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與香港問題無關,1950年英國率先承認新中國的原因只有1個

與香港問題無關,1950年英國率先承認新中國的原因只有1個

原標題:與香港問題無關,1950年英國率先承認新中國的原因只有1個


必須點明的一點是,新中國與英國全面建交的時間是在1972年,而不是網路上時常提到的1950年。1950年1月6日,新中國成立尚不足百天,英國政府隨即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法律上之政府」,願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當然更重要的一點,英國同時聲明取消對國民政府的承認。就這樣,英國成為西方大國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


鐵幕演說


自從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序幕後,1950年的國際關係走向已經相當明顯,與當時多數西方國家普遍對新中國採取不承認、不來往甚至是封鎖、對抗的策略恰恰相反,英國人選擇承認新中國的做法確實耐人尋味。很多網友把原因歸結為人民解放軍止步深圳河北岸,所以英國人投桃報李,率先承認新中國。



1950年的香港

事實上,1950年之前的香港卻是遠遠沒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在二戰剛剛結束的1945年,香港的人口數量才剛剛達到60萬,工業基礎很薄弱,英國人也僅僅把香港作為一個中轉貨物的港口來使用,而在更南部的馬來半島上,英國人擁有著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的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個關鍵港口以及面積龐大的馬來群島各殖民地。香港真正發展起來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畢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香港都是新中國與世界交流的唯一窗口。



一街分治


考慮到1950年的英國仍然擁有著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其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新中國,甚至不惜因此硬懟已經在事實上成為西方國家老大的美國,在小編看來,原因肯定不是一個面積只有1100平方公里的香港那樣簡單。其實時間在長遠一點看,從有世界最長戰爭之稱的英法百年戰爭,到與第一任「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持續數十年的爭鬥,再到後來與「海上馬車夫」荷蘭爭奪海上貿易主導權的英荷戰爭,再到成為反拿破崙聯盟的主要推手,再到後來的2次世界大戰。


「攪屎棍」的資本

可以看出,英國攜海峽之利,數百年來奉行的始終是大國均衡原則,充當的則是「攪屎棍」的角色,專門針對崛起的新興強國。二戰結束後,國力損耗嚴重的英國雖然再也無力充當國際「攪屎棍」角色,不過其一貫奉行的大國均衡原則卻是被繼承了下來,隨著世界的主角演變為美蘇兩國,率先承認新中國,既能防止自身在冷戰博弈中被美國邊緣化,又可以離間我們與蘇聯的關係,防止敵對勢力坐大。可以看出,大國均衡原則或許才是1950年英國率先承認新中國的算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哥視界 的精彩文章:

心酸,邊境38勇士壯烈犧牲29年後,1248平方公里國土終於回家了

TAG:飛哥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