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夏日末尾,立秋之際,來到距離北京不足一百公里的河北省大城縣。這是一個在諸多人心目中大名鼎鼎的城市,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卻又顯得有點沉默。車過大城,街道兩邊都是經營古典傢具的店鋪,頗有十里長街的浩蕩之感。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位於大城的中國紅木第一大集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距離北京不到一百公里

大城的特產是紅木傢具。兩天參觀時間,留下的最大感想是,紅木傢具完全算得上中式生活的代表。現在的城市人,過的是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住高樓大廈,用現代傢具,日常用品,多是工廠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古人的中式生活,已經徹底淡去了,但對中式生活的懷念、想像以及實踐,成為一種時尚,甚至財富地位的象徵,許多在千百年前極為常見的物品,現在也成了奢侈品。

年輕人會對紅木傢具不以為然,覺得家具有宜家的就足夠用了,紅木傢具是封建社會的腐朽產物,顏色單調,硬實難坐,形象古板,理應被淘汰。我一二十年前,就對諸如條案啊、八仙桌啊、萬曆櫃啊、交椅啊等毫無興趣,但確實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對過去時代的堅固耐用品產生了興趣,當然,也有了想要親近與擁有的願望。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一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二

但在大城人的介紹下,尤其是領略了明式傢具的精耕細作之後,便深為古人的智慧與講究所震撼。對比明式傢具的極簡,什麼歐式與日式的極簡,都是小兒科,明式傢具在實用與藝術性方面的結合,絕對是人類製造傢具用品的巔峰。伴隨《我在故宮修文物》等視頻節目的流行,榫卯結構近乎鬼斧神工的設計,帶來了無可抵擋的魅力,真讓人忍不住為老祖宗們的偉大發明而擊掌。

僅舉皇宮椅一例,皇宮椅又名圈椅王,設計靈感來源於天與地,椅子上半部分為圓形,取意為天圓,下半部分為方,象徵地方,人端坐於中,剛好構成「天地人合一」的道家文化精髓。皇宮椅採取五段式連接製造而成,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坐板有八個點位和椅圈相連,意喻地有八方,底座連接設計為台階式,比喻「步步登高」,這種設計理念也正中中國人鍾愛的「聚氣」之說。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三(圈椅)

有段時間,明朝的一個皇帝朱由校成了網紅,社交媒體上有人給他畫的漫畫,呈現出來的是一個面孔清秀、著裝飄逸的年輕人。這個皇帝有個業餘愛好,就是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在宮裡打打傢具,他對做傢具這種事喜歡到了什麼地步?馬未都先生給出的說法是「無以復加」。皇帝有此愛好,官方民間自然紛紛效仿,明代傢具成功登頂世界傢具製作巔峰便順理成章,堪稱傢具中的唐詩。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網紅皇帝朱由校

作為北方最重要的紅木傢具重鎮,大城可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據說當年宮裡的雜役退休後便到此隱居,他們當中有許多是造傢具的高手。大太監李蓮英出生於大城,按照民間流傳的說法,在宮中時李蓮英便想著法子把宮裡的紅木傢具往老家偷,體積太大實在沒法偷的,便花錢召集來南方的能工巧匠進行複製。一群雜役與一個著名的太監,為大城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給子孫後代積累財富開闢了一個渠道。

大城有全國最大的紅木大集,這裡保持了夜集的傳統,兩三點鐘的時候就有人抹黑交易,我們幾人對此很感興趣,但因為下雨的緣故,未能看到。好在清晨雨後天晴,紅木大集熱鬧起來,從上千萬的紅木傢具,到幾十元的紅木小物件,這裡應有盡有,令人大開眼界。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四(夫人椅)

真材實料的紅木傢具貴,這已經是眾所周知了,但它不僅是貴在黃花梨、小葉紫檀、紅酸枝等名貴木材在國內幾乎絕跡,更是貴在它對文化的傳承以及背後無數匠人為之付出的時間與精力。直白地說,購買紅木傢具,不僅是為了追求它的實用與升值,更是為了彰顯文化品位。可惜,不少有錢人只是為了顯擺才「只挑貴的」,對一件精美如藝術品的傢具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味、對它所承載的時間與藝術概念知之甚少,這多少讓人有點遺憾。

大城最有名的紅木傢具製造商是宋玉順先生,他在大城創造的寶德風品牌,已成紅木家具行業最有名的品牌之一。寶德風前不久剛按照環保要求升級了廠房,整個生產流程有條不紊,生產環境乾淨整潔。宋玉順先生介紹,一件紅木傢具的完成,要經過上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由工人手工介入打造。堅持手工,堅持榫卯結構,堅持真材實料,宋玉順在大城引領起來一股品牌責任感風潮。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寶德風董事長宋雨順先生(左)

在車間,詢問一位女工的工齡,得到的回答是十多年,這個從業時長,應該成為資深的師傅了吧,但她快速地回答說,仍然是個學徒。在別的行業,十多年的經驗,足以成為一名專家,但在紅木領域,卻只能是學徒,這怎不讓人感慨,紅木不僅僅是傢具,更是一種值得深深鑽研的文化。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寶德風工廠車間認真雕刻的工人之一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寶德風工廠車間認真雕刻的工人之二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雕刻圖案所用工具

紅木雖好,可哪怕是中等收入家庭,想要擁有一件紅木傢具也是困難的,動輒幾十萬起,上百萬、上千萬者常見,價值上不封底的紅木傢具,已經成了一種隔離工具,讓囊中羞澀者望而生嘆。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具有文化意味的家庭用品,早已退出了民眾的生活,如果意識到這點,或可收起嘆息了。

在中國傳統家庭生活當中,曾有一個觀念叫「傳家寶」,這個傳家寶,可以是一件古董、珠寶,可以是一幅字畫,或者隨便別的什麼既有財富價值又有傳承價值的物件,珍貴傢具當然也是。傳家寶往往攜帶著父母長輩的祝福,被贈予子孫後代,在一代代的傳承中,情感與時間又不斷為「傳家寶」賦值,使得它擁有了不可替代性。老電影中,經常出現老人在最後彌留之際,從枕頭底下拿出一個層層包裹的「傳家寶」交給孩子的情節,非常令人感動。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令人讚歎的榫卯結構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榫卯結構紅木傢具拆解圖

電視機、自行車、電腦……在過去,這些可能還算是家庭中的貴重物品,但不斷擴大的工業化生產,也使得它們成為最普通甚至廉價的家庭用品。在諸多現代家庭當中,可以說是沒有可供幾代人收藏的奢侈品的。滿足於功能性的運用,喪失對精緻化的追求,這是造就許多中國家庭文化空洞的原因之一。

記得在景德鎮時,曾有一個感慨:每個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都應有一套精緻的手工瓷器,這些碗盤碟勺當然不是用來收藏的,而是用來日常使用的,它是人們對於生活品質追求的一種象徵,是讓時間慢下來、讓家庭生活變得有質感的方法。有財力購買一套瓷器、一件好傢具的家庭自然是有不少的,但有這種心情的家庭卻不多——很簡單,從物質匱乏到物質過剩時代,這個過程已經消耗了人們對於精緻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一切只要能滿足日常使用即可。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五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六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大城縣出產的京作名品之七

有院落,院子里有草木,草木中有動物。有功能不同的房間,房間中要有光線、有遮擋、有區分。有茶,有香,有晨昏……這樣的中式生活,曾是中國人最常見的生活方式,但現在已經變為一種奢望。中式生活沒法去提倡,因為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財富去支持,也需要有良好的心境作引導。但中式生活是可以去嚮往的,上千年來古人對生活的理解,都蘊藏在一桌一凳、一茶一坐之間,我們現代人要做的,也許只是嘗試去擁有其中的一部分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浩月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票房25億,謝天謝地,徐崢這次終於不再「囧」!
《邪不壓正》的熱鬧與安靜

TAG:韓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