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權,平權與婦女解放

女權,平權與婦女解放

按:

受各種因素影響,當下與男女性別等有關的議題極易淪為訴諸情緒的貼標籤之戰,而缺乏理性認真的對話。本文旨在嘗試對某些關於女權的流行辭彙作一辨析,或許能夠幫到你身邊的人。

1

我近來時常有一種暈眩般的錯覺。

在如今的中文互聯網上,女權似乎早就已經淪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了。

公眾眼裡所謂「女權分子」的刻板印象,通常是這樣的:男人婆/女漢子/厭男症/脾氣暴躁/拜金主義/從不化妝/反婚反育/大興文字獄/敵視異性戀。在這些不乏自相矛盾的標籤中,我們得以看見一個近乎瘋狂的性別沙文主義者,正在對全體無辜男性展開殘酷的迫害。

這樣的角色,如果確實存在的話,想必是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

我第一次聽說世上有「女權主義」時,它還是一個頗為時髦的正面辭彙,象徵著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十年過去了,是誰,讓女權得以淪落至此呢?

2

作為一個舶來的概念,女權自傳入國內的那天起,便要面臨在本土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異變。如果我們放眼日常生活,就不難發現,最常討論」女權「議題的,是婚戀家庭領域。

在這裡,女權這個概念,經常與」某人是直男癌「或」生孩子跟誰姓「這些問題聯繫在一起。誠然,這些都是值得女權介入的話題,並且可以看作一種民間自發的性別實踐。然而,將女權僅僅等同於此,便是陷入了一種庸俗化的解讀。

由此,女權被片面地理解成了」談婚論嫁時女方的權利/權力「,而那些同樣值得關注的教育,勞動等廣泛議題,則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甚至有部分實際的父權制邏輯的信奉者,如某wawa(沒錯,我就是要再掛她一次)之流,會打著女權的旗號,為自己在婚戀博弈中提升議價權。

另一方面,女權這個詞畢竟也時髦過。一個時髦的概念,是不可能不被各路高手盯上營銷一波的。隨著城市小資女性的生活水平提高,這部分人日益成為潛在的消費群體。針對其宣傳,不可不考慮其心理特點。

於是,各種「做自己」的廣告文案和微信爆文,借著女權的東風,從口紅到皮包,鼓動起一陣買買買的狂熱。特別地,一旦這種經濟負擔要輪到消費者的異性戀配偶承擔時,情況就更加不妙了。

這反映的,其實是後現代社會裡,消費主義試圖收編女權運動的「後女權」困境。與其說人們批判的是女權主義,不如說是在表達對消費社會的不滿。

當然,不排除有一些真誠的女權主義者,是在用魯迅掀屋頂式的驚世駭俗之舉,迫使人們改變觀念。女權運動中的性別分離主義流派,就曾提出過不少常人難以接受的觀點。無論是希望藉此喚起公眾關注,還是確實打算實施下去,這些言論都在客觀上加深了大眾對女權的誤解,但論心不論跡地講,也不能給予過多責備。

3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再加上反女權者持續的醜化宣傳,今日的女權已經被嚴重地庸俗化,污名化乃至妖魔化了。

女權同時承受了來自右邊和左邊的批評:保守主義者斥其禍亂綱常,敗壞人心;進步人士則指其轉移主要矛盾,為虛偽的中產代言。在這雙重的夾擊下,女權的抗辯總是顯得弱小,可憐又無助。

每當有什麼聳人聽聞的事實曝光出來,就有人要求女權自己清理門戶。可是,何曾有人見過一個千秋萬代,一統江湖的女權派別呢?作為一個開放的運動,理論上,人人都可以自稱女權。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存在主義者,有誰能掌握哪怕一天的權力,去給全體或真或假的女權分子統一思想呢?

譯自西方feminism一詞的女權主義,反映的本是一個相當樸素的願望:為女性爭取權益。然而這個「權」字,卻令它承擔了太多不該承擔的聯想。有人將其重新翻譯成「女性主義」,我以為,這譯法丟失了不少行動意味,聽上去像某個文學研究流派的名字,並且影響力也確實不及前者。

當下的女權,已經日益淪為一個空洞的能指。如果下次再見到「女權裡通外國」,「女權反人類」這種言論,請不要急於表達你的支持或反對,因為,對方談論的和你理解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自稱為一個女權主義者,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4

鑒於此,一部分女權主義者轉而使用「平權」指代自己的理念。

平權目標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它淡化了特定的性別色彩,轉而訴諸「平等」這個普遍的政治正確,更易博得世人道義上的同情。另一方面,在平權的大旗之下,女權也能和其它各種要求權利的運動更好地結合起來,建立統一戰線。

在此處,「女權即人權」作為一個口號提出來,使得問題脫離了狹窄的性別範疇,而成為某一個更為宏大的人類追求的一部分。因此,以平權面目出現的女權,獲取了不少男性的支持和認可。

然而,不應僅僅將「平權」看成女權主義的一個面向新手消費者的溫和版本。事實上,一旦我們談及「平權運動」,就是指出了應然與實然的斷裂。言下之意,「平權」正說明了「權」在當下的不平。

這從另一個方面反駁了目前對女權的一種流行的指責,即當前男女已經足夠平等,女權是在要求女性的特權,是在搞女性沙文主義。且不說批評者能否正確區分女權,女尊,女利等概念,僅是客觀存在的種種現實,也是不能使批評成立的。

當然,從女權主義到平權主義的轉向,也反映了女權支持者面臨的某種現實尷尬:鑒於女權二字已被污名化至此,我只能換用另一個詞來表達我的思想。這多少有些被逼無奈的意味。

平權主義通過預設一個「人人平等」的應然狀態,為女性的抗辯賦予合法性。須知,在那些最極端的本質主義者(如女德信眾)眼中,即使是「男女生而平等"這個理所當然的前提,也是不被允許成立的。

5

相比起前兩者,」婦女解放「這個提法多少顯得有些上了年紀了。它聽起來像是上一次革命的遺產,讓人聯想起」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樣又紅又專的口號。事實上,這個詞語也主要是在馬克思主義女權的範式中被使用。

站在現代化史觀的角度,後發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往往通過婦女解放運動,將女性從家庭與宗法制的束縛中剝離出來,使其作為自由勞動力投入到工業生產中,服務於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建國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宣傳畫中的女性都是這種」鐵娘子「形象。

這樣看來,今天再提婦女解放,似乎就有些落後於時代了。如今,若是有幸被稱為」小仙女「,又有誰願意自稱」婦女「呢?

然而,不應該放過的,是」婦女解放「提法中蘊含的超越現代性的潛力。

」解放「可以看成是」自由「的動詞形態,即」使自由「,這就是說,要使主體從某種外在的壓迫性秩序中解脫出來。如果」爭取權利「是在做加法的話,」解放「則代表了一種對現狀的否定性力量。

比起女權和平權,婦女解放沒有將目標建構在未獲得的某種抽象權利之上,而是直接與真實的壓迫四目相對。這種壓迫秩序可能是施為性的,也有可能是結構性的;可能來自鄉土社會的宗法紐帶,也可能來自「晚期資本主義與父權的共生體」。如果壓迫隸屬於某個更加龐大的結構,則不滿足於小打小鬧的修補,而是追求更為一般性和整體性的變革。

這反映出了「解放」一詞本身的徹底(radical)氣質,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無論舊的還是新的,哪怕一萬年以後,只要女性受的壓迫存在一日,解放行動就不會停止。一切都寓於永無休止的辨證運動之中。

6

透過最近的#Me Too運動,以及由此而來的各種爭論,我們也能察覺到有關女權話題的微妙處境。

這場運動的一個新意在於,它通過受害者間的共情與公開訴諸群眾,實現了對傳統個人主義女權的超越。面對這種形勢,有人歡呼不及,有人則因勾起某些不好的歷史回憶而抱有警惕。

應該說,這些反應都是可以理解的。儘管在多數人目力能及的範圍內,它還僅是一個小資知識界的運動,但它其實已經拋給我們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圍繞著現代社會運行的種種權力關係,非但未能有效保障一個人的性自主權,反而淪為加害者的幫凶,使受害人只能採用公共喊話的形式去要求正義,那麼,我們的反思應該進行到何種層面?

當然,圍繞這場運動的批評也有很多。有人擔心運動的擴大化,有人(如齊澤克)則認為,如果解決方式是通過性契約明確規定行為界限,則可能導致新的禁欲主義。不過我相信,一切有價值的討論都是應當歡迎的,即使是批評,也有監督的意義,並有助於運動本身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熱烈的爭論,總要好過萬馬齊喑的沉默。

並且我想,這場運動的本意也不是建立一個清規戒律支配下的性別分離烏托邦,而是從源頭上改變人們心中對受害者的污名化傾向,並將矛頭直接對準日常生活中涉及性與性別的不合理的權力結構。

7

綜上所述,由於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女權主義正承受著來自外界的廣泛質疑與攻擊。在此情況下,一部分女權主義者轉而採用平權策略,強調其人道主義色彩,藉以反擊潑向女權的污水。婦女解放則訴諸關於普遍鬥爭的宏大敘事,將現有的女權運動導向一場危險的激進實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角井 的精彩文章:

TAG:七角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