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聰明,吳主孫皓表現殘暴,蜀漢劉禪表現善良

同樣是聰明,吳主孫皓表現殘暴,蜀漢劉禪表現善良

三國時期的末代君主中有兩位是一個鮮明的對比,一個是蜀漢的劉禪,一個是東吳的孫皓。兩個人一個善良,一個殘暴,但是要知道這要源於人的性格,不然也不會有人會說生性殘暴這個詞了。先看一下劉禪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同樣是聰明,吳主孫皓表現殘暴,蜀漢劉禪表現善良

要知道跟後期的東吳比起來,蜀漢的統治階層還算非常的清明,劉禪也是在劉備和諸葛亮兩個人關愛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因此造就了他藝術形象中的智慧不足,但是要知道,劉備是一個立志於要稱霸天下的人,絕對不會選擇一個傻子來當皇帝的,所以,劉禪並不傻。同時在劉備的創業初始吸納人才,就算是不信任,也不會表現的太過明顯,劉禪在幼年一直到成年,甚至一直到去世也沒有看到人性過於醜陋的部分,最醜陋的部分也莫過於身邊的宦官黃皓這樣的進讒言的小人而已,所以說劉禪雖然沒有什麼才華,但是確實一直非常的善良,但是同樣是因為他的善,宦官黃皓被放縱到禍亂朝綱的地步而不管,也就是說劉禪的善到了近乎懦弱的地步,這也就是為何到了後來蜀漢滅亡之後,他能夠說出那句「此間樂,不思蜀」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階下囚,生死掌握在人家的手中,如果說的話不和人家心意,自己也就離死不遠了。劉禪如果放到現在來說的話就是一個「放在蜜罐里的孩子」,自己創業不行,繼承祖業的話身邊不能有小人,有小人的話也不行,是一個比較有能力但是耳根子又軟的人。

同樣是聰明,吳主孫皓表現殘暴,蜀漢劉禪表現善良

孫皓和劉禪則不一樣了,因為孫權的晚年多疑,導致了類似於奪嫡事件的發生,孫權死後,年僅十歲的七子孫亮繼位,但是因為孫綝專權,他的日子不好過,當真正執政的時候,他沒鬥爭過孫綝集團的人,於是被廢了,到了第三任皇帝孫休繼位之後,孫綝被孫休用計謀除掉了,到了後來孫皓也用了非常規手段當上了東吳的最後一任皇帝,也就是說,孫皓是在複雜的鬥爭中成為了其中的勝利者,這樣的人內心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黑暗,起初還時志得意滿的想要好好的治理好東吳,也取得了一定的政績,但是他犯了和歷史上一些昏君一樣的毛病,剛有了一點成績就志得意滿了起來,於是開始了暴政,但是不得不說孫皓雖然實行了暴政,但是他卻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在後世的評價中有這樣一句話,「魏帝筆墨雄贍,吳主體裁綿密」,其中的吳主指的就是孫皓,孫皓,孫皓在書法和詩詞上都有著一定的成就,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才華上在當時不輸於曹操的人,同樣他的殘暴也是眾人矚目的。在投降之後,司馬炎曾經和孫皓面談,兩人對話是這樣說的「司馬炎對孫皓說:『朕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你已經有很久了。』孫皓說:『我在南方,也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陛下。』」可見這位東吳的後主不僅是一個殘暴之人,同時也是一個狂妄之人,還好司馬炎沒和他一般見識,如果當真的話,孫皓也不會壽終正寢。

同樣是聰明,吳主孫皓表現殘暴,蜀漢劉禪表現善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端的自己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的一位狂人,連曹操都敢罵,最後死也是死在他那張嘴上
晚年的孫權為什麼性情大變,由一個重情的人變成一個多疑的人?

TAG:雲端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