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太有趣!40幅對聯+幽默故事,令人拍案叫絕(收藏)
對聯趣話
1、數字對聯
一次,一群僑胞遊覽桂林風景,登上獨秀峰,在涼亭旁休息。有人面對錦繡河山,看著這個六角亭,向同伴出了個上聯:"獨秀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嵌了三個數字。
過了一會兒,一位青年僑胞站起來,兩手握拳向前舉起,作古代行拱手禮姿勢,說:"兩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長。"大家都稱讚對得工整自然。
2、"免得保長拉壯丁"
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曾有人在土地廟寫了一副對聯:
婆婆莫搽摩登紅,謹防特務打主意。
公公要留絡腮鬍,免得保長拉壯丁。
諷刺得入骨三分,一時傳遍山城。
3、佛印巧對蘇小妹
宋時,蘇東坡同他的朋友佛印和尚談論佛事,佛印大吹大擂什麼佛力廣大,佛法無邊等等。躲在帘子後邊的蘇小妹聽見後,有意想刺一刺這個大言不慚的和尚,便寫了一句上聯,叫使女拿出去,讓佛印對下聯。蘇東坡看後邊交給佛印邊笑著說;"有意思,有意思。"
原來那上聯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知道這是挖苦自己的,但又不甘心認輸,經過一陣思索,寫出了下聯,也交給了蘇東坡。東坡一看下聯是:"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連連稱好,並說:"不但對得工整,這反戈一擊也妙極了。"
4、戒煙春聯
一年之計在於春,某廠青年工人決心自春節起集體戒煙,讓廠里的高人寫一副對聯。
聯曰:除惡習清神爽氣
掃煙塵益壽延年
橫披:持之以恆
5、當代工人對清代名聯
相傳江南一位名士遊覽成都望江樓薛濤故居時,寫了一副上聯:"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這位名士在成才住了半年,天天苦思冥想,卻始終對不出下聯。百餘年來,到望江樓的遊客成千上萬,但也無人能對。
一九六四年,在望江樓舉辦的一次"工農兵賽詩大會"上,一位青年工人對了個下聯:"賽詩台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表達了風流人物數今朝的工農兵豪邁氣概,要是不從平仄拘論,不愧為一絕對。
6、連環式對聯
連環式對聯,就是每句的末一字,作為下句的頭一字,不斷接連起來,有內容,對仗工整的對聯。這種對聯因字句多、長,作起來較費腦筋。
從前,有個地主過生日,有個富農給寫了一個加環式上聯:
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的珍餚美味,位列三台,台享榮
華寶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
有個才華出眾的貧民立即給對了個下聯:
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田不好,好一個老雜種,終久必死,死無葬身塋地,地起未打莫來,來之後悔,悔之晚矣。
這副對聯,上聯表達了富農對地主的殷勤獻媚,下聯描述了貧農對剝削者的憎噁心情。這是一副生動反映不同階級思想感情的連環式對聯。
7、改對聯(一)
有些對聯,稍改一字,妙趣橫生。傳說有位貪官,貪婪而殘酷,搜刮人民血汗還洋洋自得,百姓們極為憎恨。年關,貪官在家門口自帖一副對聯曰:
愛民若子
執法如山
有個聰明的百姓便在上下聯各添一句,改成為:
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豈為山乎。
這一改,撕掉了貪官"廉明清正"的假面具,揭露了貪官污吏的猙獰面目。
8、改對聯(二)
有一個地主靠剝削農民的錢,讀了書,父子各買了一個"進士"的功名。夫貴妻榮,地主的妻和兒媳也被封為夫人。年三十晚,地主在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貧苦農民恨之入骨,夜裡在對聯上添改了幾筆,改成了: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天明,地主一見,氣得半死。農民卻捧腹大笑,大快人心。
9、問答式對聯(一)
解放前,有人為財神廟題撰楹聯云:
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不作半點事,朝來拜,夜來拜,使我為難。
這一問一答,一針見血地揭露了那些幫閑階級的醜惡嘴臉。
10、問答式對聯(二)
從前,有個縣官做壽,強令百姓交壽禮,逼得百姓叫苦連天。有人便寫了一副對聯,給以辛辣的諷刺:
大老爺做生,銀也要,錢也要,票子也要,黑紅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的們該死,麥未收,谷未收,豆兒未收,青黃兩不接,送啥東西?
11、上聯中秋寫,下聯年關對
中秋佳節,幾個秀才圍座談笑,飲酒賞月。一個秀才偶得上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下聯怎對呢?他們邊吃月餅、芋頭,邊苦苦思索,待到關夜分手時,誰也也對不上。後來幾位秀才多次聚會也沒對出。待到年關時,寫上聯的秀才對上了:
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都誇他對得結構嚴謹,淺顯明快,工整自然,不愧為一巧對。
12、書生寫對聯
從前,有個財主,人叫他"刻薄鬼",他對窮人非常狠毒。"刻薄鬼"新開了個酒店,想找人寫一副對聯。他找來一個書生說:"你給我寫一副對聯,要稱讚我的酒好、醋酸、豬肥、人丁興旺,店裡乾淨,沒有老鼠。"書生想了想,就寫了一副對聯:
養豬頭頭大老鼠只只瘟
釀酒缸缸好造醋罈壇酸
橫批:人多病少財富
"刻薄鬼"看後非常滿意。貼出後,門口來了很多人,因為沒有標點,人們故意念成:
養豬頭頭大老鼠,只只瘟。
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
橫批:人多病,少財富。
"刻薄鬼"聽後氣了個半死。
13、諷刺貪官污吏(一)
從前,陝西洛南有個縣官衙門口寫了一副對聯,把"路大尊"三字分別嵌入上、下聯與橫批之中。
大道生財,財連雲漢三千丈。
尊古炮製,制死黎民幾萬人。
橫批是:路斷人稀。
14、諷刺貪官污吏(二)
又,光緒三年,黃河、長江流域遭災,餓死人民無數。當時李鴻章任宰相,翁同和任司農(即戶部尚書),因李是安微合肥人,翁是江蘇常熟人,有人便寫了一副對聯,諷刺他們不顧人民死活,只知自己享樂: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農常熟世間荒
諷刺偽差徭總局
15、于謙應對的故事
明朝清官于謙少年時候就才思敏捷。一日上學堂,母親給他梳了個雙髻,恰巧被和尚蘭古春看見,便戲謔地說:"牛頭且喜生龍角"于謙當即回道:"狗嘴何曾長象牙。"和尚暗暗吃了一驚。
于謙回家後對母親說:"有人罵我,明天不梳雙髻了。"第二天母親便給他梳成三個髻。誰知又碰上了蘭古春,和尚一見又梳成了三個髻,便又戲曰:"三角如鼓架。"于謙雙立即回道:"一禿似擂槌。"蘭古春見了先生,把于謙大大讚揚了一番,說:"此小兒乃國家棟樑也!"有一次,于謙身穿紅衣裳騎馬過橋,正好遇見太守,太守戲出一聯曰:"紅孩兒騎馬過橋。"于謙毫不思索,隨口應道:"赤帝子斬蛇當道。"太守大為驚異。
16、愛挑字眼的石先生
有位老學究石先生,平時總愛咬文嚼字,挑剔字眼。一天,他在書房內看書,忽聽貓叫,抬頭一看,一隻花貓正站在房頂瓦上。他便說出一句上聯:"貓踩貓頭瓦",讓學生們對下聯。有個學猛見院內有群雞在啄花草,便靈機一動,對了個"雞啄雞冠花"。石先生聽後搖頭晃腦地品評說"瓦應與磚相對,怎能與花草相對呢?不通!"學生們不敢怒也不敢言,只好恭聽教誨。誰知那群雞卻"咯咯咯"地叫起來,好像在嘲笑石先生。石先生順手撿了一塊磚頭朝雞群扔去,恰好打中了一隻,那隻雞撲楞了幾下翅膀便死了。石先生便又出了一句上聯:"細羽家禽磚後死",讓學生對。那個學生再不敢冒失了,便再三斟酌,逐字推敲,對了個"粗毛野獸石先生"。石先生一聽罵道:"豈有此理!"學生不慌不忙地說:"粗對細、毛對羽、野獸對家禽、石對磚、後對先、生對死,難道還有可挑剔的嗎?"石先生雖氣歪了鼻子,但又無法應答。
17、趙樹理寫婚聯
抗日戰爭時期,趙樹理在革命老根據地工作。一天,有幾位同志請他給寫副賀喜婚聯。老趙問明一個在劇團工作,一個在醫院工作後,便揮筆寫道:
抹抹擦擦是為了治病救人
說說唱唱是為了教育群眾
真是通俗易懂,普普通通卻又形象慰貼,恰如其分。鬧房時,都稱讚老趙寫得好。
18、王羲之巧防"盜"聯
據傳,某年臘月,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由山東移浙江紹興。春節即臨,王羲之揮毫寫了一副門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讓兒子貼於門口。不料剛貼出來,就讓人悄悄揭走了。
王羲之只好再寫一聯:"鶯啼北里,燕語南鄰"。他又叫兒子貼上,不料又被一位酷愛他手跡的當地書法愛好者"盜"走。眼看要過節了,門口仍空空無字。王羲之的妻子急得很。王羲之略一沉思,嘻笑著取過筆墨,又寫一聯。寫好後,他讓兒子將對聯攔腰剪開,各先貼上半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兩紙"半聯"貼出後,果然沒有人再來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親手將春聯的後半截貼在下面,結果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街鄰看了,無不稱妙。
19、聞鼓巧和聯
清人吳太史,在某年的元宵節,陪某以宴飲。酒席間正遇上天陰匼匝,微雨冥濛。於是某公出了一句上聯:
上元不見月,點幾盞燈為乾坤生色。
吳太史一時凝思不就。忽然傳來一陣鑼鼓聲,他大喜,立即對道:
驚蟄未聞雷,擊數聲鼓代天地宣威。
這真是渾然天成。妙趣無窮。
20、金聖嘆臨刑對奇聯
金聖嘆是明朝末年的人,很有學問。他曾批點過不少書籍。傳說,他有一次來到一家寺院閑住。半夜起來想批點佛經。於是來見寺院住持。他說明來意後,老和尚說,我有個對子,你如果對得上,我馬上說拿出佛經請你批點。當時正是半夜時分。老和尚不加思索,順口出聯:半夜二更半
金聖嘆聽了,怎麼也想不來下聯,只得掃興而去。清初,金聖嘆因抗糧哭廟案而判死刑。臨刑正值中秋,忽然想起那副對聯應該是:
中秋八月中
金聖嘆高興極了,趕忙要兒子去告知老和尚……
可惜的是,對聯對上了,可是金聖嘆也再不能批點佛經了。
21、千里寄妙聯
一九三八年,徐特立同志在湖南向幾個青年店員宣傳革命。徐老那種誨人不倦的的精神、誠懇的態度和識熱的感情,深深地打動了青年人的心弦。於是他們請徐老題詞,由於夜已深了,次日還得起早趕路,徐老答應以後一定寫好寄來。事隔一年後,那幾個青年在一天果然接到徐老寄來的題字,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副對聯:
有關國家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這副對聯,充分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在戎馬倥傯中,對青年一代的殷切關懷和期待。
22、覺醒者的心聲
無產階級革命家郭亮,少年時代看見工人造房卻住草棚;織女織布反穿破衣。他對這些不平現象大為憤慨,就寫了"問問社會"的新詩。當時的自治局長認為他在倡導"邪說"。就把他叫去訓話。郭亮來到那個局長家,見他正抽著鴉片,於是進一步明白了窮人受窮的原因就是受剝削的結果。出了門,就買來紙筆,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治局的門上:
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
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23、梅蘭芳的"座右銘"
我國京劇"四大名旦"之魁梅蘭芳生前常喜歡這樣一副對聯: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象誰。
這副對聯,不僅工整、精巧、風趣,而且充滿了藝術辯證法,它是梅蘭芳幾十年藝術生涯的精闢總結。"不象不成戲,真象不成藝,悟得情和理,是戲又是藝。"這句戲曲諺語與上述對聯
所講的道理是一樣的。
24、考驗(一)
清代貴州著名詩人周漁璜(1665——1714),名起渭,號桐野,貴陽青岩人,年輕時常在某寺挑燈苦讀,有時徹夜不眠。此處長老很喜愛他,二人相處十分融洽。一天,長老想試他胸中才學,便以臘梅含苞未放為題出了一聯:
梅蕊未開,光棍先生白嘴。
周漁璜會心而笑,立即對道:
椒實既熟,夾殼長老黑心。
該長老聽了,哈哈大笑,從此更加敬重漁璜。
25、考驗(二)
一年,周漁璜任浙江主考初到杭州。一群考生聽說他是貴州"蠻子",認為他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就將他圍住,借"歡迎"為名,故意為難他。其中一位考生高聲問道:
洞庭八百里,波濤濤,浪滾滾,宗師由何而來?
周漁璜凜然答道:
巫山十三峰,雲重重,霧靄靄,本院從天而降!
這群考生聽了頓時目瞪口呆,為他們莽撞的行為後悔不迭。
26、考驗(三)
周漁璜奉旨閱兵江淮,來到江蘇鎮江。一日閑暇,便往古剎金山寺遊覽。金山寺長老聽說他生於"蠻荒之邦",就有點鄙夷他。這時暴雨驟至,淋打著江邊沙灘,長老故作謙遜地道:僧偶爾想到一副對子的上聯,苦於不知下聯如何對,懇請大人賜教。上聯是:
雨打沙灘,沉一渚,陳一渚。
周洞察其意,指著祭壇上搖曳的燭光回道:
風吹蠟燭,流半邊,留半邊。
長老十分驚異,連聲稱讚周漁璜"奇才!"
27、藥店趣聯
前幾年北京某藥店,曾貼過這樣一副對聯:
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
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此聯風雅別緻,詼諧有趣,對招徠顧客、做活買賣,不無好處。
28、老農和聯斥貪官
傳說,清朝某地有個七品縣官,貪臟枉法,欺壓人民。可是在他的大堂門口偏貼著一副標榜
自己的對聯:
斷案似水無冤獄
愛民如子效包拯
有個老家含冤告狀不準,一氣之下,在門旁補了一聯:
衙門大門朝南開
有理無理拿錢來
這副對聯既是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這個勞苦農民的憤怒呼聲,也是對封建官衙的無情揭露和鞭撻。
29、戲劇家對對子
有兩個頗有文學修養的戲劇表演家到了一起,決定對對子。一位以"白蛇傳"中的"祭塔"為題。
塔內點燈,層層孔明諸閣(葛)亮。
另一人立即以"哪吒鬧海"中三太子哪吒剝皮抽筋為題對出了下聯:
敖文舉火,步步照(趙)雲照子龍。
這副對聯運用三國人物名字的諧音,組成兩幅美麗的圖畫,令人回味無窮。
30、五品官和六味丸
清朝,有一賣葯發家的商人,用錢捐了個官,每遇喜慶宴會,他就穿上天青褂五品官服,甚
是洋洋得意。一天在宴席上,有兩個青年以作聯為由,對他進行了戲弄。一人出上聯:
五品天青褂
另一青年立即大聲回道:
六味地黃丸
場內知情人聽了,無不哈哈大笑。
31、蘇小妹難新郎
《三言》中有一篇《蘇小妹三難新郎》略說:蘇小妹貌雖不美,卻是才女。新婚之夕,賀客散後,新郎要進洞房,小妹不許,提出條件曰:能闖過三道難關,她才開門納婿。
前兩個關都通過了,於是小妹提出了第三個考題,是個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比喻恰切,語意雙關,極妙,也就很難對上。新郎秦觀,平時雖有才名,一時也難對上。小妹的哥哥是詩詞文三絕的蘇東坡,大蘇早就料到小妹不好惹,新郎會遇到難題。因而悄悄地在附近觀察竊聽。這時他看到,新郎在新房外在的小庭時,皺著眉頭,徘徊覓句,於是拾起一塊小石頭,投進水池裡去。新郎微微吃了一驚,但馬上得到了啟示,想出了好句,就高興地走到窗前,大聲說:"對上了"投石沖開水底天"。"於是小妹一笑,洞房門開。新郎的對句也妙在語意雙關。當然,這是傳說。
32、郭沫若和句免罰
郭沫若自幼多才。他少年時在私塾讀書時,私塾的後院有一株桃樹。一天老師外出,郭沫若與同學們翻牆過去,偷摘了桃子吃。老師回來,一再追查,沒有人承認,於是惱怒之下,出了句責罵學生的對子:
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
說罷,讓學生對下聯,要是對得上就可免罰。郭沫若旋即對出:
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
老師聽後轉怒為喜,從此更加器重郭沫若。
33、魯迅對對子的故事
魯迅小時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每天晚上都要對對子。一次老師出了一個對子:"獨角獸"。當時有的學生對了"兩頭蛇"、"三腳蟾"、"百足蟲"、"九頭鳥"等。壽鏡吾老先生都不滿意。魯迅對了個"比目魚"。壽先生拍案叫絕,說:"獨"不是數目字,但含有"單"的意味;"比"也不是數目字,卻含有"雙"的內蘊。兩相對合,天衣無縫。
34、一副諷刺迷信者的好聯
舊時某地有人在一座廟宇門上寫了這麼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
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臟官!
此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迷信活動的騙人本質,對迷信者是一良好的清醒劑。
35、妙聯斥"四害"
"四人幫"猖獗時期,天下無真理可講,"四人幫"把一切都顛倒了。當時有人氣憤不過,寫了以下對聯對"四人幫"的無恥行徑進行了入木三分的諷刺: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樣。
36、一聯贏來官升三級
傳說,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經過南方某省一個叫通州的小鎮時即興寫了一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他寫好後,要手下官員對下聯。眾人煞費苦心,也對不出。當天,乾隆的一個小隨從,在街上閑逛,發現這個地方的當鋪特別多。他見進進出出十分熱鬧,突然靈機一動,去見乾隆,並吟出一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乾隆聽後,讚不絕口,立即下令嘉獎此人,並陞官三級。
37、范文瀾的中堂對
歷史學家范文瀾,博學多知,立志獻身我國的歷史研究事業。他曾給自己寫了一副中堂對,以之自勉: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38、蘇東坡巧對遼使
北宋時代,遼邦派遣使者來中原,蘇東坡奉命接待。使者知道蘇東坡是名士,便出了一句上聯:"三光日月星",蘇東坡略加思索便對了下聯:"四始風雅頌"。使者聽後連連點頭。卻值此時,雷雨大作,蘇東坡又補了另一聯:"一陣風雷雨"。使者剛稱讚,蘇東坡又接著對出一句:"兩朝兄弟邦"。使者聽罷,佩服不已。
39、華羅庚的一副妙聯
華羅庚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也是一位詩人。一九五三年,他隨同中國科學院代表團出國考察,途中閑暇,華老即景生情,提出上聯一則:"三強韓趙魏",求對下聯。
這裡的"三強"指的是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個強國,同時又隱喻著代表團團長錢三強的名字。這就給下聯的應對帶來了新的難題,在座諸人都大費躊躇,不知所對,過了一會兒,華老不慌不忙,又拋出一個下聯:"九章勾股弦"。使滿座為之絕倒。
"九章"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數學著作,書中首次記載了我國數學家所發現的勾股這理,即直角三角形中所夾直角的兩邊長(勾、股)的平方和等於第三邊(弦)的平方。同時,這裡的"九章"又隱喻了代表團另一個成員,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的名字。這樣、華老的妙聯就又開闢了數學聯的新的"對例"了。
40、梁啟超童年和對聯的故事
梁啟超是廣東人。他的故鄉在新會縣的茶坑村。他的許多遺聞逸事,至今還在新會人中流傳。據說他童年時就聰明過人。一天有客來訪,他上前供茶,客人想試他才學,隨口道出一聯:
飲茶龍上水
梁啟超應口而對:寫字狗扒田
對聯不但工整,而且上下句都是新會地區的俗話。客人聽了點頭稱妙。
(聲明:網路整理,如涉版權,請持有效證明私信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