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民謠走向大眾化,網友:感覺寶寶被搶了

民謠走向大眾化,網友:感覺寶寶被搶了

民謠有種一種魔力,簡單質樸,卻又感人肺腑。

我聽過的民謠很少,相比所有的民謠而言很少,我是一個頑固的人,不善於發掘新的歌曲。

剛開始接觸民謠是從趙雷,而後的宋冬野,花粥,陳粒,堯十三以及最後到現在深陷於陳鴻宇。還有像謝春花,jam,房東的貓,貳佰,紂王都略有涉及。

中國的民謠取之於民,反映一定的社會現象,但也許是由於封殺標準嚴格的緣故,比較少嚴肅的社會題材,而比較多關注於個人的內心變化,或者帶有一定的敘事性,或者有深刻的哲思,或者隱喻出強烈的情感,或者帶有地域特色,但有一個共同特點,歌詞一定是經過細心推敲的,其實優秀的民謠歌詞就是一首優秀的詩。

藉助一些選秀類音樂節目,不少選手因翻唱民謠收到認可,民謠也逐漸從小眾化走向大眾花。易學 易懂 好唱 是民謠被接受和喜愛的最普邊原因。旋律優美,詞曲獨特、格調文藝 、有發自內心的情感,也是民謠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其他原因還包括民謠能表達對回歸簡單生活的嚮往,民謠詞曲作者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感染大眾,唱出來大眾普遍的心聲,面向普遍是90後人群 ,因為大多數的民謠都不極端 、不激烈 、它在平靜地講著故事,沒有人會拒絕聽故事 。「民謠的人文關懷感染著很多人,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程旭熱入」,有人將其稱為城市民謠。

這個時代,人們有了更多方式去釋放自己的青春,表達自己的觀點,微博,朋友圈都可以提供這樣平台,信息傳播非常快,民謠感動著人們,大眾喜愛著民謠。,無論民謠聽眾的環境如何,我都堅守這最後一塊陣地。有些東西無需解釋。

民謠的美好,在於其情感源自真實而平凡的人生,所以酸甜苦辣都能感同身受;民謠的魅力,在於其雖來自社會底層,依舊在黑暗中追尋光明和夢想,讓人相信生活還有詩意和遠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讓民謠雖低調無華,卻獨樹一幟,雖十年不鳴,一鳴驚艷世人。

民謠帶給人的是共鳴,內心的平靜勝過外表的浮華。

民謠走向大眾化,有利於民謠的發展,也同時改善了民謠歌手創造環境。不得不說從小眾向大眾的邁進似乎已經是大趨勢。

聽民謠如同一個故事。娓娓道來~

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小慫聽音樂 的精彩文章:

2018,抖音最火十大中文洗腦神曲

TAG:和小慫聽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