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下肢神經的組成及走形匯總

下肢神經的組成及走形匯總

下肢外周神經,一直是我們臨床中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但偏偏腰腿疼的患者比例又很大,熟知下肢神經的組成和走形就成為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

先來看看組成:

下肢外周神經主要包括腰叢(T12前支部分、L1-3前支和L4前置部分組成)、骶叢(L4-5前支部分合成的腰骶干、全部骶尾神經前支組成)。

腰叢位於腰大肌深面,分支包括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生殖股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和閉孔神經。

骶叢:位於盆腔後壁的兩側部,梨狀肌前面。分支包括臀上神經、臀下神經、陰部神經、股後皮神經和坐骨神經。

下肢外周神經感覺分布

1

股外側皮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股外側皮神經的損傷。常見的是深藍色線描繪的區域,更多的位置也會延伸到淺藍色線描繪的區域。

解剖走形:股外側皮神經從腰大肌外側緣穿出經腹股溝韌帶深面分布到股外側皮膚,可達膝關節附近。

2

股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股神經的損傷。(主要是股中間皮神經、股內側皮神經和隱神經)。

解剖走形:股神經沿腰大肌外側緣與髂肌之間下行,經腹股溝韌帶深面到達股三角,肌支分布到大腿肌前群,包括恥骨肌、縫匠肌和股四頭肌。皮支分布到股前部皮膚,隱神經入收肌管於膝關節內側淺出,分布於小腿內側和足內側緣皮膚。

3

閉孔神經

這塊區域的可能是閉孔神經的損傷。

解剖走形:閉孔神經從腰大肌內側穿出沿盆腔側壁向前,穿閉膜管出盆腔,肌支主要是支配股內收肌群和閉孔外肌,皮支分布於股內側皮膚

4

股後側皮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股後側皮神經的損傷。

解剖走形:股後皮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下行分布臀下股後部及腘窩皮膚。

5

坐骨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由上述的脛神經(腓腸內側皮神經,跟內側支,足底內外側神經)區域,腓腸外側皮神經區域,腓淺神經(足背內側皮神經,足背中間皮神經)區域,腓腸神經(跟外側支,足背外側皮神經)區域,腓深神經(腓深神經內側支)區域共同組成的坐骨神經支配。

解剖走形: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下孔出盆腔,沿股骨大轉子和坐骨結節下降,在股二頭肌與半腱肌、半膜肌之間下行。股後部肌支支配大腿後群肌,於腘窩上方分為腓總神經和脛神經。

6

腓總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腓淺神經起始端以上的腓總神經的損傷。包括腓腸內側皮神經(脛神經)區域,腓腸外側皮神經區域(腓總神經),足背內側皮神經(腓淺神經),足背中間皮神經(腓淺神經)區域 ,足背外側皮神經(腓腸神經)區域。

解剖走形:腓總神經沿股二頭肌腱深面下行至腓骨頸,於腓骨頸前分為腓腸外側皮神經、腓淺神經和腓深神經。

7

腓深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腓深神經(腓深神經內側支)的損傷。

解剖走形:腓深神經,伴脛前動脈,先在脛骨前肌和趾長伸肌之間,後在脛骨前肌和拇長伸肌之間下行。支配小腿前肌群和足背肌,皮支分布於第1-2趾背相對緣皮膚。

8

脛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脛神經(跟內側支,足底內側皮神經,足底外側皮神經)區域,腓腸神經(跟內側支)區域的損傷。

解剖走形:脛神經是坐骨神經的直接延續,沿小腿後淺深肌群之間下行,於內踝後方分為足底內側神經和足底外側神經。肌支分布於小腿後群肌。皮支還包括腓腸內側皮神經,分布於小腿後外側及足底。

9

足底皮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的支配除了上述脛神經區域之外,還有隱神經和腓腸神經的足背外側皮神經支配的區域。

解剖走行:

10

腓腸神經

這塊區域的感覺異常可能是腓腸神經(足背外側皮神經)的損傷。

解剖走形:腓腸神經分為腓腸神經跟外側支和足背外側皮神經,分布於足底外側緣和足跟外側。

文章來源:好醫術,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附:針刀培訓計劃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刀醫學分會 的精彩文章:

斜方肌拉傷是怎樣表現?如何治療?
脖子受涼就落枕?5個穴位幫你快速消除疼痛,收藏給家人

TAG:針刀醫學分會 |