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海經》中的不詳之獸有哪些?

《山海經》中的不詳之獸有哪些?

在現代人的心目中,山海經首先作為一本帶有神話傳說性質的古籍,其次再是他的真正定義「第一本地理書籍」

《山海經》作為一部帶有巫術性、傳說性的綜合地理書,地理知識是其內容的重要方面之一。從地域來講,它包括了中山、海內、海外、大荒幾個層次。從內容來看,其一,《山海經》的第一部分是《五藏山經》,也稱《山經》,它列舉了三百四十座山,四百五十多條水,二百多種金屬礦和非金屬礦,還有無數的草木花果、鳥獸蟲魚及少量的生活器具。它在地理上的成就主要有開創之功。它對我國遼闊的疆域、複雜的地形以及當時已經積累起來的豐富的地理知識作了系統的敘述

第一個,旱魃

旱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這也是帶來旱災的妖怪中最出名的。《詩·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據說,旱魃主要停留在北方,所以北方多乾旱!

第二個,薄魚

薄魚像鱣魚,只有一隻眼睛,叫聲就像人嘔吐一樣,每當它一出現,天下就面臨乾旱。《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第三個,無支祁(wú zhī qí)

中國神話中的水怪,也被稱為「無支奇」、「無支祈」, 古代傳說中淮水水怪名,會帶來水災。《山海經》說:「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

第四個,長右

長右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獸名,長著四隻耳朵的長臂猴,代表水災。《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第五個,絜鉤

絜鉤,上古鳥名,瘟疫的代名詞。《山海經》中記載:這個妖怪長得像野鴨子,卻長著老鼠一樣的尾巴,非常擅長攀登樹木,看起來很溫和,但出現在哪裡,哪裡就容易發生瘟疫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齋藝 的精彩文章:

TAG:詩酒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