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 協助化解P2P風險

中國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 協助化解P2P風險

8月16日訊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正持續推進P2P風險化解工作。兩位消息人士周三透露,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高管開會,要求四大AMC主動作為以協助化解P2P的暴雷風險,維護社會穩定。

監管部門正研究提出網貸監管的長效機制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報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嚴厲打擊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行為,並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

通知顯示,下一步,全國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業內普遍認為,此次監管出重拳,將有助於進一步保護網貸平台出借人的合法權益,保障互金行業良性運行和發展。

逃廢債將「無路可逃」

「該通知最具威懾力的地方是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這會對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此舉有助於網貸信用體系及投資者信心的恢復。」相關專家指出。

據記者了解,該通知下發後,各地金融局和互聯網金融協會紛紛下達通知,要求儘快分批上報逃廢債人員名單。8月9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官方微信發布《北京市網貸行業共建社會信用體系聯合聲明》,27家機構在聲明中表示,保證對投資人負責。同時,全行業將聯合起來,採取一切合法手段追索債權,抵制惡意逃廢債行為。同日,深圳互金協會發布督促P2P平台借款人積極履行還款義務的通告,並公布了7名逾期履行還款義務的個人借款人信息。各地也紛紛響應,積極上報「老賴」名單。

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網貸機構出現風險。在此影響下,部分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7月網貸行業成交量出現下跌。隨著網貸平台的資金危機逐漸傳染至資產端,惡意逃廢債現象出現,這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行業的流動性壓力。

一名P2P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在P2P出現風險的情況下,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待P2P平台資金鏈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加劇風險發生。此次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讓惡意逃廢債「無路可逃」,將有效切斷風險蔓延的線條,有助於行業恢復健康和有序發展。

此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P2P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穩步推進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提出了九項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嚴厲打擊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要求指出,「對於借本次風險事件進行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要給予打擊、納入徵信系統、建立失信懲戒制度等。」

穩妥有序化解風險

據相關統計,近兩個月來新增問題平台達100餘家。一方面是出現負面信息的問題平台,另一方面則是老百姓最為揪心的真金白銀。

「七萬塊錢不算多,但已經是我全部的積蓄。現在我不知道去哪裡把錢要回來,哪怕還給我一部分也是好的啊!」家住武漢的於阿姨去年將自己的積蓄投到了一家P2P公司,在行業出現風險暴露後,該平台也於7月底發布公告稱「由於近期行業環境惡化,給公司經營帶來重大影響,雖然公司想盡各種辦法力圖解決問題,但合作的多個資產方還款還是出現逾期」,並指出,「公司選擇良性退出」。公告表示,「詳細逾期項目還款計劃正在與各資產端協商中,將於2018年8月底公布。」

據了解,在各地平台出現一些問題後,在監管部門的統一部署下,各地給予了高度重視,迅速建立部門協調統籌機制,紛紛成立應急小組,一方面抓緊時間積極摸排各地平台情況,對平台進行分類處理;一方面積極做好公眾溝通,暢通渠道,穩定公眾預期。目前各地問題平台的處理已取得一定成效,多地市場情緒漸漸平穩。

「網貸平台問題關係老百姓切身利益,深圳市政府組織市金融辦、公安部門以及各區迅速反應,第一時間開通網上投訴平台,組織投資人面對面交流會,主要解決『我的錢能回來嗎』這個問題。我們重視發揮平台主體作用,用『治療式』的方法來化解問題,對於出現流動性問題的平台,我們要求其制定償付計劃,有序處理資金償付問題。」深圳市整治辦負責人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對於這些來自群眾的投訴和案件問訊,政府方面組織人力,爭取做到了條條都有回復並定期向投資人通報事件進展;近一個月來,僅南山一個區就組織了十幾場這樣的投資人見面會,政府、公安等和問題平台負責人一起與投資人面對面溝通,取得了積極成效;轄內一家已經暴露風險並立案的平台,在各方力量的協調下,目前已經收回了8000多萬元的資金,風險化解工作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樣的工作在全國的許多地方,也在有序開展。近期各地因地制宜,切實採取多種措施化解風險,積極呵護市場發展。

《金融時報》記者日前從廣東省互金整治辦獲悉,為妥善防範化解風險隱患,廣東省近期組織各市對轄內P2P網貸機構進行再排查,約談代表性網貸機構,切實壓實其防控風險的主體責任,做好風險應急處置預案,開展壓力測試,加強與出借人等相關方的主動溝通。

另據消息,此前的7月20日至22日,北京P2P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深圳市P2P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上海市P2P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相繼重啟P2P網貸現場檢查工作。

來自行業的專家指出,儘管當前市場對網貸行業發展的信心受到一定衝擊,但從實際情況看,互聯網金融經過兩年多專項整治,已經取得積極成效。有關數據顯示,經過近兩年的專項整治工作,網貸行業已退出機構2400多家,行業累積風險正在逐步釋放。

「目前市場出現的低迷情緒並不足以全盤否認網路貸款業務的價值。事實上,網路借貸野蠻生長、魚龍混雜的局面應當結束了。只有消除不規範、高風險的業務模式,才能讓規範、符合資質要求的平台健康發展,實現優勝劣汰。」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艷表示。

對行業未來應抱有信心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認為:「應該對行業抱有信心,也應該對監管抱有信心。事實上,通過前期調查,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實際情況會比市場預期樂觀。」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要理性看待所謂的出險平颱風險狀況。目前出險的200多家平台里,絕大部分平台的待償規模在1億元以下。不難看出,出險平台涉及的資金總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目前出險平台涉及的更多是流動性問題,而不是資產端本身出了大問題,所以,投資人無需過度恐慌。

在談到未來如何加強對網貸平台的管理問題時,上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作為互聯網金融重點領域之一,未來P2P應堅持按照信息中介本質、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三個基本原則,有序化解存量業務風險,依法打擊和取締違法機構。監管部門將繼續本著對市場負責的原則,對平台進行梳理,進一步摸清具體情況,堅持分類對待。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繼續堅持基本標準、推動行業自律檢查、保護合法和打擊非法並舉,加快研究完善網貸監管長效機制。下半年,將重點做好企業和行業自查工作。根據檢查結果,允許合規機構繼續從事業務經營。引導不合規機構有序清理債權債務關係,包括通過兼并、重組、轉讓等方式實現無風險良性退出。對檢查中發現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的機構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予以處理。在處置存量機構的同時,有關部門將在已有「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基礎上,研究提出網貸監管的長效機制。

「加快徵信系統建設、加強投資者教育、媒體加強自律、平台紮實自身業務等都屬於穩健發展網路借貸行業乃至金融科技的必要環節。相信經過這一輪市場和監管的檢驗,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將會更穩健,更能踏實地支持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沈艷表示。

「長遠看,互金行業發展終將走向法治化。也只有法治化,可以徹底解決市場亂象,正本清源。」上述監管人士表示,「而如何更好地建立適應行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更好地促進創新與合規發展,也將是此次行業整頓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情報:銀多網將只開放散標投資;7月P2P凈資金流出200多億元
「大考」已至:全面合規促網貸業健康發展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