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中國第一款海軍風鏡,它親眼見證了人民海軍的「快艇時代」!

新中國第一款海軍風鏡,它親眼見證了人民海軍的「快艇時代」!

各位軍友大家好!新一期的【軍需雜談】跟大家見面了,從本期開始本公眾號里的內容將增加編號,本篇是【軍需雜談】的第七篇。【軍需雜談】系列將繼續分享一些筆者尋找到的和見識過的老軍需,特別常見的和現在正在列裝的都不是本系列的主要內容,筆者認為挖掘一些稀有罕見的老軍品更有意思。

------★---★---★------

蕭大將鎮樓!

新中國海軍發展史,也是人民海軍的奮鬥史。從弱小到強大,從四大金剛到中華神盾,從舢板快艇到航母大驅,從「空潛快」到「高大上」,人民海軍有太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關於海軍的發展歷程,估計碼上幾萬字也不難,但不是筆者想要分享給大家的,筆者想找幾件老軍品來代表人民海軍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人民海軍早期的奮鬥歷程。筆者今天也是無所事事,在家裡翻箱倒櫃,竟然找到了十幾年前的收藏,看到它也是思緒萬千,所以才有了今天這篇。

眾所周知,人民海軍早期的家當少得可憐,除了四大金剛之外,多是大大小小的艇,可謂是「快艇時代」。雖然是艇多艦少,但人民海軍很快將「空潛快」發揮到極致,最著名的當屬1958年的「8.24」海戰,我軍共使用450毫米魚雷12條,擊沉敵方4000噸級運輸船一艘,重創4000噸級的坦克登陸艦一艘,斃敵468人,傷60人。我人民海軍損失魚雷艇一艘,四人犧牲。

1959年元旦上映的電影《海鷹》,講述了人民海軍某魚雷快艇部隊中隊長帶領快艇中隊,進駐到遠離大陸的一塊小島礁「鬼嶼」設伏,待機打擊在台灣海峽製造緊張局勢的國民黨海軍艦隊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原型就是八二四海戰。電影中美觀大方的五五式軍服和緊張刺激的海戰都是軍迷們津津樂道的,細心的朋友們可能已經觀察到了,海戰鏡頭中,海軍指戰員們佩戴的一款風鏡很獨特,與同時期蘇式風鏡造型明顯不同,而是妥妥的美軍樣式。那麼正處在中蘇蜜月時期的人民海軍,為什麼要使用「美帝」樣式的風鏡呢?還是當年電影道具部門弄錯了?

電影《海鷹》截圖

(圖片來自鐵血社區)

不需要仔細對比就能發現,《海鷹》中的海軍風鏡與二戰美軍風鏡一模一樣,雖然電影拍攝於50年代,但國內應該無法找到這麼多的美軍風鏡來供電影拍攝,那麼肯定是我軍仿製生產的風鏡。鑒於我軍50年代初期還沒有完全「蘇化」,那時候仿製生產了不少美式裝備也是很正常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海鷹》中的這款風鏡---50式快艇風鏡。

風鏡盒極其樸素,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徵,但做工用料絲毫不差。

這麼厚的紙板做的盒子在我軍後來的軍需品包裝里也不多見,過了這麼多年的時間,盒子依然很結實。

樸素的盒子里裝著同樣樸素的風鏡,看到它彷彿一下子回到了50年代。

盒子里的替換鏡片和說明書,替換鏡片有紙袋包裝,說明書還是繁體字的。

鏡片掛口處的特寫,雖然略有變形,但還是可以正常安裝上的。

擦絨布,別小看這麼一塊布,做工走線一絲不苟。

擦絨布裡面還印有象徵海軍的條紋。

雖歷經多年,該風鏡的整體狀態都還不錯。

除了鬆緊帶已經老化,其他部件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扣環略有氧化,但筆者認為它應該不是純銅的,應該是表面進行了噴塗處理,因為這風鏡是海上使用的,抗腐蝕性是一定要有的。

上面的鉚釘完好,下面的表面起了麻點。

採用三孔作為透氣孔。

為了增加膠皮的強度,這裡增加了加強筋。

注意白色的為漆印,應該是檢驗戳記,可惜字體無法辨認了。旁邊膠皮上有個「4」,應該是生產設備的編號,比如第四台注膠機或第四條生產線生產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年的老海軍們,正是佩戴著這款風鏡,駕駛著艦艇保衛祖國海疆,一步一步發展壯大的。各種型號的老式魚雷艇、炮艇、護衛艇已經被現代化的導彈艇取代,這見證了人民海軍「快艇時代」的老風鏡早已退役,成為軍迷手裡的藏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將校呢 的精彩文章:

乖乖的食玩,乖孩子的童年

TAG:將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