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要讓美國蝙蝠俠入鄉隨俗,想為日本動畫注入活力

要讓美國蝙蝠俠入鄉隨俗,想為日本動畫注入活力

摘要

神風動畫董事長水崎淳平談《忍者蝙蝠俠》創作理念,以及對日本動畫未來的展望。

水崎的雙親隸屬自衛隊,每4年必定會經歷職務調動,因此搬家便成為水崎成長中無可避免的環節。水崎念過兩所小學,初中也上了兩所。見識過各地不同的環境氛圍,讓少年水崎意識到一件事,大人的觀點未必是絕對真理。

每所小學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管理學生的模式,中學亦是如此。同樣一門學科,會遇到主張截然相反的老師。然而,無論哪所學校都宣稱自家立場的絕對正確,並要求學生加以服從。漸漸地,水崎萌生出,「成人才是導致世間不公的始作俑者」的想法,這也許就成了他開始思考理想化組織架構的最初原點。

身為領導者,應當怎樣為人處世?領導者自身是否會成為製造不公的元兇?該採取何種措施避免此類現象發生?伴隨公司一路走來,水崎始終都在摸索中前行。

說到公司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水崎指出,自己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無家可歸」。水崎頭腦中似乎從未有過回家省親的意識。但是,正因為不存在可以回歸的「故里」,才愈發加重了其內心對「歸屬地」的渴望,而這間工作室,或許就是他思鄉情結得以慰籍的港灣吧。

製作《忍者蝙蝠俠》時,水崎最為看重的是,通過此片向海外觀眾呈現真正的日本動畫,讓他們見識一下何為「日本動畫」。水崎認為,團隊成員努力創作的劇情起伏、情節走向、以及空氣感,並不是為了曲意逢迎英語文化圈的受眾,而是要藉機向世人展示日本動畫的各種精髓。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日本原著被拍成好萊塢電影,其中不少被大膽魔改。那麼,作為禮尚往來,當蝙蝠俠交由己方「託管」時,水崎覺著,是時候讓美國大俠嘗嘗「入鄉隨俗」的滋味了。

儘管有朋自遠方來,但也不能過分遷就壞了本國的規矩禮數,於是,水崎他們在對待蝙蝠俠時,採取從嚴方針。不但讓大俠在剛落地時就遭遇語言不通的窘境,而且,當大俠想依靠蝙蝠車、通信系統等一流裝備取勝之時,又讓其遭遇一連串掉鏈子事故,目的就是要逼蝙蝠俠以那個時代日本當地的土辦法參加戰鬥。由此,「入鄉隨俗」也成為了《忍者蝙蝠俠》的主題之一。

當初,水崎提出,希望「DC漫畫」「華納兄弟」方面能夠放手讓「神風」一試,而他們會在日本盡全力做好這部動畫,請美方拭目以待。並向版權方保證,蝙蝠俠這等貴客,在日期間,日方定會用心以禮相待,等動畫製作告一段落後,會毫髮無損地雙手送還。當然,對於「DC」表現出的寬宏大量,水崎很是感激。

《忍者蝙蝠俠》在加州安納海姆「WonderCon動漫展」全篇上映時,水崎曾一度擔心,粉絲們是否會被激怒。好在觀眾觀片時的情緒波動完全符合創作之初的預期,該笑時大家開懷大笑,該興奮時全場沸騰。

在《蝙蝠俠》誕生至今所走過的漫長歲月中,角色早已被賦予了各式不同的性格特質。事實上,這本就是一部幽默含量極高的作品。因此,《忍者蝙蝠俠》中承載的搞笑元素能被海外觀眾讀懂接納,令水崎倍感欣慰。

此次採訪前,「animeanime」網站方面曾對300位海外動畫粉絲展開名為「你想從日本動畫創作人員這邊了解什麼?」的問卷調查。據統計,其中最多被問到的是「好創意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對此,水崎的見解是,做動畫的人,未必認定自己所做的就一定算是好創意。很多時候,創作一方依據自身的價值觀,或直覺還不錯的東西,便「厚著臉皮」推了出來,結果碰巧在客觀上贏得了受眾的認可而已。

剩下一些,的確屬於分析觀眾需求及癖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的謀篇布局。像是在YouTube上播的視頻,劇院里上演的劇目等。例如,製作方往《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里編排進一些高階難度的梗,於是,便引發了知曉片中梗的出處、和對梗一無所知的觀眾之間的互動討論。因此,故意強化《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中那些「不知所謂」的笑料,就是為了給觀眾留出可供吐槽的空間,便於他們在SNS平台上轉發分享上述話題。

順便,水崎表達了自己對「創作動機」一詞的抵觸之情。因為,在他眼中,創作欲高漲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情,說白了,這是一種才能。假如某人沒那個心念,就說明,根本不是創作者這塊料。試圖找尋這方面動力的人,只能說並不適合從事動畫創作。而一個缺乏主觀能動性的動畫人,是做不出真正有趣的作品來的。

聊到海外同行對自身的影響,水崎首先例舉的是,由攝製music video出道,後又拍出《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的米歇爾·岡瑞。除去完成從拍攝MV、到執導長篇電影的勵志傳奇蛻變經歷外,岡瑞監督作品的品質確實令人擊節稱嘆。比方《Come into My World》這首MV,雖然形式上無非是重複再重複的簡單創意,但就是有一種讓人目不轉睛不停看下去的神奇魔力。

另一位是布拉德·伯德。《鐵巨人》一片堪稱經典。並且,從當初擔綱《辛普森一家》,一躍成為電影《碟中諜》的監督,其功力著實了得。且水崎本人當年很控《辛普森一家》。

還有一位說出來顯得很沒新意,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水崎清楚記得,小學1年級時,他老爸組織率領住家附近的鄰里朋友,浩浩蕩蕩奔赴影院觀看《E.T.外星人》。當年《E.T.》在全社會掀起過一波熱潮,而水崎家所在的社區街道更是不遺餘力地將之推波助瀾。劇中描繪的氛圍、影片的世界觀。令兒時的水崎在替劇中人命運擔驚受怕的同時,卻又感受著夢想的力量。那時,他畫了一堆E.T.的畫,包括E.T.臉上的皺褶,可以說,之後的人生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該劇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侏羅紀公園》《少數派報告》。

於是水崎乾脆「指控」斯皮爾伯格導演是令他無法長大成人的罪魁禍首。比如,最近在《頭號玩家》看到高達的戲份時,水崎便感覺自己瞬間被「打回」到小學1年級。

最後,結合當下形勢,水崎談了對日本動畫未來的展望。迄今為止,日本動畫的質量一直都維持在較高的水準。而這一狀態能否維持長久,水崎深表憂慮,在他看來,日本動畫業界正在日益喪失活力。

鑒於此種局面,水崎心中升起一個強烈的念頭,想向全世界動畫粉證明,「日本動畫還有戲可看」。因而,《忍者蝙蝠俠》這部片子,甚至透射出要為日本爭口氣的意氣用事。

另外,水崎也相當偏愛「加拉帕戈斯」這個詞,作為島國,長久以來日本始終保持著獨具特色的歷史與民風。由於地理上與他國之間沒有明晰國境,國際合作的交流層面也存在諸多不適應,處理起來並不擅長。

然而,這種半封閉的「加拉帕戈斯」,卻為世界留存住了與世隔絕的永恆的原生態趣旨。所以,水崎的結論是,與其被國際接軌的種種花樣搞得心煩意亂、無所適從,倒不如靜下心來認真做好手頭的份內事。

水崎表示,只要世界上還有動畫粉期待看到神風團隊打造的作品,他們定將盡心竭力達成使命。

參考資料:

「ニンジャバットマン」で海外からも注目、「神風動畫」水崎淳平氏が明かす15年の歩みとアニメ製作のポリシー(https://animeanime.jp/article/2018/08/07/39250.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萌中蘊含著奮鬥,笑淚並存的青春物語
構成難民營的三元素,動畫音樂原作缺一不可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