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澳媒擔憂重要產業被中國「搶飯碗」——他們有些優勢澳大利亞拼不過

澳媒擔憂重要產業被中國「搶飯碗」——他們有些優勢澳大利亞拼不過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白雲怡】 澳大利亞是中國等很多亞洲學生主要留學目的地之一,而高等教育也一直是這個國家最為重要的產業之一。然而,澳大利亞新聞媒體ABC 16日卻發表了一篇報道,對澳大利亞留學產業的前景表示擔憂,因為它遇到了一個新的「更有競爭力又更便宜的競爭對手——中國」。

ABC稱,在過去很多年中,澳大利亞一直在吸引亞洲年輕人來澳接受高等教育這一領域投入甚多,而國際學生帶來的收入也越來越成為該國大學重要的融資方式。澳大利亞的教育機構「瞄準」了來自新興亞洲國家的年輕人,尤其是印度和東盟國家,因為它們有大量的年輕人口且中產階級正在迅速擴大,是「誘人的21世紀市場」。然而,這些國家的年輕人卻越來越願意選擇去中國讀書。

文章列舉了幾名來自印尼的在華留學生的例子,並認為中國吸引他們的是「其豐富多彩的過去、快速現代化的當下,以及成為超級大國的未來」。文章援引一名印尼學生的話說,中國現在比歐洲更發達,已成為科技領域的領導者;而另一名學生則認為,在這裡學習,「你和你的國家可以像中國一樣覺醒」;還有一名二十歲的來自印尼蘇門答臘南部的學生正就讀於無錫的一所理工學院,他表示,雖然漢語普通話很難學,但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英語也只能排名第二。與此同時,這些學生也對中國在電子商務和高鐵領域的「超級現代化」充滿熱情,認為在中國學習將有助於未來更好地創業,減少國內的失業率。

「來自中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ABC替澳大利亞教育產業「憂心」道,近年來,東南亞和印度前往中國大學學習的人數迅速增加:2016年,中國大約有8萬名東南亞學生,比兩年前增長15%,此外,在中國學習的印度人已達到18000人左右,「比在英國的還多」。

在ABC看來,這一現象固然是由於在中國留學學費和生活費較低,但「更深層的文化因素」也在發揮作用。「在過去的許多個世紀里,亞洲的知識分子總是被中國吸引,並試圖從中國的實踐中學習些什麼」,報道這樣寫道,雖然中國在十九世紀的衰弱讓人們的目光轉向了西方和日本,但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這一傳統模式又再度出現了,「後殖民時代的亞洲國家在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上看到了自身發展的潛在模式。」

「目前,澳大利亞的國際學生人數仍在打破紀錄。這很容易讓人得出一個結論:澳大利亞作為高等教育強國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亞洲中產階級將永遠主要在西方國家中尋求接受國際教育。然而,這種假設可能很快就會像『礦產繁榮會永遠持續下去』一樣被證明是一種短視的想法。」ABC說,而同時擁有燦爛文明、快速現代化能力和有利於學術發展的文化的中國,正在成為許多亞洲年輕人眼中的巨大吸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要在非洲新設18個使館 印媒:與中國爭奪在非影響力
特朗普叫停「骨肉分離」政策,卻讓美國政府陷入混亂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