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不要命地吃「死亡之吻」,料理人必須持證上崗,曾毒死「國寶」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對於吃貨們來說,能夠吃到美味的食物,那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惜。事實上,歷史上有不少為了美食而丟掉性命的人,無論古今中外,總有人為了吃付出生命。但付出生命是付出生命,更多的人卻在積累經驗,將那些危險的美食進行處理,去除掉危害之後,即使是怕死的吃貨,也能吃到美味。
河豚刺身
今天我們要來說說的,就是一種被稱為「死亡之吻」的美食,別看這個稱號看起來挺可怕的,實際上這美食指的就是河豚。之所以被稱為「死亡之吻」,主要還是因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府在食物安全中心發表了文章,認為河豚的毒性強烈,足以致命,所以進食河豚及其製品猶如死亡之吻。
文章
不過河豚如此劇毒,卻還是擋不住不少有錢人瘋狂的熱愛這道美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寧為河豚死」的文人墨客,情願一嘗河豚的美味,即使因為河豚毒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吃河豚的歷史也是十分深遠,在日本江戶時期,日本民間就已經有不少老饕吃河豚,日本甚至頒布禁令,明令禁止吃河豚,偷吃河豚的會被拘留並且沒收家產。
河豚
不過到了現代,對河豚的限制已經沒有如同以前那麼嚴格了。這主要還是歸功於烹飪河豚的廚師們,在尋找如何去除掉河豚毒素上做出的貢獻。河豚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製作河豚的廚師必須擁有烹飪河豚的專業認證資格證才能料理河豚。即使是最簡單的河豚刺身,在料理之前,也要保證河豚的血液被洗乾淨,魚肉上沒有任何一絲血跡,切出來河豚魚肉才能保障不含毒素。
河豚刺身
河豚最美味的部分,當屬河豚肝和河豚籽,這兩個部位更是毒中之毒。野生的河豚肝臟必須經過油炸,河豚肝被切成薄薄的肝片,放進高溫熱油里炸到熟透,河豚毒素耐高溫,只有炸透了河豚肝,才能讓毒素減少到不至於危害人的地步,而炸出鮮味的熱油還可以繼續烹飪。河豚籽則是浸泡在特製的草藥湯里,浸泡足了時辰之後,將河豚籽切開食用。
河豚肝
河豚肝
河豚籽
不過,即便有了專業的烹飪手法和對河豚的詳細規則,吃河豚毒死人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不少有錢人實在太喜歡吃河豚,有時候甚至是不要命地吃河豚。在日本,傳奇歌舞伎坂東三津五郎就是被河豚毒死的一位名人,這位日本國寶級別的人物嗜好河豚,自認為自己百毒不侵。一次與友人一同去著名的河豚店裡吃河豚,一連吃下四塊河豚肝臟,直誇美味,但卻當夜身亡,令全日本震驚。
國寶級人物
處理河豚
所以,河豚被稱為「死亡之吻」還真是貼切,不少吃貨都是拼了命地去享用美味。不過,還是咱們中國廚師聰明啊,在料理河豚的技藝上數一數二,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品嘗過河豚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路,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100美元一塊的金磚,她一口氣吃掉了3塊!有錢人都開始吃金子了?
※你吃過的這3種「好東西」,其實都是人造的垃圾,偏偏很多人很愛吃!
TAG: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