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阿斗真的無能嗎?他看似軟弱,實際和劉備一樣,是個仁君!

阿斗真的無能嗎?他看似軟弱,實際和劉備一樣,是個仁君!

劉備死後,阿斗登基的時候只有17歲,在諸葛亮等人的扶持之下,經過多年鍛煉,前後做了41年的皇帝,雖無大的功德,卻也沒有大的過錯。縱觀中國歷史,做皇帝能做40年以上的屈指可數。那麼,我們還能說「阿斗扶不起」來嗎?

阿斗即位後,蜀國萬分艱難。我們來看看,當時蜀國所謂的三分天下,各國佔比多少。從國土面積來說,魏國有13個州,91個郡;吳國有5個州,45個郡;蜀國只有2個州,22個郡。從各國財力上來說,魏國約佔天下的65%,吳國約佔25%,蜀國只佔10%,由此可見三個國家力量有多大的懸殊,在這種情況下,蜀國不被其他兩國迅速滅掉,已實屬不易,更別談什麼收復中原了。阿斗在極其困難的處境下能維持40多年,也可以算是一位合格的國君了。

既然蜀國大勢已去,形勢無可挽回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又有什麼過錯,非要拼的蜀國不剩一兵一卒,才能流芳百世嗎,就算孔明健在,也不會採取這樣的做法。三國時代末期,先是蜀國投降魏國,僅僅兩年之後,魏國投降晉朝。十年之後,東吳也投降了晉朝。三國的結局都是一樣,我們沒有理由要求阿斗一人作出不同的選擇。

阿斗投降魏國之後,說出了「樂不思蜀」的話,受到後代人的鄙視,他真的是為了自保這樣做的嗎?對於司馬昭這種人,大家再熟悉不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是空穴來風,如果阿斗不是裝痴賣傻,直言不諱的說出自己的心聲,司馬昭怎麼能容得下他。其實,前人早就看出阿斗是在裝傻。《三國志集解》一書引于慎行曰:「劉禪之對司馬昭,未為失策也。卻正教之,淺矣!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聞也。」可見,阿斗比卻正聰明,正是面帶傻相,心中明亮。他能騙過陰險狡詐的司馬昭,化險為夷,絕非無能之輩,非要說他貪生怕死,確實有一定成分在裡面。不管怎麼說,阿斗雖是亡國之君,但是亡國的很大原因,是劉備舉全國兵力攻打吳國造成的,如果全部怪在阿斗身上,確實有失偏頗。

其實,阿斗是個聰明人,連陳壽在中對他的評價也是以"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如果拿阿斗和魏國少主比較,阿斗的表現堪稱優秀。阿斗以「樂不思蜀」應付司馬昭,司馬昭是何等人物,怎麼會看不透,怎麼可能不派人監視?阿斗心如明鏡,所以乾脆裝傻到底,而司馬昭後來的做法也證明了阿斗的顧慮是正確的。

如果以「樂不思蜀」來論斷阿斗無能軟弱,那麼,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又該如何評價呢?其實,倘若阿斗和劉備一樣耗盡全國兵力,至蜀國百姓於水火之中於不顧,留下的罵名比軟弱無能嚴重得多,他看似軟弱,實際和劉備一樣是個仁君!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發表評論,關注「王大仙侃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大仙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深入分析關羽封神之路,幕後推手竟然是他們,居心叵測!
"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嗎? 當真你就

TAG:王大仙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