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和毛囊炎是一回事嗎?
很多人把痤瘡和毛囊炎混為一談,其實兩個病不是一回事,但是兩種病有一定的重疊。現在先看看這兩個病的定義吧!
痤瘡是一種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損容性。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瘢痕為特徵。各年齡階段人群均可發生,但以青少年發病率最高。青少年出現的痤瘡,一般情況是尋常痤瘡(見分類中介紹),又俗稱青春痘,有些人也把痤瘡稱為粉刺,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粉刺只是痤瘡的一個表現而已,痤瘡還可以表現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瘢痕等。
毛囊炎是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胸部、背部、臀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迹。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自覺瘙癢或輕度疼痛。祖國醫學對本病早有記載。生於項後髮際部位者稱「髮際瘡」;生於下頜部者稱「羊須瘡」、「須瘡」、「燕窩瘡」;發於眉間者稱「眉戀瘡」;發於臀部者稱「坐板瘡」等。
痤瘡和毛囊炎的區別:
1、致病因素不同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髮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紮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誘因。
2、炎症累及部位不同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毛囊炎是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
3、發病人群不同
痤瘡各年齡階段人群均可發生,但以青少年發病率最高,多指是面部。
毛囊炎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胸部、背部、臀部。
4、臨床表現不同
痤瘡表現為丘疹、膿皰、結節、粉刺、囊腫、瘢痕等。
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
5、結局不同
痤瘡具有一定的損容性。
毛囊炎結痂脫不留痕迹。無損容性。


※夏季汗皰疹反反覆復,奇癢難耐!弄懂根源,巧妙根治
※推薦幾個有效治黃褐斑的偏方,祛除斑點不做黃臉婆
TAG:皮膚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