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正式投降之後,還有鬼子負隅頑抗,我軍是怎樣消滅他們的?

日本正式投降之後,還有鬼子負隅頑抗,我軍是怎樣消滅他們的?

作者:巴希爾

說起抗日戰爭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小學生也能答出「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那麼抗戰又是什麼時間結束的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停戰詔書並接受《波茨坦公告》,這一般被認為是戰爭的終結之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簽字無條件投降,這也經常被當作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我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設於9月3日。

不過,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其實,「勝利日」之後,中日兩軍的交鋒仍在繼續。

日本投降

困獸猶鬥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仍有部分侵華日軍拒不放下武器,佔據要衝,負隅頑抗。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無數的抗日戰士為徹底將敵人驅逐出國土,繼續浴血奮戰。高郵戰役,就是中國這一階段戰略反攻的精彩收官。

在艱苦卓絕的抗戰八年中,新四軍逐漸上升為江蘇戰場主導力量。其在江蘇境內活動的5個師,相繼建立起蘇南、蘇北、蘇中、淮南、淮北等5塊抗日根據地。

1944年3月,新四軍第1師發起車橋戰役,殲滅日軍460餘人,開啟了江蘇戰場戰略反攻的序幕。

車橋戰役中的新四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然而國民黨在敵後勢力薄弱,在江蘇甚至連一支成建制的部隊也沒有。蔣介石於是命令日偽軍「維持地方治安」。

在此背景下,大批日偽軍拒絕向人民武裝投降。抗日軍民隨後對拒不投降的敵人展開猛攻,先後光復縣城26座。殘存日偽軍退守堅城,繼續頑抗。

高郵,是京杭大運河沿線重要城鎮,地處蘇中連接蘇北的交通要道,南接揚州,北通兩淮,堪稱兵家必爭之地。高郵縣城四周圍繞著湖泊河流,城牆高10米、厚7米,在火力不強的中國軍隊面前,算得上易守難攻。

新四軍

日軍在當地駐有獨立第90混成旅團第626大隊,兵力共1100多人,由大隊長岩崎學大佐指揮。此外還有偽軍一個師及偽保安、警察部隊共5000餘人。守敵自恃兵力雄厚、地形險要,不把抗日軍民放在眼裡。

解放區政府派遣起義的偽軍軍官,給高郵守軍送勸降書。岩崎不僅不接受,還將勸降者殺害。

最後一戰

為了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軍,由新四軍主力改編的華中野戰軍,於12月19日發起高郵戰役。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親自作出部署。此戰以第八縱隊為主力,投入6個團重兵,從12月20日起,逐步掃清外圍據點,截斷敵軍逃路。

粟裕

日軍一面向我軍陣地炮擊,一面加固工事。21日下午,日軍出動三四百人企圖衝破包圍,被我軍擊退。日偽軍不得不龜縮回高郵城,不少偽軍成為棄子被關在城外。日軍對偽軍戰鬥力失去基本信任,上城防守的全是日本人。

25日晚9時,八縱趁雨夜發起總攻。部隊以圍三闕一之勢,從東、南、北三面攻城。八縱得到了少量山炮和迫擊炮的支援,但戰鬥更像一場古典的攻城戰。

我軍戰士用竹子架設雲梯,強行登城。日軍則在上面用鉤鐮槍推倒雲梯。有的戰士剛爬到一半,連人帶梯摔落在地。突擊部隊快衝到城頭時,先把手榴彈扔上去,壓制住敵人的反撲,趁著硝煙瀰漫迅速登上城牆。

激烈的巷戰隨後開始。我軍先鋒一入城就遇上一個大藕塘。各連用指揮旗杆探路,淌過沒腰的冰水,直取城中心。等到戰鬥結束後,帶頭的幹部們還滿身冰凌,嘩嘩直響。

經過一夜激戰,日軍被壓縮到城東的狹窄地域。凌晨,八縱兩個連向日軍司令部攻擊。戰士們用剛學會的日語喊道:「繳槍不殺!」

自知敗局已定的日軍忐忑不安,但又拿不定主意。司令部樓下聚集了一百多敵軍,有的放下武器,有的緊抱著槍卻也不敢反抗。迫於我軍強大攻勢,日軍指揮官岩崎學大佐不得不丟下此前的驕橫,率殘部繳械投降。司令部里的300多敵軍陸續放棄武裝。

日軍走下碉堡投降

日本人還不甘心束手就擒。岩崎在談判中提出,留下重武器等裝備,部隊攜帶輕武器返回南京。這種異想天開的要求遭到我軍代表駁斥:只有徹底無條件投降,才能將功補過,保證剩餘幾百日軍的生命安全。

日軍不得不按照要求,向我軍代表呈交花名冊和軍械、軍需登記冊。凌晨5時,受降儀式結束,日軍全部停止反抗。這是中國大陸上舉行的最後一個日軍受降儀式。

高郵一戰全殲守敵,成果空前,共消滅日軍約1100人(俘岩崎大佐以下近900人)、偽軍4000多人(俘偽軍師長以下約3500人),繳獲各種炮80多門,輕重機槍200多挺,步槍6000多支。八縱自身傷亡662人。

高郵戰役紀念館內的受降儀式場景

從戰役規模和戰果上看,高郵戰役大致與滇西抗戰中著名的松山戰役相當。

勝利之源

高郵之役贏得十分輕鬆,我軍速戰速決,攻克堅城,戰役時間前後不過七天,也並未像台兒庄、崑崙關、松山等勝利一樣付出慘重犧牲。這是由戰役的特殊背景決定的

首先,日軍大本營早已宣布投降。日軍軍官嚴密封鎖消息,不理睬我軍勸降,繼續盤踞了四個多月,普通日本兵甚至仍不清楚戰敗的消息。但一經我軍政治攻勢,日軍普遍感到失去戰鬥意義,軍心渙散。

我軍三名文工團成員在城外搞宣傳,意外地遇上兩個日本兵。正當她們擔心時,這兩名日軍居然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就這樣自然地當了俘虜。其實他們是以出城修鐵絲網為名,主動向我軍投誠。有日軍軍曹攜槍前來投降,也有中隊長提出同新四軍「議和」。

其次,這場戰鬥是對日寇的最後一仗,是一場正義之戰,得到了當地軍民的全力擁護。解放區政府高效地將抗日軍民組織動員起來。僅高郵一縣,就調集民工1.5萬人,民船500條,配合作戰的民兵3000人。

《解放日報》報道高郵戰役

在戰爭史上,宣戰時間經常被當作戰爭的開始。然而,由於抗日戰爭的特殊歷史背景,開戰之初中日政府均未向對方宣戰,這使得戰爭開始的時間出現了不確定性。此前主流的觀點是以1937年七七事變為抗戰全面爆發的標誌。

而近年來,隨著認識的深入,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抗戰起始的觀點得到認可,「十四年抗戰」逐漸取代傳統的「八年抗戰」的說法

眾所周知,國際上一般認為,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開始。而不管七七事變還是九一八事變,中日大規模衝突遠在二戰爆發之前。

既然如此,抗戰的結束日期又何必拘泥於8月15日——國際社會認定的日本投降日呢?只要侵略者尚未放下武器,還繼續盤踞著大好河山,抗日戰士就有責任將其消滅。

中國抗戰史需要一直寫到1945年底,這符合歷史的實際情況。高郵戰役就是抗戰收尾的光輝戰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一萬多種邪教,上千萬教眾,此國為何盛產邪教?
當代中國是什麼樣,一百年前的晚清文人就預見到了!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