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總感覺餓?吃得多餓的快,這樣到底怎麼辦!
曾經有一句古話,用來形容小編每天勤於反思的習慣再合適不過:
吾日三省吾身
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
誒,沒辦法,好像記憶力最好的器官就是胃了,總在「提醒」我們要去填補這空虛的人( shí )生( yù )。這不,一位同病相憐的小夥伴也向小編提了這麼個問題:「減肥不能節食的道理我都明白,我也吃得不少啊,但吃飽後 2 個小時我就又餓了,這麼吃下去,還減個毛的肥啊?」
稍安勿躁 baby ,茫茫宇宙,食慾的黑洞這種事並不只有你一個人遇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吃得多,但餓得快」這事兒是為什麼,怎麼破。
和「直腸子」無關,和吃什麼有關
小的時候吃完飯仍喊著要零食,家長會說「這孩子直腸子」。後來生物常識告訴我們腸子並非如此;但「明明吃得直打嗝,沒過多久又餓了」這種情況還是常見,腦子裡的「要吃」小人兒經常打敗了「要減肥」小人兒。
不怪腸子,這事兒賴誰呢?追根溯源,其實很有可能是飲食結構有問題,吃進去的東西讓你餓得更快。
1
沒有飽腹感,吃了還會餓
飽腹感,說白了就是讓身體覺得吃夠了的感覺,如果食物的飽腹感比較高,對於減脂期的人來說,可以算是一大福利,讓你不會吃掉太多食物、攝入過高的熱量。
那麼,小編要劃重點了(敲黑板):在食物熱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脂肪含量越高,它的飽腹感越低。而食物所含蛋白質含量越高,吃後飽腹感越高。
脂肪含量 低 飽腹感 高
蛋白質含量 高 飽腹感 高
反過來想想我們平時吃的那些脂肪含量高的東西:奶油餅乾、芝士蛋糕、油炸食物、薯片薯條,是不是一開吃就停不下來?吃完以後根本不扛餓?
所以,現在你應該明白了:那些高脂肪、沒什麼蛋白含量的,吃了也不扛餓。反過來,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僅營養高,扛餓值也高。
2
水喝少了也易餓
有時候我們的大腦會有點擰巴,它很容易把渴當作餓(大腦:怪我咯)。所以很多人在需要水的時候,誤把這種渴望當成了需要零食的信號。
事實是,細胞需要水才能充分利用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缺水的話,則會導致我們的身體渴望更多食物。所以啊,別等到口乾舌燥才想起喝水,在兩餐之間喝水能增強飽腹感,適當地控制胃口。
另外,各種綠色蔬菜,其實 90% 的成分都是水,多吃新鮮綠色蔬菜也相當於補水。所以多吃綠葉菜,不僅能填飽你的胃,還能讓你從心理上感到自己吃得很滿足。
3
升糖指數( GI )高,快飽也快餓
開門見山,首先要告訴大家的就是:像拉麵、米飯這些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消化快,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也快,就像《龍珠》里的「仙豆」,吃完你會覺得很飽,活力值 up 。但!是!通常2 個小時之後血糖就會回復到低水平,又產生飢餓感。所以,如果吃的東西多為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很快餓是正常的事。
而像全麥面、黑米粥這類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消化的比較慢,不會讓你胃裡空空的,血糖也不會產生劇烈變化,自然也沒那麼快變餓了。
低升糖指數食物
接下來,我們還是再詳細說一下這個升糖指數( GI ):它也叫升糖值,反映的是食物引起身體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個普遍的標準:如果把升糖指數的範圍定在 0-100 , GI > 70 的為高升糖指數食物, GI < 55 的為低升糖指數食物。根據上面說的,還是建議大家多吃低 GI 的食物。
可以從表裡做個參考(點擊可放大)
4
高纖維食物更扛餓
食物能提供的飽腹感,和食物中的纖維含量也有很大關係。高纖維食物一般都有這些特點:纖維素比重小但體積大、顆粒粗、咀嚼起來更慢(粗糧和蔬菜),這也就需要我們用更長時間來消化(吃太快也會被噎到啊),更容易產生飽腹感。
粗糧的纖維更高
「欺騙食慾」的方法
假如你需要控制食量,小編再助攻一個小竅門:
同樣多的食物,是不是在大盤子里看著少,小盤子里看著多?這種「障眼法」其實叫做「德勃夫錯覺」,盤子的大小在視覺上影響了食量的多少。
所以用小盤子盛食物會讓你覺得食物更多。火辣君建議可以更靈活:用大盤子盛那些新鮮蔬菜(讓你吃進更多健康)、而相對不太健康的食物,不妨用小盤子盛(吃一點就覺得夠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找到自己容易餓的原因了么?還是那句老話:「 We are what we eat 」,選對了食物,減脂也可以是件簡單的事~
金吉鳥健身
全國385+開業及裝修的直營門店
3000多名教練
以專業的技能、提供優質的服務


※女友腹,直男的死穴!你是哪一款?
※有膽你就來!私教經理、主管、教練緊急招募中……
TAG:金吉鳥健身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