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郭子宏:老年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

郭子宏:老年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

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2.22億,佔總人口的16%。在我國≥60歲人群中,每2位就有1例高血壓患者。數據顯示,在我國老年高血壓的控制率僅為7.6%,治療狀況堪憂。8月2號下午,在2018中國心臟大會(CHC)暨2018國際冠心病大會(ICC)暨第三屆中國血管大會(CVC)上,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郭子宏教授詳細介紹了老年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策略。

郭子宏教授作報告。

一、 我國老年高血壓的流行病學與防治現狀

1. 老年高血壓的流行病學

Framingham心臟研究顯示,隨年齡增長,高血壓(特別是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病率增加。年齡

2002年衛生部組織的27萬人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為49.1%,顯著高於中青年人群患病率。2012年我國≥60歲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上升至58.9%,10年間高血壓上升幅度接近20%。

2. 老年高血壓的防治現狀

Framingham心臟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接受降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逐漸下降。在年齡

在我國,僅32.2%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接受治療,控制率僅為7.6%。從數據上看,我國高血壓治療狀況非常令人堪憂。2012年我國≥60歲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與美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圖1. 比較中美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二、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1.病理生理特點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動脈壁彈力纖維減少,膠原纖維增加,導致動脈硬化、血管順應性及彈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顯著提高,血壓調節機制障礙。另外,多數老年人高血壓為低腎素型,由於味覺問題,常進高鈉鹽飲食,導致容量負荷增加。

2. 臨床特點

2.1 以收縮壓增高為主

老年人收縮壓隨增齡升高,舒張壓在60歲以後呈降低趨勢。與舒張壓相比,收縮壓與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關係更為密切,是心腦血管事件重要的獨立預測因素。

2.2 脈壓增大

脈壓是反映動脈彈性功能的重要指標。脈壓增大是老年高血壓的特點,老年人的脈壓可達50~100 mmHg。

2.3 血壓波動大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隨情緒、季節和體位的變化明顯波動,清晨高血壓多見。

2.4 體位性低血壓

老年患者由於血管硬化,動脈順應性降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減退,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2.5 餐後低血壓

進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縮壓≥100 mmHg、餐後收縮壓

2.6 血壓晝夜節律異常

老年高血壓患者非杓型血壓發生率高達60%以上,甚至出現反杓型改變。血壓晝夜節律異常更容易發生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

2.7 診室高血壓

診室高血壓即白大衣高血壓,老年人白大衣高血壓最常見,易導致過度降壓治療。應鼓勵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必要時行動態血壓監測評估是否存在真性高血壓。

2.8 多種疾病並存,併發症多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伴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部分患者多種疾病並存。

2.9 繼發性高血壓容易漏診

老年人繼發性高血壓較常見,如腎血管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嗜鉻細胞瘤等。隱匿性高血壓、假性高血壓也不少見。

三、 老年人降壓治療目標與診治流程

SHEP、STOP-H、Syst-Eur、Syst-China、HOT-CHINA、HYVET、INVEST 、 SCOPE等研究證實,老年高血壓降壓治療,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及病死率,降低認知減退風險並減少心血管事件。70歲以上老年男性、脈壓大或存在心血管合併症者,獲益更多。

1. 治療目標

降壓的主要目的是保護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

(1)≥65歲老年人

推薦血壓控制目標

(2)收縮壓140~149 mmHg的老年患者

考慮使用降壓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監測血壓變化以及有無心、腦、腎灌注不足的臨床表現。

(3)高血壓合併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老年患者

建議採取個體化治療、分級達標的治療策略。首先將血壓降至

(4)年齡

可將血壓進一步降低到130/80 mmHg。

(5)80歲以上合併靶器官損害的高齡患者

建議將血壓降至

2. 診治流程

圖2. 老年高血壓的診治流程。

四、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

1. 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是降壓治療的重要措施,應鼓勵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1.1 限制食鹽的攝入

建議每日攝鹽量應

1.2 平衡膳食

鼓勵攝入多種新鮮蔬菜、水果、魚類、豆類及製品、粗糧、脫脂奶,以及其他富含鉀、鈣、膳食纖維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1.3 戒煙

戒煙,避免吸二手煙。

1.4 限制飲酒

不鼓勵老年人飲酒。飲酒者限制每日飲酒量,男性

1.5 適量減輕體重

建議將BMI控制在25 kg/m2以內。

1.6 堅持規律有氧運動

根據個人愛好和身體狀況,選擇容易堅持的運動方式。

1.7 保持心理健康

避免情緒波動和應激,保持精神愉快、心裡平衡和生活規律。

2. 降壓藥物治療

合理選擇降壓藥物有利於提高血壓達標率,降低心腦血管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預防靶器官損害(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功能不全)。常用高血壓藥物選擇原則見圖3。

圖3. 常用降壓藥物選擇原則。

五、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綜合管理

老年高血壓合併血脂異常的患者可從他汀類藥物治療中獲益。通常,中小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可使多數老年患者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標。此外,老年人常服用多種藥物,在應用他汀過程中需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並監測不良反應。

與一般成年患者相比,低血糖對老年人危害大。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容易發生低血糖的降糖藥物,在應用降糖藥物的過程中應加強血糖監測。一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目標值為

應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栓藥物時,需認真評估抗栓治療的出血風險,且血壓控制良好(

最後,郭教授總結稱,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死亡的風險顯著增高;老年人群有效控制血壓可獲得與年輕高血壓患者一樣,甚至更大的獲益。1級高血壓患者起始可用單葯治療,2級高血壓患者起始可聯合治療。老年人使用利尿劑和鈣拮抗劑降壓療效好,副作用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千萬別吃的幾種蔬菜,會讓血壓升高,許多人都不知道!
同患高血壓20年,面對的人生卻不同,服藥與不服藥的區別有多大?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