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近視防控需找准突破口

近視防控需找准突破口

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任務拆解下達給政府、學校、醫療機構和家庭各方,並將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在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長期居高不下的當下,《徵求意見稿》的出台吹響了全社會共同保護視力的集結號。近視防控必將是一場持久戰,要想取得勝利,除戰略上重視外,戰術上還須更細緻、有力,找准突破口。

近視是近幾十年以來幾代人的健康困擾,更糟糕的是,近視異常「頑固」。升學壓力當前,書山題海得過,課外輔導要上,體育鍛煉成擺設;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電子產品無孔不入,視覺刺激排山倒海……即便當前一項項具體任務已花落各家,但牽涉其中更深層面的教育改革豈能一朝一夕完成?科技浪潮裹挾而來的健康隱患豈能輕易抵擋?人才、機構、方案樣樣缺位,早發現、早干預、科學防治如何實現?

而對照現實,人們又急盼一些短期內可以預見的改變。根據《徵求意見稿》,學校組織監測學生視力,醫療機構負責規範治療。分工自然明確,但二者銜接問題,多年未能解決。一旦學校監測發現孩子視力下降,只要告知家長,任務即算完成。接下來,家長開始請假,甚至連夜排隊挂號,嘗試各種儀器和偏方。大醫院看病難,上班、上學與治療時間衝突,眼視光機構良莠不齊等現狀,常讓家長無所適從。這背後反映出在近視防控工作中預防、監測與治療干預尚未形成鏈條。學校的監測結果和視力檔案如何儘快分享給家長和醫療機構?孩子接受治療後,後續跟蹤、干預督促工作由誰來做?近視防控鏈條如何運轉順暢?許多具體問題急需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路徑。

近視是慢性病,而目前正在開展且逐步收效的慢病管理模式,或許可以給近視防控工作一些借鑒。初診在社區,治療去上級醫院,後期管理、跟蹤回訪回社區,家庭醫生還能定期提供指導和服務,這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是否可以加以改良,成為打贏近視防控戰的突破口?為孩子視力拂去陰霾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唯有各方真正把孩子們的健康和前途放在心上,探索出接地氣、能奏效的方案、方法,找准突破口齊發力,才能早日創造美好「視界」。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老年人「犯困」 內情並不那麼簡單
夏季上火有虛實之分 簡單食療可輕鬆搞定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