接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這就是人在認知到自我後的第三條路——「無我」。

它使人擺脫物理引力的限制,騰空而起,八方四面豁然開朗。

在比武時,不論對手如何高大魁梧,如何聲名顯赫,李小龍只將其視作一場搏擊。

忘記輸贏,忘記恐懼、忘記技術.....忘記一切,

他讓身體的四肢成為「消弭自我的工具」,將身心完全沉浸在目標之上,

最後,連那些控制自己忘記、控制自己專註的意識也拋棄掉,

「讓心無知無覺的工作」,到了這個境界,

你所有的動作就會像鏡子反射光線一樣迅速。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龍和NBA球星「天勾」賈巴爾

確實如此,生活中唯一值得敬佩的,是那些在各自領域裡,專靜純一的人。

恰如「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所說的「心流」:

人將忘我的狀態投入於某事當中時,就會產生心流。

這股力量使人極其充實,進而激發積極的喜悅感和無限的創造力。

所以,不必神話李小龍,他只是一躍而起,選擇了第三條路。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長堤空手道大賽中的一鳴驚人,使李小龍獲得了出演美劇《青蜂俠》的機會,那是1966年。

儘管在劇中,他只是個配角,飾演了「青蜂俠」的日本助手兼司機加藤,

但他矯健的身手、出神入化的拳法、剛勁有力的踢腿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青蜂俠》里的李小龍

由此發端,我們不必擔心已經選擇了第三條路的李小龍,在武技與演藝事業上的前途。

可惜歲月不久,人命飛霜,

七年後,年僅33歲的李小龍卻以一種撲朔迷離的方式撒手人寰,令世人扼腕嘆息。

於是,我們更希望時光的扭捏、徘徊、甚至退卻......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那天,黃霑和狐朋狗友們扒下了李小龍的褲子,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李小龍只有一個睾丸!

從此同學們開始叫他「李一春」。

從「李一春」到「李小龍」,

認識自己需要花一生時間,而一切的開始就是今天!

李小龍說。

李小龍:一個蛋的「自我消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實人物 的精彩文章:

杜琪峰:有槍在手就是神!

TAG:華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