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葉天士闡釋「輕葯」「輕劑」

葉天士闡釋「輕葯」「輕劑」

葉天士闡釋「輕葯」「輕劑」

□ 姚鵬宇 遼寧中醫藥大學

葉天士為清代著名醫家,繼往開來,融會貫通,在中醫學的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創立衛氣營血辨證,繼承完善溫病學說;明晰脾胃分治,倡導胃陰學說;闡發奇經理論,豐富絡病內容,在中醫學理論的創新發展中建樹頗多。「輕葯」「輕劑」理論亦是葉天士學術思想的組成部分,因其論述較少,散見各篇,故而不易被人發現,隱晦不明。

「輕葯」是指味薄氣輕,葯質輕浮之品,以植物的花、葉、穗、皮為主。筆者統計,「輕葯」一詞共有8次出現於《臨證指南醫案》中。這類藥物的應用有顯著病位特點,以上焦、肺病為主,葉氏醫案有「輕浮苦辛以治肺」「輕則治上」「上焦葯,氣味宜以輕」「當用輕葯,以清上焦」等論述。葉天士云:「清邪在上,必用輕清氣葯」。「輕葯」以輕清解散邪氣為用,臨床主要針對風寒、風熱侵襲肺表之證。葉天士常用的「輕葯」有:桑葉、枇杷葉、竹葉、薄荷、荷葉、菊花、金銀花、梨皮、桔梗、麻黃等。

「輕劑」屬「十劑」之一,主要是指以輕葯為主配伍組成的,具有透散除邪作用的方劑。「輕可去實」是「輕劑」應用的指導理論,張從正曰:「風寒之邪,如客皮膚,頭痛身熱,宜解其表。《內經》所謂因其輕而揚之也」,臨床多用於外感實證。然葉天士對於「輕劑」的運用不止清解透散。《臨證指南醫案》載「輕劑」一詞共10餘處,其應用疾病的種類之多,範圍之廣,頗具特色。

現根據《臨證指南醫案》總結歸納葉天士應用「輕劑」主要有5個方面:

清解三焦:三焦者氣化之總司,諸氣及水液通行之道路。葉天士雲「輕劑清解三焦」,以輕劑清解三焦,恢復氣化功能,多擇枳、桔、橘、杏等品組方而成。

宣通陽氣:葉天士有雲「輕劑宣通其陽」,以輕劑疏通暢達陽氣,俾清陽轉旋,選葯如薤白、荷葉、瓜蔞皮、枳殼等組方。

升散陽氣:葉天士有「輕劑昇陽」之言,雖未見方葯,亦知當以升麻、柴胡、薄荷等品組方而成。

清熱透斑:葉天士曾於某濕溫斑疹案雲「議清疏血分輕劑以透斑」。以輕劑宣暢血分,透散熱邪,即《溫熱論》「入營猶可透熱轉氣」法,多以犀角、羚角、銀花、連翹等組方。

清利七竅:頭面七竅以通為用,最惡蒙蔽阻滯,以輕劑通利清竅,恢復七竅功能。葉天士雖無明言,然於其治法方葯,可知其意,多以薄荷、桑葉、辛夷等組方應用。

「輕葯」「輕劑」是葉天士用藥組方的特色理論之一,明晰二者概念內涵,領悟葉氏醫案經驗,才能更好將理論聯繫實際並用之臨床。(姚鵬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名醫名方」成肇仁:固表斂汗湯
葉天士「外飲治脾 內飲治腎」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