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動乾坤:為什麼中國拍不出《權力的遊戲》?
《權力的遊戲》從播出的第一天起就成為了奇幻劇的標杆。
從現在的情況看,非要把《武動乾坤》和《權力的遊戲》拉在一起作比較挺不公平的,但是在張黎宣布接手這個項目的時候,我確實這麼想過:也許我們會有可以與世界頂級奇幻劇集相比較的作品出現了。
但是很遺憾,現在看起來還沒有。從《海上牧雲記》開始,我們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最後也總是會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也許這就是工業化程度的差距。
那麼《武動乾坤》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呢,是不是在某一項細節上做得更好一些,我們就能夠實現這個飛躍?
很遺憾,我認為不是的,至少從《武動乾坤》這一部劇來看,問題首先出現在思想路線上。
張黎是國內最頂級的歷史劇導演,毫無疑問,這原本應該是《武動乾坤》最大的優勢,但到最後我們卻發現這成了這部劇的劣勢。張黎在在一個採訪里說,作為創作者選擇不同的類型去創作,其實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對抗。這樣的態度值得讚賞么?當然。但是這樣的態度造成了一個後果:張黎導演刻意地將歷史劇的靈魂排除在了《武動乾坤》之外。
他太渴望求新求變了,以至於很有一些「為新而新」的嫌疑。他在採訪中說:「整個這戲的創作過程,從劇本到各個部門,到概設的,美術的,制景的,都不停地在說:要不一樣,再想一想,我們再想一想。」想來想去想到最後,我們看到的這個結果,和其他日常在電視屏幕和朋友圈裡刷屏的奇幻或仙俠類偶像劇沒有「本質上的」不同,至少沒有產生我們預先所期望的不同。
我們期望的是什麼?歷史感、真實感、對人性的思考,甚至對政治的思考——這些原本屬於歷史劇的帶有張黎烙印的靈魂,恰恰被他有意識地拋棄了。
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讓我妄加揣測的話,估計是因為兩點:
第一,剛剛提到的「為新而新」。我絕沒有因為這一點苛責他的意思,張黎導演六十多歲了,一輩子的建樹在於正劇,現在要嘗試新領域,難免會下意識地要求一切都與以往不同。畢竟是一種「轉型」嘛。
第二,我很不願意這麼說,但是我覺得張黎導演對奇幻——其實他是實際上在拍武俠但即使如此——的認識是帶有老一輩藝術家對於這種藝術類型的思維慣性的。
我不得不說,他在拍歷史劇的時候,對於劇本的要求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走向共和》也好,《大明王朝1566》也好,《人間正道是滄桑》也好,乃至於口碑沒有「封神」的《少帥》和《四十九日祭》,劉和平、江奇濤、嚴歌苓、盛和煜、張建偉,哪個不是最頂級的編劇,甚至有幾位都能稱作文學家,我不是說這次的編劇多麼差,在當下的偶像劇裡面這個劇本質量算是上乘的了,但是,和以往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記者問他,這部劇要傳達什麼一以貫之的東西?張黎回答說;「碰點事,別躲別跑,你還沒碰到太深呢,就算碰得太深,你讓它把你暴揍一頓,你奮力給它撓一血道子,怎麼了?」這句話總結得很好,這部劇可不就是要傳達這個意思嘛。
但是如果問題是《走向共和》要傳達什麼一以貫之的東西?我估計即使是張黎,要認真回答的話,也得想半天。
說白了,在他這一輩人眼裡,奇幻基本可以等同於小時候看的那種寓言故事。
可不是嘛,誰會把這些事情當真啊,觀眾又不傻,創作者更不能傻。
HBO傻,人家拍出來的《權力的遊戲》就成了。咱們不傻,咱們拍出來的就像過家家。
《權力的遊戲》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對於這個故事都是以「歷史」的態度來對待——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歷史是架空的,但是你在任何一個粉絲聚集地都可以看到所有人都在興緻勃勃地討論政治手腕、家族矛盾、人物性格變化、局勢走向,諸如此類的政治、歷史、地理,甚至生物、天文類的話題,而這些話題在原著和劇集中,基本都是有明確的討論依據的。
越是幻想類作品,越需要「真實感」作為基礎。
《指環王》為每個種族都設計了完整的語言體系,《哈利波特》也有相對完整的魔法譜系和學校制度,就連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電影,粉絲們也能對每個角色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作為反例,同屬「世界三大魔幻經典」的《納尼亞傳奇》,電影在真實感建設上就略顯簡略,電影三部曲的影響力與前面幾位也有明顯差距。
我不是在指責某一個人,電視劇是一個團隊完成的工業藝術產品,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思維方式流行在相當一部分創作者之中,所以我們總是等不到想見到的作品出現。明明技術層面已經很接近了,但是不知哪裡總是差一口氣。這樣的感覺真的是很憋人。
具體到《武動乾坤》,除了剛剛說到的「思想路線」的問題,還有一個引起了巨大爭議的因素:這部劇基本完全放棄了原著粉絲。
所有原著粉都在吐槽一件事情,這部名叫《武動乾坤》的電視劇講的不是小說里的故事。當然這不是什麼新鮮事,《黑暗騎士》講的也不是漫畫里的故事,諾蘭仍然拍出了絕世經典。
張黎原本也有這個機會,但是對於原著黨來說,他失敗了。諾蘭的蝙蝠俠比漫畫里還蝙蝠俠,諾蘭的小丑,我的天。
《武動乾坤》面對的——「這能是林動?」「還我青檀!」
當然更架不住原教旨主義者:「第一章不是從這開始的!」
而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emmmmmm...挺好的,啊張黎拍的啊,那,真是,挺好的吧。
本來到這裡應該結束了,但是最後想多說一句,《武動乾坤》的鏡頭設計質量挺高的,說是電影的級別也不為過。那個黑白閃回,主要作用在於塑造人物,真不是用來拖節奏的,而且一點也沒有拖節奏。節奏,不是一直趕趕趕就是好。故事,也不是一直乾枯得沒有一滴水就是好。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作品,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原來楊紫鄧倫幾年前就已經這麼甜了,網友:最後這動作簡直甜哭了
※鄭嘉穎巴厘島舉行婚禮,TVB藝人參加。奚夢瑤何猷君戀情坐實
TAG:光熙說搞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