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你遇緣觸事,總是會動搖對佛法的信心?

為什麼你遇緣觸事,總是會動搖對佛法的信心?

為什麼你遇緣觸事,總是會動搖對佛法的信心?

皆仁法師

最近關於會長大人的一些事情在網上流傳,甚至有居士對我說,如果這事是真的,她就對佛法沒有信心了。

我一聽就無語了:這位居士,這件事情姑且不論,就讓時間來證明一切,但是你對佛法的信心也太過廉價了吧?這是來學佛,還是來追星的呢?

佛陀曾經在經中多次諄諄告誡過我們,要依法不依人。

《大般涅槃經》中曾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什麼是於法不依人呢?

《禪法要解》中說的更為細緻一些:「行者依法不依人。何以故?若佛法中實有人者,無有清凈得解脫者,而一切法無我無人,但隨俗故說有人有我,以是故行者依法不依人。」

為什麼修行者要依法不依人呢?那是因為如果佛法之中,實有人相,那就是還沒有得到清凈解脫。因為一切法其實無人無我,只是隨順世俗眾人的說法,假名說有人有我罷了。所以,作為修行者,應該依法而不依人。

可惜,最為可悲的是:最為強調不要偶像崇拜的世尊,卻在示現入滅之後,變成了被人崇拜的最多的人。

也許世尊知道今人如此,會為之嘆息吧。

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而未證果的修行者,還是凡夫,自然有他的習氣和因緣。

與其去關心別人如何,把自己的希冀放在別人身上,還不如多讀讀佛經,感受佛陀的教化,並依教奉行,修正自己的人生軌跡,使之趣向完美。

佛陀為我們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指引我們走向解脫。而那些以人為偶像者,卻為自己的偶像所牽引,忘記了自己學佛的初衷,掉入坑中而不自知,這又是何苦?這又何嘗是佛陀的本懷呢?

佛陀在《方廣大莊嚴經》中說了他示現在人間的種種行止,一一無不是為了利益眾生;佛陀在《觀佛三昧海經》中說了他累世多劫修相好,也是為了以眾生最喜見的姿態出現在人間,廣為利益眾生;而古來大德冒著生命危險西行求法,然後又殫精竭慮地譯出佛經;又經過無數代高僧大德們的努力流布佛法,佛法才得以傳揚至今。

現在你為了一事一緣就要失去對佛法的信心,這真的對得起經過百千萬劫修行,終於在今生成就莊嚴人身,得以親近佛法的你自己嗎?

如果因為一事一緣而對佛法輕易的失去信心,那就表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佛法尚未真正進入你的心裡,你還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和佛陀在做交易,覺得自己拜佛、供佛、求佛了,自己的種種願望就理所應當會實現。

但是,你可曾知道,佛陀不需要你的禮拜、供養和懇求,真正需要籍此禮拜、供養和祈願來積累功德的,恰恰是你自己,你需要以此來培植大量的福德資糧以更好地姿態出現在這如幻世間。

佛陀慈悲,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出離輪迴之苦的路,告訴了我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甚至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示現了無數的方便,讓我們增長信心。

但是,你卻因為法不入心,只撿起了最為表相的東西。你認為自己在學佛了,但是,佛法的真正精神——覺悟,可曾走進過你的心裡呢?

如果因為一事一機一緣的牽引,就讓你失去對佛法的信心的話,請原諒我說實話:你還沒有準備好學佛,還需要再磨礪一些時間,還需要再積累一些福報,才能真正窺見佛法的堂奧。

佛法,是開啟你自心寶藏的鑰匙,是打開一扇你永遠不曾見過的世界的大門的鑰匙。

你,真的準備好學習佛法了嗎?還是,你還需要再想想:你究竟是在學佛?還是在隨波逐流地趕一場熱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知道世間如幻的你,卻證不到?
如何理解眾生各種各樣,而佛性卻是一樣的呢?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